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的焦慮:從后冷戰(zhàn)時代美國小說探究當代美國民族危機
本文關鍵詞:勝利的焦慮:從后冷戰(zhàn)時代美國小說探究當代美國民族危機
更多相關文章: 《美國牧歌》 多元文化主義 《糾正》 傳統(tǒng)價值觀 《中性》 美國夢
【摘要】:冷戰(zhàn)的勝利和911的災難引發(fā)了美國對自身民族危機的廣泛關注。當美國學界對多元文化主義、文化戰(zhàn)爭和國家的未來憂心忡忡之時,以《美國牧歌》《糾正》和《中性》為代表的美國小說對美國民族身份及特點進行了反思與展望。通過刻畫身處不同時代的小說人物的美國經歷,后冷戰(zhàn)時代的美國小說再現(xiàn)了美國多元族裔和民族統(tǒng)一、傳統(tǒng)價值觀和當代文化氛圍、美國夢與現(xiàn)實間的沖突與協(xié)商,為探究和解決當代美國民族危機提供了不同思路。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
【關鍵詞】: 《美國牧歌》 多元文化主義 《糾正》 傳統(tǒng)價值觀 《中性》 美國夢
【基金】:2014年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資助
【分類號】:I712.074
【正文快照】: 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和1991年蘇聯(lián)的解體為西方自由主義吹響了勝利的號角,卻為絕對贏家的美國帶來了勝利的焦慮。在后冷戰(zhàn)時代頗具影響力也飽受爭議的“歷史終結”論1中,日裔美籍學者弗蘭西斯·福山不僅指出冷戰(zhàn)的結束意味著“歷史的終結,即人類意識形態(tài)演化的終點和西方自由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玉芳;;美國小說中的黑人形象[J];合肥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黃西林;;真正的黑人形象的樹立——黑人形象在美國小說中三個時期的變化[J];南方論刊;2007年07期
3 朱振武;;美國小說本土化的多元因素[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7年02期
4 蔣天平;;美國小說中的瘋狂形象書寫[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 埃默里·埃利奧特;黃秀國;;國家夢想與警醒:美國小說的全球警示[J];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09年02期
6 蔣天平;;異化中的“屈從性崇拜”——析二十世紀中期美國小說中被異化的瘋癲[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7 帕特里克·D·墨菲;龍迪勇;楊莉;;當代美國小說中的自然[J];鄱陽湖學刊;2012年03期
8 金莉;;20世紀末期(1980-2000)的美國小說:回顧與展望[J];外國文學研究;2012年04期
9 李曼曼;汪承平;;20世紀美國小說創(chuàng)傷敘事的特征[J];河北學刊;2012年06期
10 楊光;;美國小說《愛藥》中三對兄弟的命運解讀[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2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邱暢;;中國形象在美國小說中的誤讀[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虞建華;歸屬感,民族意識和本土化[N];文匯報;2007年
2 夏子 編譯;美國小說對“美國夢”的解讀與思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王弋璇;美國小說的全球警示[N];文藝報;2009年
4 康慨;2007:圖書業(yè)的凄涼之年?[N];中華讀書報;2007年
5 任井;紐約鮑曼書店拍賣珍本圖書[N];中華讀書報;2007年
6 洪治綱;在開始的地方結束[N];文學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廖曉妍;基于語料庫對19、20世紀美國小說中虛擬語氣的對比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2 蔣睿;抗戰(zhàn)時期重慶美國小說翻譯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3 董彥;19、20世紀之交美國小說中的“紐約”[D];吉林大學;2011年
4 王s,
本文編號:9438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94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