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戈爾丁的《蠅王》的原型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1-09-04 21:22
本篇論文根據(jù)弗萊的原型理論從原型的角度對威廉·戈爾丁的著名小說《蠅王》進(jìn)行了解讀。它以神話為基礎(chǔ),闡述了文學(xué)藝術(shù)自身的內(nèi)在類似性,即程式、結(jié)構(gòu)模式和原則,并從整體上探尋文學(xué)類型的共性和演變規(guī)律。弗萊認(rèn)為神話是基本的模式,它作為原型消融到了其他的模式之中,而這些模式是一系列移位的神話。蠅王中出現(xiàn)的人物、意象、場景和主題實際上是對神話原型的置換變形。這些原型的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聯(lián)顯示了小說主題的一致性,使小說的價值獲得了一種普遍的意義。全文共有四章,前有引言,后有結(jié)論:引言部分對作者威廉·戈爾丁及其作品《蠅王》進(jìn)行了簡單介紹,并對《蠅王》當(dāng)前的國內(nèi)外研究成果進(jìn)行了綜述并找出存在的問題,向讀者說明其研究價值以及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此提出論文的寫作目的和意義。其目的就是通過分析小說中的原型結(jié)構(gòu)來闡述其深層意義。第一章是原型批評理論介紹,它經(jīng)過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分別是詹姆斯·弗雷澤的社會人類學(xué)理論,卡爾·榮格的分析心理學(xué)和弗萊的原型批評理論。論文以弗萊的原型批評理論為基礎(chǔ),弗萊認(rèn)為原型可以是人物、意象、儀式、主題等等,而《蠅王》中的人物、意象、儀式、主題實際上是神話原型的置換變形,因此可以用此理論進(jìn)行分...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xué)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Theory
1.1 Development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1.1.1 James Frazer’s sympathetic magic and ceremonies
1.1.2 Carl Jung and archetypal criticism
1.2 Northrop Frye’s archetypal theory
Chapter Two Archetypal Characters
2.1 Archetype of Pentheus --Ralph and Piggy
2.2 Archetype of Dionysus -- Jack
2.3 Christ’s spokesman –Simon
Chapter Three Archetypal Images
3.1 The archetype of serpent
3.2 The archetype of Eden
3.3 The archetype of fire
Chapter Four Archetypal Rituals
4.1 Revelry ritual
4.2 Sacrificial ritual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Publications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蠅王》中“性本惡”問題分析[J]. 王佳音. 沈陽大學(xué)學(xué)報. 2006(01)
[2]一部表現(xiàn)人類本性的寓言——簡析《蠅王》的主題[J]. 王瀚. 南京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1(05)
碩士論文
[1]典故與戲擬:互文性視角下的《蠅王》[D]. 鐘馨.江西師范大學(xué) 2008
[2]《蠅王》存在主義特征解讀[D]. 田國立.河北師范大學(xué) 2007
[3]論《蠅王》中象征體系的構(gòu)建[D]. 李源.吉林大學(xué) 2007
[4]威廉·戈爾丁的《蠅王》作品中的諷刺藝術(shù)[D]. 冷華輝.廈門大學(xué) 2006
[5]面對事實的失望和希望[D]. 張蓮妹.河北大學(xué) 2004
[6]《蠅王》中的原型[D]. 林周婧.遼寧師范大學(xué) 2004
[7]從威廉·戈爾丁的小說《蠅王》看英國文學(xué)中的荒島意象[D]. 張駿.南京師范大學(xué) 2003
本文編號:3384031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xué)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Theory
1.1 Development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1.1.1 James Frazer’s sympathetic magic and ceremonies
1.1.2 Carl Jung and archetypal criticism
1.2 Northrop Frye’s archetypal theory
Chapter Two Archetypal Characters
2.1 Archetype of Pentheus --Ralph and Piggy
2.2 Archetype of Dionysus -- Jack
2.3 Christ’s spokesman –Simon
Chapter Three Archetypal Images
3.1 The archetype of serpent
3.2 The archetype of Eden
3.3 The archetype of fire
Chapter Four Archetypal Rituals
4.1 Revelry ritual
4.2 Sacrificial ritual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Publications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蠅王》中“性本惡”問題分析[J]. 王佳音. 沈陽大學(xué)學(xué)報. 2006(01)
[2]一部表現(xiàn)人類本性的寓言——簡析《蠅王》的主題[J]. 王瀚. 南京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1(05)
碩士論文
[1]典故與戲擬:互文性視角下的《蠅王》[D]. 鐘馨.江西師范大學(xué) 2008
[2]《蠅王》存在主義特征解讀[D]. 田國立.河北師范大學(xué) 2007
[3]論《蠅王》中象征體系的構(gòu)建[D]. 李源.吉林大學(xué) 2007
[4]威廉·戈爾丁的《蠅王》作品中的諷刺藝術(shù)[D]. 冷華輝.廈門大學(xué) 2006
[5]面對事實的失望和希望[D]. 張蓮妹.河北大學(xué) 2004
[6]《蠅王》中的原型[D]. 林周婧.遼寧師范大學(xué) 2004
[7]從威廉·戈爾丁的小說《蠅王》看英國文學(xué)中的荒島意象[D]. 張駿.南京師范大學(xué) 2003
本文編號:33840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3840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