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喧囂與騷動》中“意識流”藝術表現力的再認識
更多相關文章: 意識流 福克納 《喧囂與騷動》
【摘要】:美國作家?思{的經典著作《喧囂與騷動》是一部典型的意識流小說,代表了福克納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小說采用"內聚焦"的敘述角度,使人物心理和意識活動不再附著于情節(jié)之上。?思{將時間的不連貫與空間的跳躍性描寫、多視角的敘述以及對位式的架構巧妙運用于小說的敘事中,成功揭示了美國南北戰(zhàn)爭結束后南方貴族家庭衰敗的全過程。
【作者單位】: 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經貿學院;
【關鍵詞】:
意識流 ?思{ 《喧囂與騷動》 【分類號】:I712.074
【正文快照】: 0引言威廉·福克納是美國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人物,他的《喧囂與騷動》與詹姆士·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并稱為意識流小說的三大巨作!缎鷩膛c騷動》是福克納花費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代表了?思{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是20世紀意識流小說的代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楊愛英;;《喧囂與騷動》中的意識流描寫[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黃勇昌;;頹敗與沒落的歷史必然——意識流關照下的《喧囂與騷動》[J];時代文學(上);2010年03期
3 周慧芳;;多視角下無形的意識流動——評《喧嘩與騷動》的意識流敘事手法[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饒曉紅;;昆丁:麥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繹——《喧嘩與騷動》的互文性解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張潔;陳曉燕;;《喧嘩與騷動》中的寫作技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3 李霞;《喧嘩與騷動》中的意識流[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4 司文會;;《喧嘩與騷動》中“復調”意識流特征的認知闡釋[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胡文慧;;《喧嘩與騷動》中的母與女[J];長城;2011年04期
6 陳才憶;為福克納筆下的邪惡人物杰生說幾句公道話[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7 陳才憶;現代美國文學中的孤獨者[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8 袁秀萍;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永恒——評析《喧嘩與騷動》的敘述風格[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洪麗霽;;班吉:癡呆型敘述者的一個顯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10 袁秀萍;樊姝妤;;《喧嘩與騷動》中的《圣經》神話原型與象征[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沈杏培;小說中的“文革”[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朱振武;?思{小說創(chuàng)作的心理美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3 周勇;知識、教化與欲望[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羅顯勇;論二十世紀大陸與臺灣鄉(xiāng)土小說的母題及其文化淵源關系[D];復旦大學;2003年
5 金兵;文學翻譯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現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6 曾軍山;斯諾普斯三部曲的互文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王春;李文俊文學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8 張云;The Sound and the Fury李文俊漢譯認知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潔;?思{在中國的譯介及中國當代小說中的福克納因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潘沛沛;現代基督的希望和拯救之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嚴青;論?思{種族立場的模糊性[D];南京大學;2011年
4 閆美合;從威廉·?思{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探討他矛盾的女性觀[D];蘭州大學;2011年
5 郭健;論“不可靠敘述”的審美構建作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6 白秀峰;《喧嘩與騷動》悲劇的動因[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福蘭;《我的名字叫紅》不可靠敘事者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8 姜偉婧;精神的還鄉(xiāng)[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段怡楠;論?思{小說中的神經癥心理[D];青島大學;2011年
10 李新庭;現代主義文學的兩大杰作[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師蕾;《喧嘩與騷動》中班吉意識流的藝術特征[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趙曉麗 ,屈長江;《喧嘩與騷動》表現手法初探[J];外國文學研究;1988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覃敏;西方意識流小說及其在中國的流傳和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2期
2 李巖;;20世紀英國意識流小說獨特的寫作技巧和局限性[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李巖;田緒生;;探索20世紀英國意識流小說的現實主義特性[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4 孫德圓;;意識流小說技巧研究——以《變形跡》分析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9期
5 羅薇;;析中外意識流小說特點[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袁學敏;;對意識流的主體追問[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金紅;;中國當代意識流小說綜論[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劉寶巖;;意識流作品敘事真的雜亂無章?[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9 劉寶巖;;論西方意識流小說的現實主義特征[J];名作欣賞;2008年16期
10 林鶯;;意識流反闡釋[J];河北學刊;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盧玉玲;;“誤讀”與影響的焦慮——英美意識流小說譯介研究[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2 殷人平;龔禮青;;論伍爾芙意識流小說理論中的反傳統(tǒng)性[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C];1997年
3 林達潔;;打破常規(guī) 異物重組——王蒙意識流小說語言變異談[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上)[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陳沖;“老頑童”的意識流[N];文學報;2013年
2 余揚;伊塔諾·斯維沃:探尋自我意識的源流[N];文學報;2008年
3 江蘇大學文法學院 李金坤;梳理新時期意識流小說的發(fā)展脈絡[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4 曾艷兵;意識流:西方·日本·中國[N];中華讀書報;2003年
5 著名作家、天津作協(xié)副主席 趙玫 (天津);美利堅夜空中輝煌的星座[N];光明日報;2012年
6 李然;教我如何不想他[N];中國文物報;2012年
7 ;文學:虛構與真實[N];解放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錫民;接受與闡釋:意識流小說詩學在中國(1979—1989)[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巖;意識流小說中的回指風格分析[D];蘇州大學;2009年
2 梁梁;涂鴉圖形設計中的意識流傾向[D];廣西藝術學院;2013年
3 王希;時間的不同表達方式—歐洲意識流小說與其改編電影的綜合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12年
4 田歡;作為敘述手法的意識流[D];新疆大學;2003年
5 張利萍;弗吉尼亞·伍爾夫意識流小說中的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6 康琪;弗吉尼亞·伍爾夫意識流小說中的文學與非文學因素[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7 劉蜀云;開放和多元的世界——論?思{的意識流藝術[D];浙江大學;2002年
8 陳靜;從功能文體學角度分析意識流文學翻譯的連貫問題[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9 王惠;從圖式理論的角度解讀弗吉尼亞·伍爾夫意識流作品中的隱性連貫[D];西南大學;2009年
10 蔣艷;論象似性在意識流小說中的運用[D];重慶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
92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