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高中英語》教材語法內容設計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輸出型練習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文學評論寫作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山東師范大學》 2015年
人教版《新高中英語》教材語法內容設計的分析
杜紅紅
【摘要】:交際語言教學理論是20世紀以來世界語言教學理論發(fā)展的一次重大飛躍,它提出的交際能力的概念,,無疑已被當今世界各國外語界普遍采納和接受。它與我國的新課標的目標即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是不謀而合的。國內外學者們對把交際法原則運用于課堂教學曾做過大量研究,運用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編寫的教材也陸續(xù)問世。這些教材強調選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和開放性的互動練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深深影響了我國教材的編寫。因此,本文試圖分析我國教材是如何體現(xiàn)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從而促進教師對教材設計意圖的全面理解,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 由于語法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因此語法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并且語法內容相對于其他內容來說更能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難點,因此本文在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基礎上,設計了一份針對教材中語法內容的分析標準,并運用此標準,結合教材分析和問卷調查兩種方法,對目前使用較廣的人教版《新高中英語》教材的語法內容的設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討論。 研究發(fā)現(xiàn):該教材語法內容的設計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滲透了發(fā)現(xiàn)式學習理念;在輸入的材料上,基本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富有時代氣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貼近;在語法知識的編排上,遵循循環(huán)擴展的原則,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并且注重結構與功能、話題的結合,在情景中帶入語言的使用,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語法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上,該教材通過設計的意識提升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自我體驗英語的機會,學生在活動中自主總結語言規(guī)律,不僅培養(yǎng)了語法意識而且發(fā)展了學習策略;在練習活動的類型上,相較于機械性的結構操練,該教材更加傾向于對意義性和交際性練習活動的運用,如角色扮演、問題解決活動等,各種類型活動的運用,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了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他們真正掌握了知識;在“三維語法教學理念”的體現(xiàn)上,該教材不僅僅關注結構,更體現(xiàn)出了對語意和語用的明顯的關注,尤其是語意方面,三個維度的掌握使學生發(fā)展出靈活的語法能力,而不僅僅是靜態(tài)的語法知識,從而為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奠了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可知,教材的語法內容在設計體現(xiàn)了交際語言教學的相關理念和原則,有助于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如有些語法項目的分布比較零碎,跨度太大,使學生無法形成連續(xù)的知識系統(tǒng)。因此,對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和實施課堂教學提出了要求和挑戰(zhàn)。要求教師在理解教材意圖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實際,調整教材內容,刪除或補充相關練習,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同時要在課堂教學中優(yōu)化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活動,構建互動性課堂,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本文的研究雖具有一定意義,但在研究方式和調查范圍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進行改進。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33.4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羅美玲;;輸出型練習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文學評論寫作為例[J];桂林航天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3期
2 喻勁梅;新的《英語課程標準》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3 任俐霖;;論高中《新標準英語》教材的語法部分與二度創(chuàng)作[J];學理論;2011年14期
4 王霞;羅德瓊;;交際教學法在國內大學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柳州師專學報;2008年05期
5 李群;論交際教學法下的語法教學[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3年01期
6 程曉堂;;基礎英語新課程英語教材評析——兼評外研社《英語》(新標準)初高中英語教材[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6年05期
7 秦歡華;;輸入理論與英語教材的分層設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8年04期
8 胡文仲;交際教學法初探[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2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閆洪才;宋銀秋;;高等農業(yè)院校雙語師資英語培訓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3期
2 周青;;大學生英語競賽與口語教學互動關系的探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楊仕學;任鳳偉;;語言負遷移與英語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4 朱麗新;;英語精讀課板書教學探討[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5 許玉美;;英語電影片斷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7期
6 金潔;;對外語教學的認識論思考——利奧·范·利爾《語言教學大綱中的互動:意識、自主和真實》評介[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7 陳陽;;基于交互語言觀的大學外語教學研究[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8 胡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口語測試實驗分析[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9 孫欣;劉穎輝;;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10 杜建華;淺談英語如何進行優(yōu)化教學[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曾澤懷;;淺論大班制的英語課堂活動[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2 胡向春;;高校英語語音教學的問題及策略[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3 鐘雪梅;;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高考備考效率[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4 陳偉;郝小興;;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何麗云;王振彪;;論中醫(yī)臨床療效評價體系的建立[A];2005全國中醫(yī)腦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耿楊;;好,更好,最好——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活動淺析(英文)[A];2012年4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7 姜忠平;;新課改下英語教師訓練方案[A];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邵陽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2008[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陳榮;英語詞匯教學的認知語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黃遠振;生態(tài)哲學視域中的中國外語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玉云;初中英語教材知識體系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王文琴;基于語境的教材評價模式的構建[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朱建軍;中學語文課程“讀寫結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吳文;英語教學生態(tài)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7 周平;西班牙幼兒英語教材的活動設計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8 劉桂影;我國中學英語教學范式發(fā)展與變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麗;動詞詞頻、句子時態(tài)及呈現(xiàn)方式對大學生英語聽力效果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鳳秋;多媒體英語聽說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英語聽說教學模式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3 吳笑希;大學英語教材選擇與使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劉娟;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監(jiān)控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明利;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朱廣瑜;文化語境與高中英語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云;語篇教學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瑋群;高中英語課堂導入的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孫莉;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吳春霞;沉浸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廷君;;用輸出型教學模式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年11期
2 Geoff Thompson;劉精忠;;有關交際法的若干誤解[J];國外外語教學;1996年04期
3 穆可娟;;從英語口語與書面語的區(qū)別談如何加強口語教學[J];國外外語教學;2000年02期
4 束定芳;;我看外語教學改革[J];國外外語教學;2001年01期
5 Ronald Carter;劉精忠;;編寫口語語法的十大要點[J];國外外語教學;2001年02期
6 溫偉娟;;語法教學中運用任務教學法的實驗報告[J];國外外語教學;2001年04期
7 潘桂林;;撕去“灰色假面”,回歸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文學理論”課程的教改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8 何安平;;語料庫輔助的基礎英語教材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7年03期
9 鞏錦瑞;文學評論課期末復習意見[J];內蒙古電大學刊;1988年05期
10 劉蓓;;以輸出為導向的輪機英語作業(yè)設計[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池清;素質教育理念下職校語文教材建設淺探[J];長沙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2 任俐霖;;論高中《新標準英語》教材的語法部分與二度創(chuàng)作[J];學理論;2011年14期
3 王越;李楊;;英語教材評估理論創(chuàng)新思考[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1年10期
4 喬靜雅;;《Sing Spell Read and Write(level 1)》教材評價及啟示[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年06期
5 張肖軍;;關于高職高專商務英語教材的分析與評估[J];教師;2014年09期
6 王曉琴;;從一節(jié)閱讀課設計看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年10期
7 郝文華;;淺談研究生二外法語教材的選用[J];文學教育(中);2011年09期
8 馬麗娜;潘婷;關世民;;國內初中英語教材研究綜述[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09期
9 余培;;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關于《新視界大學英語》的教材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10 戴軍;;立足教材 放眼學生 重視語用 活動為先[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靜;;英語教材評估框架的設置與應用[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2 喻建榮;;九年級化學教學案例 燃燒和滅火[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案例展論文集[C];2013年
3 李文玉;;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ection A(Period 2)[A];2012年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教學設計主題論壇論文集[C];2012年
4 莊頡;;自強不息[A];讓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第九卷)[C];2010年
5 劉翠民;;《炊煙》教學案例[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案例展論文集[C];2013年
6 馬勇軍;;國內外對中學理科教材中科學史研究的比較與啟示[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李莉;劉慶彬;;“秒的認識”教學設計[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8 李毅;;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1a-2c)[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趙素蘭;;Showing Our Feelings教學設計 必修 4 Unit 4 Using language[A];第三屆中小學教師教學設計展論文集[C];2013年
10 褚麗燕;;《神奇的手》教學案例[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案例展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仁科 武都區(qū)安化中心小學教師;[N];隴南日報;2008年
2 ;[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3 主持人 張文煥;[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張牧涵;[N];市場報;2007年
5 小波 洪明;[N];常州日報;2010年
6 天津教科院 王敏勤;[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劉華蓉;[N];中國教育報;2001年
8 通訊員 朱磊 白建剛;[N];博爾塔拉報;2008年
9 通訊員高源 楊梅琪;[N];伊犁日報(漢);2010年
10 朱丹;[N];中國教育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玉云;初中英語教材知識體系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華維芬;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教材任務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也茗;初中英語教材《Project English》在夏邑縣使用情況調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吳獻華;七年級兩套英語教材評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余潤;對美國《化學:概念與應用》教材的分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曾文琦;兩套初中英語教材的比較與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楊海英;對現(xiàn)行中職英語教材使用情況的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黃千恬;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初中華文》教材分析及評價[D];天津大學;2012年
7 陳雁霞;兩套初中英語教材的適應性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朱昊岑;創(chuàng)新使用英語教材,提升學生英語水平[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錦秀;仁愛初中英語教材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使用現(xiàn)狀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菁;初中低年級英語教材二度開發(fā)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輸出型練習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文學評論寫作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76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7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