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正后慷慨”:喬伊斯、休謨和美德政治
發(fā)布時間:2021-11-24 22:19
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展現(xiàn)了被用于構(gòu)建愛爾蘭民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慷慨與公正這兩種美德之間的微妙關系。在喬伊斯的刻畫中,激進民族主義者在大力弘揚愛爾蘭慷慨熱情的文化傳統(tǒng)、高舉追求公正的大旗的同時,卻又在實際行動中助長種族偏見,將爭取社會公正的努力與追逐個人私利的動機混為一談。小說中,以風俗、常規(guī)、習慣、日常實踐和人際關聯(lián)為特征的愛爾蘭社會群體,與以排他性愛爾蘭民族身份建構(gòu)所定義的政治想象共同體形成鮮明對比,二者的區(qū)別既是喬伊斯重塑慷慨與公正之間關系的重要條件,也反映出喬伊斯對民族和解的訴求。本文借鑒大衛(wèi)·休謨對這兩種美德的相互關系的分析,闡明《尤利西斯》所呈現(xiàn)的相似觀點,論證小說如何將注意力引向公正的道德根基,進而暗示對他人——自我之外的所有人——更加慷慨的態(tài)度將有助于社會公正的實現(xiàn)。
【文章來源】:外國文學評論.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5 頁
【文章目錄】:
一、在公正的名義下
二、大衛(wèi)·休謨與“更加高尚的美德”
三、公正與慷慨的可能性條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西不列顛人”到“出發(fā)西行”——論喬伊斯《死者》中“良知”愛爾蘭的民族認同建構(gòu)[J]. 張珊珊.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21(04)
[2]喬伊斯《為芬尼根守靈》與蘇格蘭文學“二重性”的淵源[J]. 丁禮明. 國外文學. 2020(02)
本文編號:3516860
【文章來源】:外國文學評論.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5 頁
【文章目錄】:
一、在公正的名義下
二、大衛(wèi)·休謨與“更加高尚的美德”
三、公正與慷慨的可能性條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西不列顛人”到“出發(fā)西行”——論喬伊斯《死者》中“良知”愛爾蘭的民族認同建構(gòu)[J]. 張珊珊.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21(04)
[2]喬伊斯《為芬尼根守靈》與蘇格蘭文學“二重性”的淵源[J]. 丁禮明. 國外文學. 2020(02)
本文編號:35168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51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