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和于連形象比較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巧琢;;作家創(chuàng)作中的“鄉(xiāng)土”潛意識與智者形象生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4期
2 羅長青;;從就業(yè)制度的角度解讀《絕對信號》[J];北京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3 孫玉石;;《紅煤》與《紅與黑》比較研究初探[J];池州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何小青;試論路遙的創(chuàng)作思想[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5 于楨楨;;何去何從——由高加林的愛情悲劇透析當代“城鄉(xiāng)交叉帶青年”的人生抉擇[J];大家;2012年12期
6 曹艷春;李麗;;鄉(xiāng)土電影中鄉(xiāng)土精神的堅守與探求[J];電影文學;2011年24期
7 黃海;;看《人生》,想人生——基于影片《人生》的幾點思考[J];電影評介;2011年17期
8 王維維;;歸來——離去——再歸來——《人生》中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5期
9 蘇文寶;;“家”的二重性解讀——兼論西海固文學中“家”的原型[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布和達來;;孤單的徘徊探究路遙《人生》中“離鄉(xiāng)——返鄉(xiāng)”的故事模式[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10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沈其旺;中國連環(huán)畫敘事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2 許玉慶;遠逝的村莊[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菲;敘述中的偏執(zhí)想象[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于倩;在悲劇感中品味生命的含義[D];吉林大學;2011年
3 陳泳涵;魏晉南北朝至今漢語對話體文學作品中道歉語演變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劉芳;論“張力實質(zhì)”暨小說張力美的生成[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吳明亮;路遙和王安憶小說中的色彩詞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6 周秀娥;新時期以來文學作品中的農(nóng)民工形象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7 寇雅靜;面朝黃土,,背負青天[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寇雅靜;面朝黃土,北負青天[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韓涵;“節(jié)點人物”:時代轉(zhuǎn)折的身影[D];廈門大學;2008年
10 田海榮;路遙小說中的抗爭者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洪笙;于連和高加林[J];外國文學研究;1986年03期
2 劉綠宇;于連和高加林悲劇的文化思考——兼與張華商榷[J];南都學壇;1990年04期
3 馬云霞;;夢望和毀滅——高加林和馬丁·伊登的奮斗模式比較研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7年16期
4 田彩萍;;邊際突圍 奮斗人生 守望回歸——于連和高加林悲劇文化心理之比較[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2期
5 郭文妍;;夾縫中的奮斗者——于連和高加林形象比較[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4期
6 龍懷珠;也談于連和高加林[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7 姜廣源;;同樣奮斗,異樣悲劇——于連和高加林形象的比較[J];青年文學家;2014年14期
8 田華玉;;于連、高加林形象之比較[J];魅力中國;2008年08期
9 王月;;于連、高加林形象意義的對比淺釋[J];大家;2010年24期
10 孫玉君;;同樣的孤獨 異樣的歸宿——對高加林、于連形象的比較分析[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本文編號:25580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55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