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脈造影的解剖學分析及其與臨床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0-09-03 19:06
研究背景: 2009年以來,通過去腎交感神經(jīng)術(RDN)治療頑固性高血壓的療效已得到初步驗證并應用于臨床,通過RDN來治療心力衰竭也是目前的一個研究熱點。 腎動脈狹窄(RAS)可導致多種嚴重的臨床事件,如頑固性高血壓、缺血性腎病等,與冠心病(CHD)、急性冠脈綜合征等疾病亦有明顯相關。目前,通過解除腎動脈狹窄來治療頑固性高血壓在國內(nèi)外已成為常見的措施。 無論是RDN還是解除腎動脈狹窄,均為通過介入手段完成,而腎動脈造影則是該手段的基礎。 不同于傳統(tǒng)的病理解剖學,腎動脈造影不但能直接觀察腎動脈(RA)的長度、開口水平、開口處夾角等,還能得到血管的內(nèi)徑,從而判斷有無血管狹窄等病變情況,并能在造影下通過特殊導管進行去交感神經(jīng)術,或者通過球囊擴張或支架等手段解除狹窄或梗阻。本研究旨在通過對腎動脈造影的解剖學特點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是介入醫(yī)師在施行腎動脈造影術時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腎動脈的位置,辨認有無病變、變異等情況。另外,研究腎動脈影像解剖學特點與年齡以及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疾病的關系,了解上述疾病對腎動脈解剖的影響,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也有重要意義。 研究目的: 1.分析腎動脈造影下解剖學特點 2.分析腎動脈解剖學特點與臨床的關系 研究內(nèi)容: 第一部分:入選1052名為行冠脈造影術入院的住院患者,在操作中常規(guī)行雙側腎動脈造影術,對腎動脈造影下腎動脈的位置、主干長度、內(nèi)徑、與主動脈的夾角、血管彎曲程度、分支及變異情況等分析,總結國人腎動脈的影像解剖學特點。 第二部分:統(tǒng)計1052名患者的臨床病史,進一步研究腎動脈解剖特點與年齡、吸煙史以及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臨床疾病的關聯(lián)。 研究方法: 利用Medis medical imaging systems的X射線血管造影圖像分析系統(tǒng)(QAngio XA7.2)軟件,對2009年1月~9月瑞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DSA室進行的經(jīng)股動脈行腎動脈造影的病人的影像資料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量取主動脈的兩側腎動脈開口水平的高度(通過T12的骨性標志來判斷)、兩側水平高低的關系、腎動脈主干長度(開口自分支處),腎動脈開口、中點及分支處內(nèi)徑、腎動脈主干與主動脈的夾角、腎動脈主干走行特點(通過前1/3段與后1/3段之間的夾角來判斷)、血管變異情況等。通過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總結中國人的腎動脈影像學解剖特點。同時,結合患者的臨床病史,研究解剖學特點與年齡、吸煙史以及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疾病的關系。 研究結果: 第一部分:通過對1052名患者的腎動脈造影影像進行分析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xiàn):左側86.91%和右側88.04%的腎動脈為單支型,且主干長度1.5cm;左側94.54%和右側94.98%的腎動脈開口于第1腰椎上1/3水平與第2腰椎中1/3水平之間;56.86%的患者右腎動脈的開口高于左腎動脈開口,21.97%的患者兩側腎動脈開口于同一水平;左腎動脈主干平均長度(31.14±9.50mm)短于右側(36.93±11.84mm);在腎動脈開口及中點水平,左腎動脈內(nèi)徑較右側稍粗,在遠端分支處水平,兩側腎動脈內(nèi)徑大小無明顯差別,同側腎動脈內(nèi)徑男性明顯大于女性;腎動脈主干與主動脈的下夾角(即α角)左側(69.47±12.62o)大于右側α角(63.08±15.35o),α角與腎動脈內(nèi)徑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α角與腎動脈主干長度呈輕度負相關關系;腎動脈主干近端1/3段和遠端1/3段的夾角(即β角)左側(134.33±27.14o)小于右側(145.40±23.85o),即左腎動脈走行更迂曲。 第二部分:年齡與腎動脈內(nèi)徑呈明顯負相關關系,老齡患者腎動脈內(nèi)徑較;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腎動脈自腹主動脈開口處的內(nèi)徑較小,可能與上述疾病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 研究結論: 介入醫(yī)師需對上述的國人腎動脈造影下解剖學特點和變異情況充分掌握,在介入操作時,可先在第1腰椎上1/3至第2腰椎中1/3水平尋找腎動脈開口,在左腎動脈的上方或同等高度尋找右腎動脈開口,找不到時再擴大尋找范圍,這樣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臨床醫(yī)師需重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從而減緩血管老化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使心血管疾病逐年增加的情況得到控制。
【學位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R322.121;R54
本文編號:2811845
【學位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R322.121;R5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慧穎;潘秀頡;朱茂祥;;吸煙介導的氧化應激及其對心血管系統(tǒng)和內(nèi)皮細胞的影響[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08年02期
2 張奇,沈衛(wèi)峰,張瑞巖,張建盛,胡健,張憲,鄭愛芳;連續(xù)847例冠狀動脈造影術后即刻行選擇性腎動脈造影臨床總結[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3年03期
3 王中群;袁偉;楊永宗;嚴金川;;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位點特異性研究新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年04期
4 王杭;王國民;羅寶國;刁偉霖;辛明華;;國人腎血管應用解剖學研究及其臨床意義[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1期
本文編號:28118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28118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