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英美文學論文 >

論英美文學課程中的文化教學

發(fā)布時間:2016-10-26 12:28

  本文關鍵詞:論英美文學課程中的文化教學——以富蘭克林的《自傳》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第3 3卷第 1 1期 2 0 1 3年 5月

V0 1 . 33No .1 l Ma y . 2 01 3

J OUR NAL OF S HA0XI NG U NI VE RS I T Y

論英美文學課程中的文化教學 ——

以富蘭克林的《自傳》為例 曹莉群

(北京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北京 1 0 0 0 8 9 )

要:文章從英美文學課程的特點出發(fā),探討在文學課程中進行文化教學的必要性,并以富蘭克林的《自傳》為

例來分析實際教學的層次和方法,以此提升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和人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英美文學課程;文化教學;富蘭克林;《自傳》 中圖分類號:H 3 1 9:1 7 1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 0 0 8— 2 9 3 X( 2 0 1 3 )1 1— 0 0 4 8— 0 3

文化教學是英美文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 2 0 0 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

提出,“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 u 。課程目標中的“人文素質”和“對文化的了解”直接指向文化教學,這是因為英語專業(yè)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而優(yōu)秀的英美文 學作品恰好可以作為文化素材,引發(fā)學生的分析和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和人文素養(yǎng)。 那么如何在英美文學課程中進行文化教學呢?首先要正確認識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的關系。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是英美文學教學的兩種模式,如果教師僅僅采用其中的一種模式而忽略另一種模式,必然導致教學的偏差。只講文化教學,只關注文學作品的背景和主題,那么課堂就會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因為學生沒有機會從文學作品的語言細節(jié)來思考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也就無法形成自己對文化的思考和認識,所掌握的不過是教師總結出來的若干要點,這樣的文化教學也就失去其本來的意義。而反過來看, 只講語言教學,只停留在文學作品的語言和修辭上,將歷史和文化都視為外在之物而不加重視,那么學生也會失去宏觀的視野,無法了鰓文學作

品更高層次的意義,無法通過文學作品來理解社會、反思自 身。

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這兩種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緊密聯(lián)系的。文化教學能夠促進語言教學,學生了解文學作品的文化背景,就能通過推斷等方式解決閱讀過程中的部分語言問題,提高閱讀的效率,,加深對語言的認識。同樣的,語言教學也能促進文化教學,學生分析文學作品的語言,往往能從語言細節(jié)中挖掘文化內(nèi)涵,從而發(fā)現(xiàn)文學作品的文化意義,自發(fā)形成對文化的理解。因此在英美課程中進行文化教學,首先就要了解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的聯(lián)系,學生是從文學作品的語言中了解文化,脫離 語言教學的文化教學只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正確認識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的關系之后,英美文學課程還應注意文化教學的層次,其中主要包括了解概況、結合文本、對比中國文化和反思自身這四個層次。了解概況是指,教師在學生閱讀文學作品之前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文學和文化背景材料,使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文化內(nèi)涵有初步的認識。例如

在閱讀富蘭克林 ( B e n j a m i n F r a n k l i n )的《自傳》 ( A u t o b i o g r a p h y)之前,學生可以參考美國文學史的 相關章節(jié) (如張沖主編的《新編美國文學史 (第一卷 )》第三章為“獨立革命前后的文學” l 2 ),同時 +收稿日期:2 0 1 3一 O 2— 2 l

基金項目:首都師范大學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文化為導向的拓展式教學在美國文學課程中的應用”的部分成果。 作者簡介:曹莉群 ( 1 9 7 9一 ),女,江蘇常州人,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詩歌。

論英美文學課程中的文化教學——以富蘭克林的《自傳》為例


  本文關鍵詞:論英美文學課程中的文化教學——以富蘭克林的《自傳》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40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540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ff5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