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國外研究綜述
本文選題:霍桑傳統(tǒng) 切入點:新批評 出處:《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摘要】:作為美國文學史上公認的經典作家,霍桑及其作品不僅被偉大的作家一再提及,更有許多文學、文化史學家對他展開了深入研究。近代甚至還有文學理論家認為霍桑對美國文學的影響可以用"霍桑的傳統(tǒng)"這一術語來形容。文章追溯了從19世紀中期到21世紀近150年國外霍桑研究的歷史,特別是20世紀后半葉,幾乎每一種文學流派,如新批評、神話原型批評、精神分析研究、解構主義、女權主義、新歷史主義批評等每一種文學流派都少不了文學理論與霍桑研究的結合;蛟S這一代代評論家對霍桑及其作品的關注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Abstract]:As a recognized classical writer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Hawthorne and his works have not only been mentioned repeatedly by great writers, but also many literature. Cultural historians have studied him in depth. Modern and even literary theorists have argued that Hawthorne's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ture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term "Hawthorne's tradition." the article dates back 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the 21st. The history of Hawthorne research abroad in the last 150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lmost every genre of literature, such as new criticism, mythological archetypal criticism, psychoanalysis, deconstruction, feminism, Every literary school, such as New historicism criticism, is bound to combine literary theory with Hawthorne's research. Perhaps this generation of critics' attention to Hawthorne and his works is a subject worth studying.
【作者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國家留學基金資助 四川省教育廳項目“美國羅曼司傳統(tǒng)的再考察”(15SV0070)
【分類號】:I71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仇俐萍;從羅格·齊靈窩斯心靈的發(fā)展看霍桑的宗教觀[J];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方文開;論霍桑小說的夢境描寫[J];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3 黃立;霍桑筆下的女性神話[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09期
4 葛紅;霍桑的小說創(chuàng)作與羅曼司體裁觀念[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5 王海珍;霍桑的羅曼司小說模糊風格的成因[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04期
6 婁素琴;;論霍桑筆下的“自然人”形象[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張彩紅;;霍桑人學思想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年08期
8 張曉輝;;文化因素與霍桑的創(chuàng)作[J];新聞愛好者(理論版);2007年12期
9 梁蔚菁;;試析霍桑作品中的科學家形象[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10 張曉輝;;論西方文化非理性主義觀的現(xiàn)實意義——霍桑作品解析[J];新聞愛好者;2009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鐘潤生;“父與子”的本質并沒有任何不同[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2 記者 王思思 通訊員 張慶 曹志凱;“小霍!钡奶桨感慕沎N];天津政法報;2010年
3 師墨;偵探小說的科學精神[N];中華讀書報;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玉;論霍桑小說中人物的悲劇[D];湘潭大學;2009年
2 丁玨;穿越黑暗——霍桑筆下的惡人形象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3 沈潔瑕;蒙著面紗的霍桑[D];安徽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曉毓;論霍桑的罪惡觀[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方文開;論霍桑的現(xiàn)代性[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6 郭立思;那撒內爾·霍桑作品神秘性探究[D];蘭州大學;2007年
7 周艷;試論霍桑的工業(yè)文化觀及其對創(chuàng)作的影響[D];湘潭大學;2007年
8 陸續(xù);三重景觀:霍!队袷裣瘛分械牡攸c與空間[D];重慶大學;2011年
9 于洋;霍桑的科技觀及其短篇小說的悲劇性[D];黑龍江大學;2010年
10 崔彥飛;試析N.霍桑作品中的解構性[D];山西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6536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65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