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美學的意義生成與文學研究方法的建構
發(fā)布時間:2021-01-30 04:54
空間美學全方位地建構起有關"空間"的、立體化的、共識性的知識生產模式和闡釋方式,從而給文學研究提供了嶄新的方法策略,并形成一種關于"文學"的空間美學理論。從內容的角度而言,空間美學改變了文學活動中對"場所""空間"等被動機械的表達,而是將其修正為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本體存在。空間形象可界定三種類型:其一是對現(xiàn)實空間的"再現(xiàn)";其二是主體的精神空間和現(xiàn)實空間的意向性"融合";其三是主體精神空間的釋放。這三者構成完整的空間形象譜系。從文學形式的角度而言,空間美學調整了文學敘事中"空間"僅作為"場景""背景"的存在策略,而是將空間納入到推動文本敘事的核心要素,"空間并置"與"空間隱喻"共同構成空間介入文學形式的重要表征因素。空間美學給文學研究提供了嶄新的知識資源和方法論策略。
【文章來源】:云南社會科學.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因為奧德修斯,海才開始漂流[J]. 楊煉. 天涯. 1998(02)
[2]放逐詩學(摘錄)——臺灣放逐文學初探[J]. 簡政珍. 臺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和研究. 1991(02)
本文編號:3008277
【文章來源】:云南社會科學.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因為奧德修斯,海才開始漂流[J]. 楊煉. 天涯. 1998(02)
[2]放逐詩學(摘錄)——臺灣放逐文學初探[J]. 簡政珍. 臺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和研究. 1991(02)
本文編號:30082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00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