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國華裔文學中“根意識”的嬗變
本文關鍵詞:論美國華裔文學中“根意識”的嬗變
【摘要】:作為美國少數(shù)族裔文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美國華裔文學起于19世紀華人移民美國時的"天使島"詩篇,從早期的《金山歌集》、《埃倫詩集》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華裔小說的崛起,美國華裔文學歷經(jīng)坎坷,逐步登上了美國經(jīng)典文學的舞臺,它是一面鏡子,較真實地反映了華人移民在美國的成長經(jīng)歷。由于歷史上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排斥、擠壓甚至敵視,華裔及其后代有著強烈的種族和身份意識。中國和中國文化始終是他們無法割舍的"根",但是這種"根意識"也隨著華裔在美國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而發(fā)生嬗變,構成了華裔獨特的族裔體驗。
【作者單位】: 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美國華裔文學 華人移民史 根意識 族裔體驗
【基金】:2014年度常州工學院校級社科基金項目(YN1429)
【分類號】:I712.06
【正文快照】: 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對于移民來說,祖先的足跡意義非凡。各族移民同居美國,對自己的民族之根懷有特殊的感情。根是美國文學永恒的主題。美國華裔文學是中美文化碰撞與交融的產(chǎn)物,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由于美國華裔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諸多的歷史、政治和社會原因,美國華裔作家具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勇;美國華裔文學研究綜述[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陳愛敏;美國華裔文學經(jīng)典的顯現(xiàn)[J];中國圖書評論;2005年02期
3 張卓;;美國華裔文學生產(chǎn)的歷史語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陳愛敏;;表征與反表征——兼論美國華裔文學的表征實踐[J];外語研究;2008年06期
5 陳潔;;美國華裔文學研究領域的奇葩——《美國華裔文學史》評析[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美國華裔文學國際研討會預備通知[J];當代外國文學;2009年01期
7 陳紅霞;;美國華裔文學中的中國價值觀[J];華文文學;2009年02期
8 程愛民;;文化·語境·讀者——美國華裔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當代外國文學;2009年04期
9 彌沙;;“新冒現(xiàn)的文學”——美國華裔文學研究綜述[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陳薇;;再論美國華裔文學的身份和屬性——以查建英的《到美國去! 到美國去》為例[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胡愛華;朱莉;;后殖民視野下華人歷史記憶塵封殘片的再現(xiàn)——美國華裔文學作品述評[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玉波;美國華裔文學之母 王玉雪逝世[N];文藝報;2006年
2 中央民族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郭英劍;當代美國華裔文學方興未艾[N];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馬航飛;美國華裔文學:舊矛盾與新困惑[N];中國教育報;2002年
4 郭英劍;論美國華裔文學研究[N];文藝報;2004年
5 海波 汝成;是文化泡沫,,還是有名有實?[N];文藝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卓;美國華裔文學中的社會性別身份建構[D];蘇州大學;2006年
2 張瓊;矛盾情結與藝術模糊性[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連歡;早期美國華裔文學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初陽;從散居文學理論看美國華裔文學中的文化觀照[D];黑龍江大學;2008年
3 陳鯤;不同時代背景下美國華裔文學的文化身份[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戰(zhàn)靜鈺;美國華裔文學中華裔種族身份的歷史嬗變[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5 喬程;美國華裔文學文化身份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6 唐書艷;美國華裔文學中身份與聲音問題探析[D];南昌大學;2012年
7 張羽;美國華裔文學中女性身份的建構[D];安徽大學;2011年
8 陳紅霞;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D];南昌大學;2007年
9 涂志琴;身份的訴求[D];南昌大學;2006年
10 葉蕾蕾;建立“華裔美國感性”[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44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74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