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環(huán)境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選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切入點:環(huán)境因素 出處:《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年20期
【摘要】:目的揭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產生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為預防和控制MRSA的產生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用臨床常用消毒劑對甲氧西林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進行誘導,對比誘導前后的藥敏結果并檢測其耐藥基因。結果 8株MSSA和實驗室標準菌株ATCC 25923共9株菌中,經消毒劑誘導后有5株變?yōu)槟退?其中4株在臨床常用消毒劑的持續(xù)加量作用下,其抑菌環(huán)內出現(xiàn)了有細菌生長或抑菌環(huán)直徑變?yōu)榱愕默F(xiàn)象,且均獲得了mecA基因變成了MRSA,個別的還獲得了smr基因,有的丟失了norA基因。結論 MSSA潛在耐藥趨勢,經小劑量臨床常用消毒劑誘導可以發(fā)生基因突變而獲得新的耐藥基因變身為MRSA,提示消毒劑不合理使用是MRSA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醫(yī)療機構急需強化消毒劑合理使用管理,以便遏止MRSA的產生,防止MRSA暴發(fā)流行。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factors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RSA.Methods 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induced by common disinfectants in clinic. Results of the 8 strains of MSSA and the laboratory standard strain ATCC 25923, 5 strains became resistant after induced by disinfectant. Under the continuous dosage of disinfectants commonly used in clinical use, the growth of bacteria or the diameter of bacteriostasis ring turned to zero in the bacteriostasis ring of 4 strains, and the mecA gene was transformed into MRSA gene, and smr gene was obtained in some cases. Some of them lost the norA gene. Conclusion the trend of potential drug resistance of MSSA is that the gene mutation can be induced by small dose disinfectant and the new drug resistance gen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MRS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rrational use of disinfecta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MRSA. Medical institutions urgently need to strengthen the rational use and management of disinfectants in order to stop the production of MRSA and prevent the outbreak of MRSA.
【作者單位】: 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感染控制科;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藥劑科;
【基金】: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ZS051-A25-078)
【分類號】:R378.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郭利平;王曉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研究進展[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2年01期
2 王敬華;虞培娟;王守立;姚輝華;;耐萬古霉素溶血葡萄球菌對抗菌藥物耐藥相關基因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年24期
3 晏群;鄔靖敏;李軍;張寧潔;劉文恩;鄒明祥;;6種檢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方法的應用評價[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2年26期
4 農樂關;;2007-2010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藥性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年03期
5 王艷海;巴特爾;;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研究進展[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2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永祿;王多春;張萍;陶勇;王利;王艷;闞飆;;臨床患者標本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基因及耐藥性的檢測分析[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3年02期
2 吳立春;秦吉君;張海宇;李輝;;腫瘤醫(yī)院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13期
3 賈珉;王永濤;賈征夫;;臨床不同標本分離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藥物敏感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年06期
4 盧中一;陳勇;陳偉;韓黎;;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消毒劑的抗性及其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年07期
5 倪俊;許獻榮;陳瑞彩;張杏梅;;難愈性創(chuàng)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危險因素[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年09期
6 袁雅冬;宮小薇;于婧;;2012年呼吸病學的部分進展[J];臨床薈萃;2013年06期
7 袁鳳麗;韓旭;李宗波;;1294例外傷患者傷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4年15期
8 王若飛;丁天鵬;李定憲;龔英英;周志虹;夏云昆;;196株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年06期
9 張藝;江南;郭蕾;;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高危因素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年02期
10 侯利劍;梁毅;閔長艷;;葡萄球菌屬在各種臨床標本中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年1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靳方方;2006-2011年燒傷科住院病人主要菌群分布及耐藥情況調查[D];青島大學;2012年
2 陳意;南京地區(qū)健康成年人群鼻咽部分離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譜和基因特點分析[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世敏;張京海;羅南萍;楊道理;;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方法應用評價[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7年02期
2 陳穎;周建黨;郭建軍;許薇;;頭孢西丁擴散法檢測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異質性耐藥菌株的評價[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1期
3 楊青;俞云松;倪語星;孫景勇;徐英春;孫宏莉;孫自鏞;簡翠;汪復;朱德妹;胡付品;阮斐怡;王傳清;薛建昌;卓超;蘇丹虹;胡云健;艾效曼;黃文祥;賈蓓;張朝霞;季萍;張泓;李萬華;魏蓮花;吳玲;;2007年中國CHINET腸球菌屬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9年03期
4 朱德妹;汪復;胡付品;蔣曉飛;倪語星;孫景勇;徐英春;張小江;胡云健;艾效曼;俞云松;楊青;孫自鏞;陳中舉;賈蓓;黃文祥;卓超;蘇丹虹;魏蓮花;吳玲;張朝霞;季萍;王傳清;王愛敏;張泓;孔菁;徐元宏;沈繼錄;單斌;杜艷;;2010年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1年05期
5 周宏;康海全;任玲;韓方正;茅一平;;MRSA醫(yī)院感染的特點及預防措施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09年10期
6 沈定霞;羅燕萍;張有江;張秀菊;周光;;表型和基因擴增方法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檢測中的應用[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年12期
7 張嶸;周宏偉;陳功祥;周鐵麗;;應用MRSA ID產色瓊脂培養(yǎng)基等四種方法檢測和鑒定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7年04期
8 章銳鋒;萬歡英;;社區(qū)獲得性MRSA感染與定植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年07期
9 侯曉娜;楊婧;劉珊;鄭欣;李巖;孫巖;;連續(xù)8年的病原菌耐藥性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年10期
10 陳莉明;郭天康;張浩軍;張儉;;2002-2005年病原菌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惠芬;陳惠玲;劉平;趙子文;蔡昭煒;;廣州地區(qū)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相關耐藥基因的研究[J];檢驗醫(yī)學;2010年04期
2 嚴世方;包幼迪;;慶大霉素耐藥基因蔓延規(guī)律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1989年05期
3 高振強,高志萍;多向耐藥基因研究進展[J];中華病理學雜志;1996年03期
4 高振強,張志華,高志萍;人肺癌多向耐藥基因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內科雜志;1996年07期
5 諸葛青云;黃支密;糜祖煌;仵蕾;秦玲;陳榆;吳晶;單浩;;耐亞胺培南銅綠假單胞菌和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抗菌藥物耐藥基因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5年11期
6 付前鋒;劉連新;;腫瘤的耐藥基因和耐藥基因治療研究發(fā)展[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7年12期
7 虞春華;李瓊;黃瑞;;多重耐藥傷寒沙門菌耐藥基因的研究[J];微生物與感染;2008年02期
8 吳德群;巢國祥;;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基因分析及多位點序列分子分型[J];臨床檢驗雜志;2014年07期
9 ;科學家發(fā)現(xiàn)抗生素新耐藥基因[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2002年01期
10 孔繁德;陸承平;彭海濱;徐淑菲;陳瓊;;多重PCR技術檢測沙門菌兩種四環(huán)素耐藥基因[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6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孔繁德;陸承平;彭海濱;徐淑菲;陳瓊;;多重PCR技術檢測沙門菌兩種四環(huán)素耐藥基因[A];第二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石燕華;李昌崇;;肺炎鏈球菌對β-內酰胺類及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耐藥基因的研究進展[A];第六屆江浙滬兒科學術會議暨兒科學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班論文匯編[C];2009年
3 金先慶;李映良;向麗;李長春;羅慶;梁紹燕;宿玉璽;鄭改煥;;五種耐藥基因在15種332例兒童惡性腫瘤組織中表達的特點及臨床應用[A];中國抗癌協(xié)會第七屆全國小兒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4 莫非;;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基因及消毒劑耐藥相關基因的檢測[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王晶;韓麗霞;;耐亞胺培南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基因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6 王鳳玲;馮秀河;劉靜;張竟宇;;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基因及致病毒素基因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暨環(huán)境·免疫與腫瘤防治綜合交叉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7 呂火祥;麇祖煌;胡慶豐;沈蓓瓊;;泛耐藥產酸克雷伯菌的耐藥基因研究[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檢驗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雷永良;王曉光;陳秀英;;麗水市結核分枝桿菌分離株5種耐藥基因突變特點分析[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醫(yī)學病毒學分會、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分會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李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及耐藥基因研究[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四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7年
10 胡紅兵;熊寶華;夏維;王軍;康世秀;;新生兒甲氧西林耐藥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血液感染分離株耐藥基因研究[A];第六屆全國抗菌藥物臨床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徐志勇;深圳發(fā)現(xiàn)兩個新型耐藥基因[N];廣東科技報;2007年
2 王其玲 李水根;抗生素新耐藥基因被捕獲[N];健康報;2003年
3 段軍軍 熊學莉;“探訪”我國第一條腫瘤耐藥基因[N];解放軍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齊芳;人體腸道菌群耐藥基因研究獲新突破[N];光明日報;2013年
5 易運文;深圳醫(yī)生全球首次發(fā)現(xiàn)耐藥基因[N];光明日報;2007年
6 記者 鮑文娟邋通訊員 帥菲斐;深一醫(yī)生全球率先發(fā)現(xiàn)兩新耐藥基因[N];廣州日報;2007年
7 陳英云 喬蕤琳;我省專家首次確立控制耐藥基因表達研究思路[N];黑龍江經濟報;2010年
8 記者 陳楓;超級細菌蔓延?實為“耐藥基因”![N];南方日報;2010年
9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郝黎 張丹娜;肺癌耐藥基因找到了[N];廣東科技報;2010年
10 張?zhí)锟?濫用抗生素讓環(huán)境幾度呻吟[N];中國綠色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魯曦;低劑量抗生素刺激條件下耐藥基因水平傳播的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2 魯玉俠;食源微生物耐藥基因水平傳播抑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毛錦龍;Ⅱ-Ⅲ級星型細胞瘤體外誘導耐藥細胞—干細胞基因及耐藥基因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4 葉蕾;廣州市水產養(yǎng)殖品中耐藥共生菌分布及耐藥基因傳播機制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瞿婷婷;多重耐藥腸球菌耐藥基因篩選及傳播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雅麗;耐藥基因及病原體高通量檢測芯片的研制及初步應用[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胡曉紅;檢測細菌β-內酰胺類藥物耐藥基因芯片研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姚婉玉;馬爾尼菲青霉菌氟康唑耐藥基因的初步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康冬梅;多藥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相關耐藥基因的檢測與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何建華;一株多重耐藥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藥基因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6 馬婧嘉;沙門氏菌耐藥質粒及其耐藥基因的篩查[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7 孫建仙;環(huán)境喹諾酮類藥物耐藥基因的檢測方法及其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斌;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β-內酰胺類耐藥基因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9 袁宏麗;湖南省未經抗病毒治療的HIV-1耐藥基因變異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葉滿玉;動物源細菌對β-內酰胺類藥物耐藥基因三重PCR檢測方法建立與應用[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6999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69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