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回唱》的文學倫理學解讀
本文關鍵詞:《群山回唱》的文學倫理學解讀
更多相關文章: 文學倫理學批評 《群山回唱》 倫理身份 倫理意識 倫理選擇
【摘要】:卡勒德·胡塞尼(Khaled Hosseini),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其代表作《群山回唱》從不同方面表達了深刻的主旨并展現(xiàn)了高超的藝術技巧。這部刻畫了阿富汗六十年歷史變遷的小說,以帕麗一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為線索,透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人與命運的抗爭過程,為人們呈現(xiàn)了一個迥然不同的阿富汗。本文從文學倫理學這一角度切入,整體展現(xiàn)了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成長歷程,并用三個不同倫理術語——倫理身份、倫理意識和倫理選擇——解讀作品的主題思想。小說中人物倫理身份的缺失與背棄,以及逃亡難民倫理身份的困惑,使他們的倫理意識開始覺醒。倫理意識的覺醒又使愛與責任得到了升華。最后,他們在尋求倫理意識的過程中,做出了堅定的倫理選擇。作品所涉及的倫理道德與現(xiàn)代人生活中的經(jīng)歷往往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尤其是當人們陷入到倫理困境時,這種聯(lián)系能夠促使人們把責任放在第一位,對自身的倫理價值進行反省。在困境中學會放棄,在責任中學會堅守,在追求中尋找幸福,在正確的理性意志的指導下做出正確的倫理選擇。
【關鍵詞】:文學倫理學批評 《群山回唱》 倫理身份 倫理意識 倫理選擇
【學位授予單位】:齊齊哈爾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胡塞尼及《群山回唱》簡介12-20
- 第一節(jié) 胡塞尼及其文學著作12-13
- 第二節(jié) 《群山回唱》簡介13-15
- 第三節(jié)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創(chuàng)新點15-20
- 一、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5-17
-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17-18
- 三、本文創(chuàng)新點18-20
- 第二章 文學倫理學理論20-26
- 第一節(jié) 文學倫理學批評簡介20-22
- 第二節(jié) 術語解析22-26
- 一、倫理身份22-23
- 二、倫理意識23-24
- 三、倫理選擇24-26
- 第三章 倫理身份的缺失與背棄26-34
- 第一節(jié) 倫理身份的缺失26-28
- 一、幼年被賣 割裂的骨肉親情26-27
- 二、移居巴黎 缺失的民族身份27-28
- 第二節(jié) 倫理身份的背棄28-31
- 一、拋棄姐姐 獨自生存28-30
- 二、逃離婚姻 遠走他鄉(xiāng)30-31
- 第三節(jié) 逃亡難民的倫理身份困惑31-34
- 一、戰(zhàn)爭導致的跨界生存命運31-33
- 二、漂泊無根的邊緣化生存33-34
- 第四章 倫理意識的覺醒與追尋34-44
- 第一節(jié) 善與愛的感召與升華34-37
- 一、薩莉亞丑陋的外表 圣潔的人性34-35
- 二、沒有血緣的“母女’親情35-37
- 第二節(jié) 親情的呼喚與覺醒37-41
- 一、哥哥對妹妹的等待與呼喚37-38
- 二、女兒對父親的陪伴與關懷38-39
- 三、兒子對母愛的理解與領悟39-41
- 第三節(jié) 軍閥兒子倫理意識的形成與掙扎41-44
- 第五章 執(zhí)著與堅定的倫理選擇44-53
- 第一節(jié) 回應親情呼喚回歸民族之岸44-47
- 一、歌謠里重現(xiàn)的骨肉親情44-45
- 二、學習母語 歸依民族家園45-47
- 第二節(jié) 返回故土重建家園47-50
- 第三節(jié) 立足他鄉(xiāng)自信生存50-53
- 結論53-55
- 注釋55-58
- 參考文獻58-6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61-62
- 致謝62-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龍云;;文學與倫理學:文學倫理學批評發(fā)展的“自由空間”[J];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01期
2 ;“第三屆文學倫理學批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訊[J];當代外國文學;2013年02期
3 聶珍釗;關于文學倫理學批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01期
4 喬國強;“文學倫理學批評”之管見[J];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01期
5 鄒建軍;文學倫理學批評的三維指向[J];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01期
6 陳晨;;從文學倫理學批評角度看《紫顏色》中的兩性關系[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11期
7 張杰;劉增美;;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多元主義闡釋[J];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05期
8 蔡云艷;;文學倫理學批評:內(nèi)涵、目的以及范圍[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9 謝素霞;;《押沙龍,押沙龍!》的文學倫理學解讀[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蔡云艷;;文學倫理學批評:內(nèi)涵、目的以及范圍[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陸耀東;;關于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幾個問題[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鄒建軍;;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實用性與有效性問題[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聶珍釗;;序言:文學倫理學批評[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肖建榮;;文學倫理學批評與其他批評方法融合理論與實踐初探[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李成堅;;文學倫理學批評視域下的當代北愛爾蘭文化融合與反思[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尹根德;阮小娟;覃玖英;;文學倫理學視野下的詹姆斯·賴特詩歌解讀[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二輯)[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松林;作為方法論的文學倫理學批評[N];文藝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郝日虹;文學倫理學批評打破固有思維定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N];文藝報;2008年
4 車鳳成;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特征[N];中華讀書報;2010年
5 朱寶榮 丁曦妍;面對動物的倫理困惑[N];文藝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清;文學倫理學視閾下《更莊嚴的大廈》中西蒙的倫理悲劇[D];鄭州大學;2015年
2 劉園園;《月照不幸人》的文學倫理學解讀[D];鄭州大學;2015年
3 王東曉;從文學倫理學批評視角看《沉沒之魚》[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4 黃苑;倫理缺位與人性迷失—《換位》的文學倫理學解讀[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5 任彥輝;《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文學倫理學解讀[D];廣西大學;2015年
6 劉茜茜;從迷失到回歸—《三個六月》的文學倫理學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7 肖丹;《群山回唱》的文學倫理學解讀[D];齊齊哈爾大學;2015年
8 殷小翠;《只爭朝夕》的文學倫理學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9 朱曉亞;?思{《熊》的文本變遷與文學倫理學解讀[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10 楊舒雅;從文學倫理學角度解讀哈金的《等待》[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7619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76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