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rèn)同——以拉康的主體理論分析《玻璃動物園》中的人物形象
發(fā)布時間:2021-11-10 02:20
田納西·威廉斯是美國現(xiàn)代戲劇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有爭議的劇作家之一。他的劇作《玻璃動物園》是美國現(xiàn)代戲劇的轉(zhuǎn)折點(diǎn)。該劇以卓越的戲劇手法和深刻入微的人物刻畫使田納西·威廉斯名利雙收,一舉成為美國二戰(zhàn)后最受推崇的劇作家!恫A游飯@》以美國三十年代為背景,講述的是居住在圣路易斯的溫菲爾德一家的故事。劇作中的三位人物,阿曼達(dá),湯姆和勞拉,生活在想象和現(xiàn)實(shí)的夾縫中,并不斷地追求真相。在本文中,作者使用拉康的主體理論對該劇中人物進(jìn)行分析,得到人類主體自我追尋不可能性的悲劇性結(jié)論。本文共有六部分。導(dǎo)言部分是對作者田納西·威廉斯及其劇作《玻璃動物園》的簡要介紹和《玻璃動物園》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的總結(jié)。第一章是對拉康主體理論中核心概念的簡單介紹,包括鏡像階段,自我和他者,以及主體三界說。第二章通過劇本中的母子關(guān)系對人物進(jìn)行詳細(xì)分析,從而得出溫菲爾德一家自我的虛無和他們的自我是以他人的認(rèn)同為基礎(chǔ)的事實(shí)。第三章主要是通過父子關(guān)系分析孩子和父親之間的象征的認(rèn)同以及吉姆·歐康納對溫菲爾德一家的影響。第四章作者結(jié)合拉康的實(shí)在界分析溫菲爾德一家悲劇性結(jié)局的原因并揭示了主體的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對全文的總...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xué)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English Abstract
Chinese Abstract
Introduction
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enessee Williams and The Glass Menagerie
2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Glass Menagerie
Chapter On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s Subject Theory
1.1 The Mirror Stage
1.2 The Ego and the other/ the Other
1.3 The Three Orders
Chapter Two The Formation of the Ego— Alienation
2.1 The Mirror Stage: Narcissistic Identification
2.1.1 Amanda
2.1.2 Laura
2.1.3 Tom
2.2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2.2.1 Laura and Mother
2.2.2 Tom and Mother
2.3 The Alienated Subject in the Imaginary
Chapter Three The Searching for the Ego— Identification
3.1 The Oedipus Complex and the Name-of-the-Father
3.1.1 Amanda
3.1.2 Laura
3.1.3 Tom
3.2 The Wingfields and the Other in the Symbolic
3.2.1 The Speech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ther
3.2.2 ―The Unconscious is the Discourse of the Other‖
Chapter Four The Regression of the Ego—the Impossible Real of the Being
4.1 The Trauma of Amanda
4.2 The Objet Petit A
4.3 The Impossibility of the Real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論《玻璃動物園》中的“間離效果”[J]. 臧華. 四川戲劇. 2009(02)
[2]詩化的藝術(shù) 詩意的魅力——用合成空間理論分析《玻璃動物園》中的敘事意象[J]. 何芳. 四川外語學(xué)院學(xué)報. 2009(S1)
[3]無法擺脫的精神困境——對《玻璃動物園》中湯姆精神困境的心理分析解讀[J]. 張若男. 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 2008(09)
[4]論《玻璃動物園》中象征手法對主題的凸顯作用[J]. 鮑秀文. 外語研究. 2008(04)
[5]“他者”的生存逆境和自我獨(dú)立——從隱性人物分析《玻璃動物園》女性的命運(yùn)[J]. 陳曦. 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8(03)
[6]被背棄的欲望之詩——田納西·威廉斯從《玻璃動物園》到《欲望號街車》的蛻變[J]. 梁超群. 戲劇(中央戲劇學(xué)院學(xué)報). 2007(04)
[7]“錯覺”與“真相”——重讀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J]. 李尚宏. 外國文學(xué)評論. 2007(04)
[8]重壓下的釋放——析《玻璃動物園》的主題及人物形象[J]. 李燕. 名作欣賞. 2007(20)
[9]論《玻璃動物園》中舞臺燈光的藝術(shù)效果[J]. 袁小華,臧華. 南京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6(04)
[10]不幸母女的悲歌——用女性主義理論分析《玻璃動物園》的主題[J]. 李莉. 四川外語學(xué)院學(xué)報. 2003(01)
博士論文
[1]田納西·威廉斯戲劇中父親的在場與缺席[D]. 梁超群.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08
[2]田納西·威廉斯戲劇中欲望的心理透視[D]. 李英.山東大學(xué) 2006
碩士論文
[1]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和《欲望號街車》中“造型戲劇”手法的運(yùn)用[D]. 閻海英.蘭州大學(xué) 2008
[2]拉康主體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及其研究[D]. 甘甜.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2008
[3]論田納西·威廉斯的女性觀及其在作品中的體現(xiàn)[D]. 臧艷雯.上海師范大學(xué) 2006
[4]人類的悲劇[D]. 何芳.河南大學(xué) 2004
[5]看不見的矛盾世界[D]. 王茜.福建師范大學(xué) 2004
[6]威廉斯·田納西的《玻璃動物園》和《欲望號街車》中人物心理世界的外化手段[D]. 李麗.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 2004
本文編號:3486375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xué)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English Abstract
Chinese Abstract
Introduction
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enessee Williams and The Glass Menagerie
2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Glass Menagerie
Chapter On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s Subject Theory
1.1 The Mirror Stage
1.2 The Ego and the other/ the Other
1.3 The Three Orders
Chapter Two The Formation of the Ego— Alienation
2.1 The Mirror Stage: Narcissistic Identification
2.1.1 Amanda
2.1.2 Laura
2.1.3 Tom
2.2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2.2.1 Laura and Mother
2.2.2 Tom and Mother
2.3 The Alienated Subject in the Imaginary
Chapter Three The Searching for the Ego— Identification
3.1 The Oedipus Complex and the Name-of-the-Father
3.1.1 Amanda
3.1.2 Laura
3.1.3 Tom
3.2 The Wingfields and the Other in the Symbolic
3.2.1 The Speech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ther
3.2.2 ―The Unconscious is the Discourse of the Other‖
Chapter Four The Regression of the Ego—the Impossible Real of the Being
4.1 The Trauma of Amanda
4.2 The Objet Petit A
4.3 The Impossibility of the Real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論《玻璃動物園》中的“間離效果”[J]. 臧華. 四川戲劇. 2009(02)
[2]詩化的藝術(shù) 詩意的魅力——用合成空間理論分析《玻璃動物園》中的敘事意象[J]. 何芳. 四川外語學(xué)院學(xué)報. 2009(S1)
[3]無法擺脫的精神困境——對《玻璃動物園》中湯姆精神困境的心理分析解讀[J]. 張若男. 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 2008(09)
[4]論《玻璃動物園》中象征手法對主題的凸顯作用[J]. 鮑秀文. 外語研究. 2008(04)
[5]“他者”的生存逆境和自我獨(dú)立——從隱性人物分析《玻璃動物園》女性的命運(yùn)[J]. 陳曦. 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8(03)
[6]被背棄的欲望之詩——田納西·威廉斯從《玻璃動物園》到《欲望號街車》的蛻變[J]. 梁超群. 戲劇(中央戲劇學(xué)院學(xué)報). 2007(04)
[7]“錯覺”與“真相”——重讀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J]. 李尚宏. 外國文學(xué)評論. 2007(04)
[8]重壓下的釋放——析《玻璃動物園》的主題及人物形象[J]. 李燕. 名作欣賞. 2007(20)
[9]論《玻璃動物園》中舞臺燈光的藝術(shù)效果[J]. 袁小華,臧華. 南京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6(04)
[10]不幸母女的悲歌——用女性主義理論分析《玻璃動物園》的主題[J]. 李莉. 四川外語學(xué)院學(xué)報. 2003(01)
博士論文
[1]田納西·威廉斯戲劇中父親的在場與缺席[D]. 梁超群.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08
[2]田納西·威廉斯戲劇中欲望的心理透視[D]. 李英.山東大學(xué) 2006
碩士論文
[1]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和《欲望號街車》中“造型戲劇”手法的運(yùn)用[D]. 閻海英.蘭州大學(xué) 2008
[2]拉康主體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及其研究[D]. 甘甜.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2008
[3]論田納西·威廉斯的女性觀及其在作品中的體現(xiàn)[D]. 臧艷雯.上海師范大學(xué) 2006
[4]人類的悲劇[D]. 何芳.河南大學(xué) 2004
[5]看不見的矛盾世界[D]. 王茜.福建師范大學(xué) 2004
[6]威廉斯·田納西的《玻璃動物園》和《欲望號街車》中人物心理世界的外化手段[D]. 李麗.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 2004
本文編號:3486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4863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