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菲茨杰拉德的悲劇小說
發(fā)布時間:2021-10-19 23:34
年輕時夢為現(xiàn)實,年老時現(xiàn)實為夢。頃刻間破滅,唯有時間證明已經(jīng)存在過的與重新開始的一切,唯有感受到的只是徹底的虛無與破滅。這樣的悲觀情愫貫穿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真正的力量卻藉此飛升到悲劇的高度。應該說歷史上能夠沾染崇高光輝的偉大作品不多,而真正的悲劇則更少。欲望、夢想、權(quán)力、使命這種種忽而純粹忽而墮落的能量,從來都在努力撕扯著人的靈魂,由此也區(qū)分了歷史中的英雄與凡人。雖然菲茨杰拉德小說中的人物稱不上英雄,但卻與英雄有共通之處。悲劇的淚水不再是一種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奢侈。菲茨杰拉德成功地將悲劇與英雄的血液注入其小說與人物中,只是這種個人執(zhí)著已經(jīng)接近被淘汰的邊緣,大抵也引不起日新月異的口味與時代的腳步所注意。本文所關(guān)注的正是這被忽視或不愿重視的菲茨杰拉德小說的本質(zhì),就其形式、內(nèi)涵、審美感受三方面來論證菲茨杰拉德對偉大的文學精神的堅守與灌注。悲劇形式的借用是菲茨杰拉德悲劇小說的一項特色,對于悲劇的傳承莫過于對悲劇這一藝術(shù)形式的發(fā)揮,由于小說在內(nèi)涵和表現(xiàn)形式的豐富性上獨樹一幟,因此借用小說這一形式來完成悲劇傳統(tǒng)的轉(zhuǎn)換使命,未嘗不是一種在繼承基礎上的超越。通過對合唱隊、戲劇要素等修辭的變化使用...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獨特的悲劇小說形式
1. 合唱隊的變形
2. 場景化與印象化
3. 節(jié)奏與平衡
二、小說的悲劇內(nèi)涵
1. 悲劇式人物
2. 悲劇小說的沖突
3. 小說的悲劇精神
三、悲劇小說的藝術(shù)效果
1. 替代與調(diào)解
2. 絕"生"棄"志"
3. 美感體驗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菲茨杰拉德的悲劇意識[J]. 陳愛華.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0(06)
[2]《夜色溫柔》中迪克命運悲劇探析[J]. 雷冬雪. 時代文學(下半月). 2008(10)
[3]美國夢的破滅——《了不起的蓋茨比》解讀[J]. 崔琰.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4]從《美狄亞》看歐里庇得斯對古希臘“命運觀”之顛覆[J]. 郭云瑩. 貴州社會科學. 2007(10)
[5]戲劇化小說的策略——《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藝術(shù)特色[J]. 龔武. 求索. 2007(07)
[6]論菲茨杰拉德小說中印象主義繪畫手法的運用[J]. 吳娟.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5)
[7]拉斯普京小說的悲劇意識[J]. 喬占元.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5(10)
[8]“迷惘的一代”文學中的悲劇意識探討[J]. 黃新征.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9]《夜色溫柔》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悲劇性[J]. 紀潔萍. 呂梁高等?茖W校學報. 2004(03)
[10]談《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時空結(jié)構(gòu)及其功能[J]. 王瓊.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3(04)
本文編號:3445811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獨特的悲劇小說形式
1. 合唱隊的變形
2. 場景化與印象化
3. 節(jié)奏與平衡
二、小說的悲劇內(nèi)涵
1. 悲劇式人物
2. 悲劇小說的沖突
3. 小說的悲劇精神
三、悲劇小說的藝術(shù)效果
1. 替代與調(diào)解
2. 絕"生"棄"志"
3. 美感體驗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菲茨杰拉德的悲劇意識[J]. 陳愛華.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0(06)
[2]《夜色溫柔》中迪克命運悲劇探析[J]. 雷冬雪. 時代文學(下半月). 2008(10)
[3]美國夢的破滅——《了不起的蓋茨比》解讀[J]. 崔琰.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4]從《美狄亞》看歐里庇得斯對古希臘“命運觀”之顛覆[J]. 郭云瑩. 貴州社會科學. 2007(10)
[5]戲劇化小說的策略——《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藝術(shù)特色[J]. 龔武. 求索. 2007(07)
[6]論菲茨杰拉德小說中印象主義繪畫手法的運用[J]. 吳娟.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5)
[7]拉斯普京小說的悲劇意識[J]. 喬占元.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5(10)
[8]“迷惘的一代”文學中的悲劇意識探討[J]. 黃新征.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9]《夜色溫柔》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悲劇性[J]. 紀潔萍. 呂梁高等?茖W校學報. 2004(03)
[10]談《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時空結(jié)構(gòu)及其功能[J]. 王瓊.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3(04)
本文編號:34458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44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