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星期六》烏托邦意識形態(tài)批評
【學位單位】:寧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I71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View from Saturday
1.2 Introduction to E. L. Konigsburg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2 Literature Review: Status Quo of Researches on The View from Saturday
3 Utopian Ideology in The View from Saturday
3.1 Ideological Critique and Utopian Literature
3.2 Utopian Elements in the Novel
3.2.1 Utopian Racial Relationship with Boundaries
3.2.2 Conditional Centering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3.2.3 Ideal Adolescents with Uncommon Interests
3.2.4 Utopian Places: Sillington House & Century Village
3.2.5 Co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3.2.6 Utopian Belief in Equal Right of Speech
3.2.7 Utopian Belief in Harmony
3.3 Backgrounds of Konigsburg’s Utopian Ideology
4 Paradoxes in the Novel
4.1 Multiculturalism versus Eurocentrism
4.2 Child-centered versus Adult-centered
4.3 Paradoxical Attitude towards Competition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ademic Achievements
Acknowledgements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俊;;在曲折中前行——淺談意識形態(tài)影響下的“左聯(lián)”[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S2期
2 薛峰;;電影研究方法:感官文化批評與意識形態(tài)批評之比較[J];當代電影;2008年08期
3 張麗;;意識形態(tài)二維操縱視野下的翻譯批評[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9期
4 張勁松;;意識形態(tài)與意識形態(tài)批評辨析[J];嘉應(yīng)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5 ;革命 意識形態(tài)批評 文化研究:1968年5月與電影[J];電影藝術(shù);1998年03期
6 吳衛(wèi)華;意識形態(tài)與電影的意識形態(tài)批評[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7 段吉方;;伊格爾頓文藝批評觀念的理論意義及其局限[J];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8 戚詠梅;;“陷入重圍的騎士精神”——從意識形態(tài)批評角度看“高文爵士和綠色騎士”中騎士精神的衰落[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9年01期
9 黃海翔;;論典籍中意識形態(tài)的翻譯與文化功能對等——基于《孫子兵法》兩個英譯本的比較為基礎(chǔ)的翻譯批評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詹慶生;;意識形態(tài)批評及其在電影批評中的應(yīng)用[J];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敬山;從“藝術(shù)偏至”到“政治偏至”[D];復旦大學;2003年
2 胡華芳;《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中北京奧運相關(guān)新聞的批評性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段吉方;意識形態(tài)與政治批評[D];浙江大學;2004年
4 王麗;喬納森·多利莫爾的政治文化文學批評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唐斌;《人民日報》中(1987-2007)農(nóng)民工的話語再現(xiàn)[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王晶芝;元旦社論中的概念隱喻歷時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肖寒;革命的政治批評[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8 陳鳴;操控理論視角觀照下當代中國的外國文學翻譯研究(1949-2008)[D];山東大學;2009年
9 邱曉林;從立場到方法: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意識形態(tài)理論及批評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10 戚詠梅;深陷重圍的騎士精神——高文詩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綠色騎士》[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倩;《相約星期六》烏托邦意識形態(tài)批評[D];寧波大學;2010年
2 肖宏德;審美的政治寓意[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3 鄧蕊;對政治實踐的吶喊[D];四川外語學院;2012年
4 陸峰;詹姆遜晚期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解析[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5 李芝燊;真實界的荒漠[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6 李品;[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侯志勇;《看不見的人》中的身份和意識形態(tài)遏制[D];廈門大學;2006年
8 鄺巧茵;《英國病人》:從小說到電影[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8年
9 左少峰;阿爾都塞癥候式閱讀法[D];內(nèi)蒙古大學;2008年
10 熊艷;論意識形態(tài)對郭沫若譯雪萊詩歌的操控[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417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84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