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意象的女性主義書寫——《伊芙琳娜:少女涉世錄》中的都市想象體系探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倫敦意象的女性主義書寫——《伊芙琳娜:少女涉世錄》中的都市想象體系探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弗朗西斯·伯尼 都市想象 女性主義書寫
【摘要】:弗朗西斯·伯尼的《伊芙琳娜:少女涉世錄》常作為講述女性成長話題的社會風俗小說受到關(guān)注,卻很少被視為女性都市文本加以研究。本文擬將《伊芙琳娜》置于城市文學和女性主義交叉視閾之下,探討女小說家如何作為話語主體通過女主人公的倫敦奇緣批判和解構(gòu)都市中的男權(quán)話語,進而建構(gòu)女性主義的都市意象體系。
【作者單位】: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師范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2CWW022)
【分類號】:I561.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18世紀英國女小說家弗朗西斯·伯尼(Frances Burney,1752—1840)的成名作《伊芙琳娜:少女涉世錄》(Evelina,or,The History of aYoung Lady’s Entrance into the World)于1778年1月出版并轟動一時,這部書信體小說惟妙惟肖地敘述了鄉(xiāng)下孤女伊芙琳娜·安維爾來到大都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一鳴;女性主義學術(shù)研究的價值[J];昌吉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陳振華;;重估女性主義戲劇[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3 王莉;王秀萍;;淺談女性主義史學的研究意義[J];韶關(guān)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4 鄧志勇;王懋康;;修辭批評的女性主義范式:理論與操作[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08期
5 阮素丹;;新時期女性文學:多層女性主義的實踐[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6 梁工;;女性主義文論與“圣經(jīng)”批評的互動關(guān)系[J];文學評論;2010年02期
7 肖巍;;女性與哲學:傾聽不同的故事[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王麗亞;;新中國60年女性主義研究之考察與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13年08期
9 戴阿寶;女性主義與文學[J];外國文學;1996年02期
10 韓敏;;當代國內(nèi)女性主義與政治研究綜述[J];讀書文摘;2014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冬梅;;女性主義、客觀性與科學大戰(zhàn)[A];慶?茖W技術(shù)與辯證法創(chuàng)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暢引婷;;符號運用策略對女性主義傳播效應的影響——以父權(quán)制概念的意義闡釋為例[A];中國社會學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飛;;“人”的概念:來自女性主義的新解[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4 曹劍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識論:女性主義知識論[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5 賴夏菲;;《貓眼》:女性主義和量子力學的完美共鳴[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王純菲;;火鳳冰棲——中國文學女性主義倫理批評[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從女性主義視域看郭沫若歷史劇中的性別觀[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與郭沫若研究”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4年
8 師洋洋;;閃婚的存在合理性——幾種新興視角下的注腳[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李靜儀;;從女性主義心理學的角度談“男女平等”的現(xiàn)實差距[A];性與性別研究(第2輯)——性別的觸角[C];2011年
10 秦美珠;;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歷程、理論特征及其意義[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6)[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華南師范大學 王宏維;女性主義哲學對哲學學科發(fā)展的意義[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2 書評人 孟林;用兩性對話方式探討女性主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劉維維;女性主義發(fā)展道路上的中國坐標[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劉兵;女性主義萬花筒中繽紛的生活[N];中國婦女報;2013年
5 丁寧;女性主義不是一種時髦標簽[N];中國婦女報;2004年
6 ;女性之思 敲開經(jīng)濟學之門[N];中國婦女報;2004年
7 小馮;你了解女性主義嗎?[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8 ;女性主義的跨文本寫作與閱讀[N];文學報;2005年
9 肖巍;女性主義對于科學世界的改變[N];學習時報;2005年
10 馬元龍;女性主義的多樣性[N];中華讀書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岳麗;女性主義法學的自我反思與重構(gòu)[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東女性主義與民族主義關(guān)系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3 朱曉映;[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樺楨;第二次浪潮之后[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胡傳榮;國際關(guān)系的女性主義觀照:權(quán)力、沖突與發(fā)展問題的社會性別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劉笑言;走向關(guān)懷[D];吉林大學;2013年
7 許慶紅;性、政治與詩歌理念[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陳英;性別的歷史唯物主義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9 姜子華;女性主義與現(xiàn)代文學的性別主體性敘事[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史巍;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現(xiàn)代性批判[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慧澤;女性主義技術(shù)觀述評[D];太原科技大學;2010年
2 吳巖璐;女性主義法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華汀汀;女性主義和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4 束佳;論生態(tài)女性主義自然觀[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劉乃源;論女性主義政治學視角下的平等與差異[D];吉林大學;2007年
6 張漫琴;女性主義的后現(xiàn)代轉(zhuǎn)向[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范瑩瑩;從權(quán)力/身體看?屡c女性主義[D];安徽大學;2007年
8 尚蕊;女性主義和理性[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9 陳田;新時期以來女性主義著作譯介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10 劉淑芳;女性主義科學認識論探究[D];南昌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026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30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