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假單胞菌鐵攝取與生物被膜形成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銅綠假單胞菌 切入點:生物被膜 出處:《生物工程學報》2017年09期
【摘要】:生物被膜是單細胞微生物通過其分泌的胞外多聚基質(zhì)粘附于介質(zhì)表面并將其自身包繞其中而成的膜樣微生物細胞聚集物。生物被膜的形成使細菌具有更強的適應(yīng)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也是導致微生物產(chǎn)生耐藥性及慢性感染性疾病難以治療的重要原因之一。銅綠假單胞菌在肺部的定殖是肺囊性纖維化病患者發(fā)病和死亡主要原因,其造成的感染通常與形成抗生素抗性極強的生物被膜有關(guān)。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受控于多種復(fù)雜的細菌調(diào)控體系之下,包括群體感應(yīng)系統(tǒng)及參與調(diào)節(jié)胞外多聚基質(zhì)合成的雙組分調(diào)控系統(tǒng)等。此外,為了利用低濃度的環(huán)境鐵來維持生存并完成各種生理功能,銅綠假單胞菌進化出了一系列鐵攝取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對其毒力因子的釋放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又起著重要的調(diào)控作用。本文主要對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與調(diào)控機制及其鐵攝取系統(tǒng)進行了綜述,為進一步了解及清除銅綠假單胞菌引發(fā)的問題提供途徑與思路。
[Abstract]:Biofilm is a kind of membrane-like microbial cell aggregates formed by a single cell microorganism adheres to the surface of the medium through th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matrix secreted by it and encircles itself in it.The formation of biofilm makes bacteria have a stronger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It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leading to drug resistance of microorganisms and the difficulty of treatment of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s.The coloniz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the lungs is the main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cystic fibrosis. The infection caus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usual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highly antibiotic resistant biofilm.The form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is controlled by a variety of complex bacterial regulatory systems, including population sensing systems and 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matrix synthesis.In additi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volved a series of iron uptake systems to survive and perform variou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using low concentrations of environmental iron.These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lease of virulence factors and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biofilm formation and regulation and iron uptake system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ways and idea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eliminating the problems caus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chǔ)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No.2014CB8460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31570126)資助~~
【分類號】:R37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成亞;馬小彤;;生物被膜分散方式的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通報;2005年06期
2 劉彤;陳晶瑜;韓北忠;李春雷;;單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控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0年02期
3 郭生玉,李勝岐,劉勇,孫繼梅,周秀珍;銅綠假單胞菌感染豚鼠后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3年04期
4 王玎;李興祿;;生物被膜細菌的耐藥機制及其防治[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5 張連波;高慶國;張廣;;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9年01期
6 梁歌宏;宋詩鐸;孫二琳;王哲;祁偉;;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體外抗菌活性研究[J];天津醫(yī)藥;2011年08期
7 金城;;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調(diào)控[J];微生物學通報;2011年09期
8 梁林慧;劉德穩(wěn);;生物被膜與細菌相關(guān)感染的機制[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年09期
9 丁進亞;黃前川;徐娟;陳鵬;曹軍皓;;置入性導管相關(guān)感染的病原菌與生物被膜形成[J];醫(yī)學綜述;2012年06期
10 鄒自英;楊繼勇;朱冰;汪璐;曾平;熊杰;;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分析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年1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9條
1 盧中秋;趙光舉;;呼吸道細菌生物被膜感染研究進展[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卜倩倩;伍勇;;糞腸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動態(tài)觀察及早期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3 李聰然;錢皎;王睿;;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知系統(tǒng)分子機制的研究進展[A];創(chuàng)新藥物及新品種研究、開發(fā)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聰然;錢皎;王睿;;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知系統(tǒng)分子機制的研究進展[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劉原;柯蕊;和平;潘雙;李亞明;趙玉杰;楊芬;;鮑曼不動桿菌生物被膜與耐藥性及外排泵系統(tǒng)關(guān)系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6 鄒彬彬;漆涌;伍勇;;糞腸球菌相關(guān)基因,QS-frs系統(tǒng)與生物被膜形成關(guān)系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7 孫秋;黃文祥;;屎腸球菌Hyl基因與生物被膜形成關(guān)系的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化療藥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8 夏忠弟;李樂;;鮑曼不動桿菌耐藥分析及其intⅠ1在生物被膜中作用機制探討[A];2008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嚴建龍;樊祥宇;劉虹;謝建平;;分枝桿菌噬菌體SWU1的尾刺蛋白gp59對分枝桿菌生物被膜降解活性的研究[A];2012年第五屆全國微生物遺傳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磊;RovM和RovA調(diào)控鼠疫耶爾森氏菌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6年
2 張連波;密度感應(yīng)系統(tǒng)對銅綠假單胞菌致病力及生物被膜形成影響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王荔;Cid/Lrg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對表皮葡萄球菌臨床株生物被膜形成的調(diào)控機制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黃樂;algR基因在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播種型擴散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謝軼;銅綠假單胞菌噬菌體、QS系統(tǒng)與生物被膜的相關(guān)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游軼博;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和纖維蛋白原結(jié)合能力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4年
7 賈寧;引發(fā)醫(yī)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對大環(huán)內(nèi)酯—林可酰胺—鏈陽菌素B(MLS_B)耐藥機制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穎佳;雙J管生物被膜細菌耐藥及其相關(guān)基因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馮凡;干酪乳酸桿菌代謝物對白假絲酵母菌生物被膜體外抑菌效果及分子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石亞輝;RsbU對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4 孟祥朋;豬鏈球菌生物被膜的生物學特性及噬菌體裂解酶對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5 梁歌宏;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生物被膜的鑒定和抗生素的體外抗菌活性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朱娟;細菌生物被膜耐藥及形成相關(guān)基因調(diào)控機制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劉U,
本文編號:17185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71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