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九八四》中極權主義對于女性的壓制與女性的反抗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561.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卜元君;;奧威爾與《1984年》[J];華商;2008年02期
2 張競文;;理想主義的幻滅——論《動物莊園》中的象征主義[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10期
3 陳啟能;喬治·奧威爾和卡爾·魏特夫[J];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04期
4 王海紅;;《一九八四》:非科幻的未來世界[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穆曉輝;;從奧威爾的小說看極權主義[J];湘潮(下半月);2011年04期
6 董英;;《1984》中的女性形象探析[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7 顧龍;;語言暴力與極權主義——《1984》解讀[J];青年文學家;2009年14期
8 翁路;語言的囚籠——《一九八四》中極權主義的語言力量[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9 聶素民;;就《動物農莊》和《一九八四》看奧威爾政治小說的藝術性[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劉英杰;馬雙;;極權制約下的黑暗世界——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的權力運作機制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曉明;;現代性批判與“啟蒙的辯證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劉添才;;落后的文化傳統與蘇聯社會主義的命運——兼論蘇共執(zhí)政失敗的最深刻教訓[A];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共產黨執(zhí)政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5年
3 韋亮;;富裕與貧窮——中國600年來落伍的反思[A];北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施忠連;;近十年美國儒學研究之進展[A];時代與思潮(6)——中西文化與20世紀中國哲學[C];1998年
5 李瑞;;芻議服務型政府的理論基礎[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胡緒明;;評阿多諾現代性批判理論的基本路向[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7 翁賀凱;;“修正的民主政治”辨析——重審張君勱1930年代的民主觀念和制度設計[A];中國近代史上的自由主義——“自由主義與近代中國(1840~1949)”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彭彥錄;;論君特·格拉斯小說中的反烏托邦情結[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敖帶芽;;“意識形態(tài)終結論”百年歷程的回顧與反思[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王平;;辨析與反思:后馬克思主義究竟是一種什么主義[A];馬克思主義 中國探索與當代價值: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德育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政治學系;從科學化到方法多元:反省方法的“極權主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文貴良;可怕的改造[N];社會科學報;2003年
3 張汝倫;極權主義的病理診斷書[N];東方早報;2008年
4 李雪濤(北京外國語大學);極權主義:極端的惡抑或平庸的惡?[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5 蓋宏偉 燕山大學文法學院;進入現代的民主:理論及反思[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6 林賢治 學者,現居廣州;一代人的冷峻良心[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7 本報評論員 魏英杰;文學青年進去,“寫作機器”出來?[N];杭州日報;2009年
8 張樹偉;反對“充滿激情的破壞”[N];中國郵政報;2004年
9 ;漢娜·阿倫特:思想深處的美麗燭光[N];社會科學報;2003年
10 陳一白;有核彈頭的釘子戶[N];東方早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淑芳;肉身與符號[D];浙江大學;2011年
2 王曉華;喬治·奧威爾創(chuàng)作主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郭金月;美國蘇聯學的興衰[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顧韶陽;理想與現實—烏托邦與反烏托邦作品中人性的揭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5 王寅麗;在哲學與政治之間:漢娜·阿倫特政治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6 張濤;諾曼·梅勒的存在主義及其前期小說主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武小凱;以自由看待民主[D];武漢大學;2010年
8 荷娜(津巴布韋);強制外交和極權主義體制[D];復旦大學;2011年
9 樂小軍;政治惡與現代倫理的困境[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呂方;單位社會變革與社會基礎秩序重構[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晶玫;論《一九八四》中極權主義對于女性的壓制與女性的反抗[D];重慶大學;2013年
2 盧e,
本文編號:25262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526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