情緒性量表在公務員中的信效度評價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hinese Adult emotion scale in Chinese civil servants. Methods the emotional scale was used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cale in the civil servant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cale were tested by item analysi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through item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7 items of emotion scale expression factor were deleted, and the scale retained two factors: pleasure and optimism. The tot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20 items was greater than 0.4, the factor load was greater than 0.4, and the commonality was more than 0.16.2. The construction validity and convergence validity of the 20 item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cumulative explanation of the total variation of the scale. The differential validity and standard validity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sychometrics. The Cronbach's 偽 coefficient of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was 0.902, the Cronbach's 偽 coefficient of pleasure and tranquility was 0.918, 0.919, and the combined reliability of pleasure and tranquility was 0.919 and 0.84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emotional scale (20 items)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can be used as a tool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the emotion of civil servants in China.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醫(yī)學人文研究院醫(yī)學心理學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編號:11JJD190001)
【分類號】:R395.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梁寶勇;;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tǒng)·基本概念、理論與編制構思[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4期
2 洪煒;張嚴;;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tǒng)·中國成年人情緒性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4期
3 劉文;鄧銳;馬錦飛;;中學生氣質問卷:結構、信度及效度[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11期
4 丁玲;趙楠;丁小斌;鄧平;;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量表在中國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郎銀雪;;從人格結構理論透視《金鎖記》中的曹七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2 吳漢榮;蔣榮芬;吳均林;李昭方;晏世武;張志祥;;元極功對人體心理活動的影響(摘要)[J];按摩與導引;1991年06期
3 陳觀黔;;自我效能感在高校教師心理素質中的作用及策略[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4 劉鳴;;審美心理畸變的類化表征解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王登峰,崔紅;中西方人格結構的理論和實證比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6 吳超榮,甘怡群;核心自我評價:一個驗證性因素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7 甘怡群;奚莊莊;胡月琴;張軼文;;核心自我評價預測學業(yè)倦怠的新成分:集體自尊[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8 薛祚,俞九生,吳曉軍,胡代秀,,陳寧光,王若平;心理社會因素、行為形式與高血壓的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3期
9 韓鳳芝,孟慶富,李咸英;大學生人格特征與體育運動參與程度的關系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10 張福生;大學生人格特征與體質健康狀況的相關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鳳花;李明;;人本主義關于孤獨感的理論探討[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陳銳;;大學生星座文化接觸行為研究——消費文化下的青年時尚透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劉立;;消化性潰瘍肝郁氣滯證患者個性特征相關性研究[A];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甘肅省針灸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4 王燕飛;樂群;蔣坤;肖桂鳳;;基于學習心理學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改探索[A];武漢(南方九省)電工理論學會第22屆學術年會、河南省電工技術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謝廣田;戴麗敏;應曉玲;;城市流動人口子女的社會性背景與其人格障礙形成的相關性的調(diào)查與研究[A];“關注省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9年
6 石巖;;優(yōu)秀女子射箭運動員10年訓練中人格變化與訓練策略[A];山西省行為科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選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7 李琳;;10~24歲男女學生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性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吳燕;;高校貧困生社交回避心理探析及肯定性團體訓練的應用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9 章榮華;陳衛(wèi)平;祝一虹;樓曉明;劉立群;丁鋼強;;浙江省高中生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社會因素研究[A];2007中國學生營養(yǎng)與健康高峰論壇資料匯編[C];2007年
10 曾芳;丁成標;;弗洛伊德人格理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靖;高師生挫折承受力與社會支持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連楠;團體心理治療對強迫癥患者的療效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張煜;高中思想政治課與中學生人格教育[D];蘇州大學;2010年
4 姚玉紅;閱讀教學塑造中職生健康人格的方法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楊薛雯;“90后”與“80后”大學生人格特質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范紅偉;高職生人格特質、成人依戀與學校歸屬感現(xiàn)狀及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源源;新疆某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衛(wèi)護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路晨菲;當代中國高校愛情教育內(nèi)容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9年
9 高U
本文編號:25129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1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