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安東妮亞》中空間與身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7-21 12:40
【摘要】:薇拉·凱瑟因描寫美國西部的拓荒者而聞名于世,這位“生在弗吉尼亞,長在內布拉斯加”的作家經常在此類作品中觸及“移民”的話題。這些移民通常來自于大西洋彼岸,有的出于自愿,有的卻情非得已,他們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這里開始新的生活,也正因他們的存在美國西部才能繁榮如今!段业陌矕|妮亞》恰恰就是這樣一部移民小說,其主人公均從世界各地移居而來,因此他們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同樣的狀況,即如何在新的國家建立歸屬感,如何在陌生的空間中找尋自己的位置。這就衍生出了“空間與身份”的論題,而這一論題正是本文所探討的關鍵。若要在新的空間求生存,移民首先需要“家”作為避風港;同時,他們還需要土地來維持生計。因此,家庭空間和戶外空間對于移民生活均不可或缺,而本文也正是基于此二者展開論述。 本文分為三部分。第一章分析家庭空間對于建構個人身份的重要意義。首先,本章從家的不同組成部分入手,主要分析在小說中著墨較重的臥室、廚房和書房等空間。其次,文章探討家庭空間對于個人發(fā)展的雙重性作用。通常情況下,家是避風港,但其仍存在束縛個人發(fā)展的潛在威脅。第三部分討論家庭空間作為性屬空間的范疇,家的傳統(tǒng)性屬預期同樣對個人身份產生重要影響。 第二章闡述如何在戶外空間中建構個人身份。本章第一部分著眼于整體景觀的論述,其中既包括自然景觀,也包括人為景觀;既有現(xiàn)實的景觀,又有超現(xiàn)實的景觀,不同的景觀對人物的身份建構作用不同。第二部分則將論述視角從整體景觀轉移至特定場景,即戶外開荒,并著重強調它對于移民的特殊意義及其性屬特征。 第三章探討家庭空間與戶外空間的模糊化。首先,第一部分研究家庭空間的自然化,其中既包括家庭與自然的直接融合,又包括通過中介——“窗”將家與自然相連。第二部分研究戶外空間的家庭化,并著重分析小說中戶外空間家庭化的兩種主要形式,即花園和巢窩。由此可知,凱瑟更強調空間作為一個統(tǒng)一整體對建構個人身份的重要意義。 本文通過將空間與身份相聯(lián)系,為《我的安東妮亞》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即從空間角度來解讀人物的不同身份建構,這對一般意義上的空間與身份研究也進行了補充。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712.074
本文編號:2517183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妙玲;;草原與市鎮(zhèn)的雙重空間——《我的安東妮亞》主題新解[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2 周銘;;《我的安東妮亞》中性屬空間的移遷[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本文編號:2517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51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