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美國華裔女性作家層出不窮,鄺麗莎是其中的一顆矚目的新星。本文選擇她的長篇小說《雪花和秘密的扇子》(2005)為論析對象,分別從文化、性別和文學審美三個角度揭示其展現(xiàn)的獨特女書文化和文學藝術魅力。 本文分引言、正文和結語三個部分。 引言評述鄺麗莎的研究價值,梳理國內外關于鄺麗莎小說《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的研究現(xiàn)狀,闡明本文研究的思路,角度與論旨。 正文包括四章的相關的論述。 第一章以小說中所展現(xiàn)的女書民俗為核心,側重從文化角度探討女書民俗所聚焦的女性意識以及獨特女書文化現(xiàn)象。觀照女書、老同、唱歌堂、婚禮所呈現(xiàn)的女性意識,以及獨特的女書文化中所呈現(xiàn)的中國文化內涵。小說展示了美國華裔女作家跨文化書寫的女書文化的所展現(xiàn)的強烈女性意識。 第二章以小說中重點描述的老同關系為核心,分析女主人公百合與雪花的形象,側重在性別理論框架中分析其性別話語。認為小說體現(xiàn)了作者鄺麗莎的女性主義立場,表現(xiàn)女書文化下女性的反抗意識,以及贊美同性聯(lián)盟的老同姐妹情誼。 第三章以小說的文學敘事特色為核心,從敘事視角揭示小說的濃郁的女性敘事方式,闡釋小說所使用的“圖畫法”敘事模式,表現(xiàn)鄺麗莎的客觀書寫異域文化的描寫技巧以及女性話語建構。 第四章闡釋鄺麗莎所描寫的女書文化是在建構“異質”與“同一性”的相互關系中刻畫出來的。將《雪花和秘密的扇子》與現(xiàn)實中的女書、與譚恩美的中國故事小說進行對比,試圖從中窺見鄺麗莎的小說體現(xiàn)了當代美國華裔女性作家的文化寫作策略,表達了從沖突走向理解的文化多元共生文學審美理想。 結語鄺麗莎的小說《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從文化、性別話語、文學審美、比較研究等維度表達了她對中國女書文化的關注以及客觀理解,呈現(xiàn)出異質與同一相互融合的文化書寫模式,寄托了作者希望拯救瀕臨消失的文化、不同性別之間和諧共存的愿望。小說啟迪人們對古老文化、性別問題的重新思考。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712.07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鄺麗莎簡介
一、《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研究現(xiàn)狀
二、女書及《雪花和秘密的扇子》
(一) 《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的女書文化
1. 女書文字:女性專屬
2. 結交老同:情感婚姻
3. 唱歌堂:女性精神社區(qū)
4. 婚姻禮儀:生育工具
5. 信仰文化
(二) 性別理論觀照下的老同關系
1. 姐妹情誼與老同關系
2. 同性戀與老同關系
3. 性別扮演
4. 女性凝視
(三) 敘事方式與話語建構
1. 女性敘事
2. 圖畫法敘事模式
(四) "異質"與"同一性"相互觀照下的女書文化
1.女書文化:現(xiàn)實與小說的差異
2. 譚恩美與鄺麗莎:中國文化元素書寫差異
3. "異質性"與"同一性"并存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英劍;王凱;;鄺麗莎和《雪花與秘扇》[J];博覽群書;2011年08期
2 李量;;《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女書文化的東方主義話語思考[J];湘南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林丹婭;一種敘事:關于異性愛與同性愛[J];東南學術;1998年05期
4 關合鳳;悖逆與抗爭——美國華裔女小說家作品之主題研究[J];福建外語;2002年04期
5 傅美蓉;女書:我們的終結,抑或我們的開始[J];婦女研究論叢;2003年04期
6 蔣艷麗;;姐妹情誼的烏托邦性質與現(xiàn)實困境[J];甘肅高師學報;2009年04期
7 樂伶俐;;生活化:女書學習的本質所在[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8 楊仁里;江永瑤族女書的美學價值[J];貴州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9 程愛民;;文化·語境·讀者——美國華裔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當代外國文學;2009年04期
10 王愛松;弱勢群體·女性文本·姐妹情誼——新時期古代女性歷史題材小說綜論[J];貴州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國華裔女性小說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賀夏蓉;多重視角下的女書及女書文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侯阿妮;西方語境下女權主義關于身體的理論闡釋[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鐘云萍;江永女書的法文化探析[D];湘潭大學;2007年
3 彭建華;江永女書的民俗文化解讀[D];青海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偉;華裔美國文學作品中的中國文化符號[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
25707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57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