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宗教原型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15 21:41
本論文以美國作家杰克·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為研究對象,運用原型分析的方法,通過對小說中主題原型、情節(jié)原型和人物原型的解讀,剖析了凱魯亞克對圣經(jīng)原型的移用和變形。本論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在20世紀(jì)50年代美國國內(nèi)整個宗教界大復(fù)興的背景下,探討了凱魯亞克的宗教信仰問題,指明了凱魯亞克雖然沒有持守天主教詹森教派的生活教導(dǎo),但卻始終承認(rèn)自己是一名天主教信徒并內(nèi)心渴望著上帝的救贖的事實。第二章從“救贖”和“罪與罰”兩個主題原型方面,探討了《在路上》尋求拯救的必然性。在“救贖”這一小節(jié)中,迪安這個現(xiàn)代騎士不斷上路去追尋上帝和生存的意義,從而得到救贖。他不顧一切,隨時準(zhǔn)備放棄一切以堅持追尋。甚至在淪落到眾叛親離、狼狽不堪的情形下迪安依然要上路找尋。在“罪與罰”的小節(jié)中,迪安和薩爾等一群人,由于從其始祖而具有的罪性,不斷放縱自己的私欲,使自己陷在“眼目的情欲”、“肉體的私欲”和“今生的驕傲”等罪行中,造成其追尋的失敗。第三章從“樂園生活”和“離棄”的情節(jié)原型,分析了作者在《在路上》中對這兩個宗教原型的應(yīng)用。首先作者把薩比納爾的采摘棉花生活看做亞當(dāng)和夏娃當(dāng)初在伊甸園的生活,薩爾筆下的薩比納爾是一個人...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xué)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凱魯亞克的宗教意識
第一節(jié) 20 世紀(jì)50 年代的美國天主教
1. 美國天主教歷史
2. 20 世紀(jì)50 年代美國天主教的情勢
第二節(jié) 凱魯亞克的宗教意識
1. 凱魯亞克的天主教徒身份
2. 歧途上的行路人
3. 凱魯亞克與上帝的背離
第二章 《在路上》的主題原型
第一節(jié) 救贖:迪安與圣杯
1. 古代的騎士和現(xiàn)代的騎士
2. 救贖的過程
3. 尋求救贖的結(jié)局
第二節(jié) 罪與罰:“垮掉的一代”與原罪
1. 眼目的情欲
2. 肉體的私欲
3. 今生的驕傲
4. 罪的刑罰
第三章 《在路上》的情節(jié)原型
第一節(jié) 樂園中的生活:薩爾的浪漫幻想
1. 樂園中的生活
2. 樂園生活中的“隱憂”與結(jié)束
3. 樂園生活消失的意義
第二節(jié) 離棄:迪安與人子
1. 迪安與人子的被離棄
2. 離棄的“隱憂”和結(jié)局
3. 離棄的意義
第四章 《在路上》的人物原型
第一節(jié) 迪安與耶穌
1. 迪安與耶穌的相像
2. 變形的耶穌
第二節(jié) 姨媽和圣母
1. 姨媽與圣母的相像
2. 圣母與耶穌的關(guān)系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攻讀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xiàn)】:
碩士論文
[1]《在路上》中的女性形象解析[D]. 戎飛.山東師范大學(xué) 2010
[2]“垮掉”背后的希冀[D]. 何蘭.貴州師范大學(xué) 2009
[3]美國基督教和平運動初探(20世紀(jì)40-80年代)[D]. 張維林.湖南師范大學(xué) 2009
[4]《在路上》:一次文學(xué)文化解放的精神之旅[D]. 張方麗.河南大學(xué) 2009
[5]自我放縱中的自我追尋[D]. 劉大博.東北師范大學(xué) 2008
[6]“垮掉的一代”之“在路上”情結(jié)[D]. 劉玉蘭.青島大學(xué) 2008
[7]虛假的反叛者與被操縱的文化符號[D]. 燕奉青.山東師范大學(xué) 2008
[8]論杰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中的流浪漢[D]. 陳艷芬.西南大學(xué) 2008
[9]論《在路上》多義性主題及杰克·凱魯亞克的創(chuàng)作方法[D]. 吳方.上海師范大學(xué) 2008
[10]試析二十世紀(jì)上半期美國天主教和新教社會的融合[D]. 王曉亮.浙江師范大學(xué) 2007
本文編號:3438666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xué)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凱魯亞克的宗教意識
第一節(jié) 20 世紀(jì)50 年代的美國天主教
1. 美國天主教歷史
2. 20 世紀(jì)50 年代美國天主教的情勢
第二節(jié) 凱魯亞克的宗教意識
1. 凱魯亞克的天主教徒身份
2. 歧途上的行路人
3. 凱魯亞克與上帝的背離
第二章 《在路上》的主題原型
第一節(jié) 救贖:迪安與圣杯
1. 古代的騎士和現(xiàn)代的騎士
2. 救贖的過程
3. 尋求救贖的結(jié)局
第二節(jié) 罪與罰:“垮掉的一代”與原罪
1. 眼目的情欲
2. 肉體的私欲
3. 今生的驕傲
4. 罪的刑罰
第三章 《在路上》的情節(jié)原型
第一節(jié) 樂園中的生活:薩爾的浪漫幻想
1. 樂園中的生活
2. 樂園生活中的“隱憂”與結(jié)束
3. 樂園生活消失的意義
第二節(jié) 離棄:迪安與人子
1. 迪安與人子的被離棄
2. 離棄的“隱憂”和結(jié)局
3. 離棄的意義
第四章 《在路上》的人物原型
第一節(jié) 迪安與耶穌
1. 迪安與耶穌的相像
2. 變形的耶穌
第二節(jié) 姨媽和圣母
1. 姨媽與圣母的相像
2. 圣母與耶穌的關(guān)系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攻讀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xiàn)】:
碩士論文
[1]《在路上》中的女性形象解析[D]. 戎飛.山東師范大學(xué) 2010
[2]“垮掉”背后的希冀[D]. 何蘭.貴州師范大學(xué) 2009
[3]美國基督教和平運動初探(20世紀(jì)40-80年代)[D]. 張維林.湖南師范大學(xué) 2009
[4]《在路上》:一次文學(xué)文化解放的精神之旅[D]. 張方麗.河南大學(xué) 2009
[5]自我放縱中的自我追尋[D]. 劉大博.東北師范大學(xué) 2008
[6]“垮掉的一代”之“在路上”情結(jié)[D]. 劉玉蘭.青島大學(xué) 2008
[7]虛假的反叛者與被操縱的文化符號[D]. 燕奉青.山東師范大學(xué) 2008
[8]論杰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中的流浪漢[D]. 陳艷芬.西南大學(xué) 2008
[9]論《在路上》多義性主題及杰克·凱魯亞克的創(chuàng)作方法[D]. 吳方.上海師范大學(xué) 2008
[10]試析二十世紀(jì)上半期美國天主教和新教社會的融合[D]. 王曉亮.浙江師范大學(xué) 2007
本文編號:34386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4386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