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童真:塞林格短篇小說主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守望童真:塞林格短篇小說主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從1940年至1953年,塞林格先后發(fā)表了超過三十部短篇小說,并通過這些短篇小說奠定了自己在美國戰(zhàn)后重要作家群中的一席之地。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國內外學界對于這些短篇小說的研究還存在著很大的挖掘空間,我們有必要對塞林格的前期創(chuàng)作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回顧與解讀,讓國內學界更加重視塞林格作為一名當代文學史上重要小說家的地位和影響。本文的研究文本為塞林格的全部短篇小說,其中以《九故事》中的九個短篇為研究中心。全文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對塞林格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進行一次研究性的概述,從文本生成的歷史語境、作家個人的創(chuàng)作歷程以及與其他文本的外部聯系等方面把握塞林格短篇小說的基本情況,同時也介紹現有的國內外研究以及本論文選題的意義所在;第二部分通過對塞林格筆下兒童世界的再現,論述作家是如何分別從對孩子的純真善良和智慧聰穎兩方面的贊美,禮頌兒童世界之美的,并從神話原型的角度闡明塞林格筆下的兒童如何進入文學史的互文語境;第三部分談到了塞林格筆下從兒童世界過渡到成人世界中經歷污穢凄苦的“年輕人”,從現實生活和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兩個方面闡述塞林格短篇小說對童真之死的痛惜與追挽;第四部分從跨文化視野的角度,結合作品對于猶太教、基督教、佛教禪宗乃至印度教中的哲學思想的融合吸收,指出作家通過形而上的思考再次呼喚人性上童真的回歸。通過最后一章,本文希望可以進一步從文化研究的層面深入下去,闡述東方哲學對以塞林格為代表的當代美國作家乃至當代西方文化的深刻影響。
【關鍵詞】:塞林格 童真 主題研究 短篇小說 宗教觀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1 塞林格短篇小說研究概述7-13
- 1.1 塞林格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基本情況7-9
- 1.1.1 塞林格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語境7-8
- 1.1.2 塞林格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歷程8-9
- 1.2 塞林格短篇小說國內外研究綜述9-12
- 1.3 本文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12-13
- 2 童真之頌:塞林格短篇小說中的兒童世界13-26
- 2.1 兒童純真之頌13-17
- 2.2 兒童智慧之頌17-22
- 2.3 兒童的原型象征22-26
- 3 童真之死:塞林格短篇小說中的成人世界26-39
- 3.1 青少年矛盾的成人世界觀26-30
- 3.2 戰(zhàn)爭對童真的無情摧殘30-34
- 3.3 年輕成人的污穢凄苦34-39
- 4 童真之喚:塞林格短篇小說中的神性世界39-53
- 4.1 猶太教/基督教中童真觀念的傳承與修正39-43
- 4.2 佛禪頓悟與兩個世界的和解43-48
- 4.3 新吠檀多與超脫輪回之境48-53
- 結語53-54
- 參考文獻54-58
- 附錄58-62
- 致謝62-63
-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慶生;;請別讓我消失[J];商周刊;2010年04期
2 陸川;;紀念塞林格[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0年02期
3 蕭泊零羽;;塞林格:消失的遁世者[J];名作欣賞;2010年07期
4 楊金才;朱云;;中國的塞林格研究[J];外國文學研究;2010年05期
5 王振平;塞林格與梅納德[J];世界文化;1999年03期
6 黃孝陽;;關于塞林格——不想成為那條“吃得太胖了的”香蕉魚[J];文學界(專輯版);2013年11期
7 陳安;;塞林格被淡化的神秘色彩[J];書城;2014年02期
8 劉一jj;;兒童與沉默之書——試析塞林格《九故事》[J];作家;2008年24期
9 ;塞林格:遁世作家的傳奇人生[J];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10年04期
10 劉子超;;塞林格:一個傳奇的離世[J];人民文摘;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鄭雙;塞林格的《九故事》[N];中華新聞報;2005年
2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余曉葵;塞林格:為寫作而寫作[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康慨;大隱隱于市:書信顯示塞林格未離紅塵[N];中華讀書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李長云;“父親是我的老師”[N];人民日報;2005年
5 孫仲旭;只有一個塞林格[N];深圳商報;2003年
6 李長云;排球是我和父親一生的追求[N];人民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劉緒源;懷想塞林格,我們錯過了什么[N];文匯報;2010年
8 朱霞;塞林格:我們的守望者走了[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9 孫仲旭《上海文學》張定浩;塞林格:只為自己寫作[N];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本報特邀撰稿TimHathaway 魏一帆 翻譯 賦格;塞林格自覺自愿地選擇了離開[N];南方周末;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寇旭華;從個體與異化社會的二元對立到超越對立[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衍強;J. D.塞林格作品中的佛教因素[D];山東大學;2008年
2 范曉;《九故事》的啟悟主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陳新儒;守望童真:塞林格短篇小說主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蔡清;論塞林格的小說與東方宗教文化[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5 楊琳琳;神話與宗教:塞林格筆下“少年智者”的自我追尋[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6 孔霞;塞林格小說中的創(chuàng)傷主題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鄧麗靜;追求精神成長過程中的異化[D];鄭州大學;2006年
8 楊慶香;論塞林格小說中的兩個世界及其呈現方式[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9 袁小明;高雅與通俗的消弭[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曾祥益;《麥田里的守望者》里的禪學痕跡[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本文關鍵詞:守望童真:塞林格短篇小說主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34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40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