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文學一說——讀《日本近代小說》
本文關(guān)鍵詞:日本明治文學一說——讀《日本近代小說》,,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正在明治、大正的文學史上,小說占據(jù)了最重要的地位。所謂日本近代小說,就是指日本明治、大正時代的小說。今天,就連明治、大正時代的三流小說家都被挖掘出來,加以評論,這種現(xiàn)象在世界近代文學上還是極罕見的,足見其在日本文學史上的重要性。近讀《日本近代小說》一書,對此頗有些感觸!度毡窘≌f》的作者中村光夫?qū)懽鬟@部著作的動機非常明確,就是要展現(xiàn)明治時期由于全盤學習西歐而發(fā)生巨大變革的這個時代,小說如
【關(guān)鍵詞】: 近代小說;日本明治;日本文學史;中村光夫;近代文學;連明;永井荷風;明治時期;其在;歐美文學;
【分類號】:I313.074
【正文快照】: 在明治、大正的文學史上,小說占據(jù)了最重要的地位。所謂日本近代小說,就是指日本明治、大正時代的小說。今天,就連明治、大正時代的三流小說家都被挖掘出來,加以評論,這種現(xiàn)象在世界近代文學上還是極罕見的,足見其在日本文學史上的重要性。近讀《日本近代小說》一書,對此頗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喜絨;清末官場上的“驕”和“諂” ——近代小說吏治批判中的一個熱門話題[J];蘭州鐵道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程華平;上海近代小說暨陸世諤國際研討會綜述[J];明清小說研究;2001年01期
3 楊昌江;中國近代小說中的“污濁現(xiàn)象”[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鄧大情;;近代小說中的廣州民俗[J];探求;2011年03期
5 鄧大情;;近代小說中的上海民俗[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6 劉新文;;近代小說的特色及地位提升的成因與得失[J];吉林工程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7 丁合林;;近代小說傳播研究現(xiàn)狀綜述[J];科技信息;2012年22期
8 湯克勤;;近代小說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寫在《近代小說學術(shù)檔案》前面[J];嘉應(yīng)學院學報;2012年12期
9 方國武;;想象性敘事:近代小說政治書寫形態(tài)分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10 郭延禮;對中國近代小說的新認識——簡評《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J];文史哲;1998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馮仲平;闡釋中國近代小說魅力[N];光明日報;2001年
2 記者 馬曉青 曹靜;上海近代小說國際研討會開幕[N];解放日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胡言午;近代小說演變軌跡漸清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4 郭延禮;20世紀中國近代小說在全球的傳播[N];中華讀書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張麗;治文史的新思維[N];人民政協(xié)報;2014年
6 郭延禮;20世紀在全球傳播的中國近代小說[N];西藏日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張妮;具備數(shù)理思維的真正做學問的人[N];中國文化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威;論中國近代小說中的民間因素[D];南開大學;2013年
2 鄧大情;廣州與上海:近代小說中的商業(yè)都會[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潘薇薇;從廣告看近代小說運動[D];復(fù)旦大學;2010年
2 潘彩霞;試論翻譯小說對中國近代小說的影響[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6年
3 溫素娜;廣東近代小說與中國早期現(xiàn)代性的發(fā)生[D];暨南大學;2015年
4 譚陽;中國近代小說繁榮之醞釀[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鄭秉咸;中國近代小說中的鴉片書寫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6 羅紫鵬;近代小說中的上海[D];蘇州大學;2012年
7 李聯(lián)君;論中國近代小說觀念的演變[D];四川大學;2006年
8 劉保龍;想象的尷尬與搖擺[D];復(fù)旦大學;2009年
9 姜暢;近代小說中包公故事的嬗變[D];河南大學;2007年
本文關(guān)鍵詞:日本明治文學一說——讀《日本近代小說》,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32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40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