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華人文學中身份焦慮之成因
本文關鍵詞:論華人文學中身份焦慮之成因,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關于"身份"的焦慮困擾著一代代在美華人,曾使之失語、沉默,甚至形成了"沉默的中國人"的群體形象。美國華人文學多層面展現(xiàn)了幾代華人的身份焦慮及其復雜成因,涉及歷史變革、文化沖突、語言差異、生存困境、情感歸屬等諸多因素。這已成為美華作家持續(xù)關注與表現(xiàn)的一個重要文學主題,它道出了被過濾的歷史真相以及人們?yōu)榱双@得生存權利所面對的無奈選擇,作為對"單一化"呈現(xiàn)的反抗,打破了西方人眼中源于民族劣根性與缺陷性的華人身份形象。同時,美華文學也增進了人們對于身份焦慮本身的認識,有利于更好地面對這一問題并最終完成身份建構。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文學院;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亞裔美國研究中心;
【關鍵詞】: 華人文學 身份焦慮 美國
【分類號】:I712.074
【正文快照】: 美國華人作家伍慧明在作品《骨》中曾言:“在這個國家里,身份證件比血還貴。”[1](P8)當人們跨出國門,置身于異域國度,舊有的可以認定身份的人際關系網絡喪失,作為獨立生活的個體,沒有了群體關系的證明與支持。能夠說明身份的只有各種紙質文件。護照、駕照等這些僅僅印有照片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大鵬;;《典型的美國佬》中的成長主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9期
2 魏琴;;對《典型的美國佬》中身份尋求的詮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3 紀小軍;;美國華裔作家筆下“華人形象”的演變[J];長城;2011年08期
4 王小濤;;《吃碗茶》和《典型美國佬》中的身份與婚姻[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關晶;;中西合璧的“圣女”——《典型的美國佬》中特蕾薩的性格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06年07期
6 王建新;;“金色幽默”:試論任璧蓮《典型的美國佬》的敘事策略[J];長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7 章燕;;論任璧蓮作品中的身份流動觀[J];巢湖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8 章晶;;淺析任璧蓮小說《典型的美國佬》中的身份認同[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11期
9 王莉;;論任璧蓮《典型的美國佬》中自我身份實現(xiàn)模式的建構[J];大家;2012年06期
10 孫冬苗;;誰是美國人?——從霍爾的文化雙軸性看《典型的美國佬》中的華人形象[J];電影評介;2008年1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國華裔女性小說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李紅燕;任璧蓮小說中的身份焦慮[D];蘇州大學;2011年
3 朱華;中國少數(shù)民族漢文創(chuàng)作與美國華裔英文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1978-2010)[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陳曉暉;當代美國華人文學中的“她”寫作:對湯亭亭、譚恩美、嚴歌苓等華人女作家的多面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鄒濤;美國華人商文學:跨文明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杜濤;“此”與“彼”:后殖民視閾下的流散美國華人文學文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8 趙娟;論《周易》的時間觀念—一個文化史的視角[D];復旦大學;2012年
9 李加莉;文化適應研究的價值及問題:一種批評的視角[D];武漢大學;2013年
10 陳學芬;自我與他者:當代美華移民小說中的中美形象[D];河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曉霞;湯亭亭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分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2 劉會鳳;潦倒的父親,沉寂的聲音[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盧軼男;從郁秀到韓寒[D];吉林大學;2008年
4 張雯;試析任碧蓮敘事作品中文化身份的“越界”性[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5 謝素云;《典型的美國佬》的意象世界[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新玉;批判對立 構建和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馬巖;論華裔美國作家任碧蓮的身份觀[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王偉;華裔美國文學作品中的中國文化符號[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盧珊珊;任璧蓮創(chuàng)作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池雷鳴;探索與追尋[D];暨南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超英;自我、他者與身份焦慮——論澳大利亞新華人文學及其文化意義[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2 何龍;劉宇清;;《民工》的困境:身份焦慮與價值迷失[J];社會觀察;2005年12期
3 計紅芳;;香港南來作家的文化身份焦慮[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7年03期
4 杜霞;;從留學生到新移民:身份焦慮與文學進化論[J];文藝研究;2009年11期
5 劉永存;;大學生身份焦慮研究——一項網絡實證調查[J];教育學術月刊;2010年04期
6 劉翠愛;;身份焦慮與認同——評《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7 輝格;;身份焦慮也是繁榮的動力[J];金融博覽;2014年03期
8 付新華;;天下無“榜”[J];新華航空;2008年07期
9 惠雁冰;身份體認的痛苦與迷亂——知識分子在20世紀末的角色定位[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3期
10 嘉布瑞麗·施瓦布,周敏;身份焦慮:暴力的歷史以及政治無意識[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靈焚;;散文詩身份尷尬的現(xiàn)狀與成因[A];新世紀以來散文詩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2 金浪;;80后詩歌的譜系與身份焦慮[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二輯)[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昌俊;“月薪9000才不惶恐”反映身份焦慮[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2 任孟山;私營企業(yè)主的身份焦慮不是社會福音[N];華夏時報;2007年
3 郭s,
本文編號:4229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42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