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蛋白修飾因子CARM1調(diào)控人胚胎干細胞多能性分子機制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 人胚胎干細胞 表觀修飾 多能性維持 CARM1 Nanog MicroRNAs 出處:《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 人胚胎干細胞(hESC)是從人類早期胚胎內(nèi)細胞團(ICM)分離出來的高度未分化的多能性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并經(jīng)誘導可分化為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因此,人胚胎干細胞可作為理想的實驗材料而用于醫(yī)學、生物學、藥學等方面的研究。目前認為與維持hESC分化潛能相關的轉(zhuǎn)錄因子是Oct4、Nanog和Sox2,對這組轉(zhuǎn)錄因子上游調(diào)控信號通路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IGF、FGF受體以及TGFβ通路的研究,表觀遺傳調(diào)控通路的研究鮮有報道。2007年Nature雜志報道,有研究者通過向早期鼠胚(2~4細胞期)卵裂球顯微注射共刺激因子相關精氨酸甲基轉(zhuǎn)移酶1(CARM1)后,卵裂球內(nèi)染色體的組蛋白甲基化水平升高,同時使卵裂球核內(nèi)Nanog的水平顯著升高,最終導致卵裂球向ICM分化。 組蛋白修飾在hESC自我更新和分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組蛋白賴氨酸甲基化已被證明與hESC多能性維持以及體細胞的重編有關,而對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相應的研究卻是一片空白。CARM1作為一種組蛋白精氨酸甲基轉(zhuǎn)移酶,其催化的位點包括組蛋白H3N端的l7、26位以及C端的128、129、131、134位精氨酸(H3R17,26,,128,129,131,134),對轉(zhuǎn)錄有直接調(diào)節(jié)作用的位點分別是H3R17和26。最近人們還找到了CARM1的特異性抑制劑,這為CARM1的功能研究提供有利條件。 MicroRNAs(miRNAs)是一段包含18~22bp長度的RNA分子,在體內(nèi)也可以接受各種信號轉(zhuǎn)導通路和轉(zhuǎn)錄因子變化的調(diào)控,通過堿基互補與靶mRNA部分或者完全結(jié)合,誘導靶mRNA的切割或者翻譯抑制,調(diào)控基因的表達。已有研究者篩選出了在ESCs中特異性表達的miRNAs,最近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上百條miRNAs在hESC分化前后出現(xiàn)了顯著的表達差異。 本實驗發(fā)現(xiàn)共刺激因子相關精氨酸甲基轉(zhuǎn)移酶1(CARM1)不僅能影響早期鼠胚細胞中Nanog的表達水平,還能影響hESC中Nanog的表達。同時運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我們預測了靶向CARM1的12條miRNAs,并最終證明MicroRNA181家族能直接靶向CARM1,調(diào)控其在hESC中的表達。綜上所述,本研究證明了CARM1在維持hESC多能性過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揭示了組蛋白甲基化修飾、microRNA轉(zhuǎn)錄后調(diào)控協(xié)調(diào)參與到hESC的多能性調(diào)控網(wǎng)絡中的方式和機制,為hESC多能性調(diào)控找到一條全新的表觀修飾通路。第一部分:CARM1對早期鼠胚細胞和hESC多能性的影響 方法:(1)CARM1mRNA的合成以及重組質(zhì)粒pcDNA3.1-flag--CARM1的構(gòu)建:通過PCR獲得CARM1全長模板,使用mRNA體外合成試劑盒合成CARM1mRNA。將CARM1全長片段連接入pcDNA3.1-flag-載體中,獲得pcDNA3.1-flag--CARM1真核表達載體。(2)早期鼠胚中CARM1過表達模型和hESC中CARM1過表達模型、knock-down模型的建立以及分析:通過顯微注射系統(tǒng)將CARM1mRNA注射入二細胞期鼠胚的其中一個細胞。利用脂質(zhì)體將pcDNA3.1-flag--CARM1質(zhì)粒轉(zhuǎn)染入hESC中。設計CARM1特異性siRNA,利用脂質(zhì)體轉(zhuǎn)染入hESC中,構(gòu)建CARM1的knock-down模型。分別通過免疫熒光法和Realtime-PCR法、Westernblot法等檢測各模型中Nanog等轉(zhuǎn)錄因子的表達情況,利用Realtime-PCR法檢測CARM1的knock-down模型中三胚層分化Marker的表達情況,利用堿性磷酸酶(AP)染色比較CARM1knock-down組與對照組之間hESC的形態(tài)差異。(3)CARM1對hESC誘導分化后的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通過撤除培養(yǎng)基中的bFGF誘導hESC分化,利用堿性磷酸酶(AP)染色比較CARM1過表達組與對照組之間hESC的形態(tài)差異,結(jié)果:(1) CARM1mRNA長度在2000nt以上,與預計長度相同。pcDNA3.1-flag--CARM1重組質(zhì)粒測序鑒定,與CARM1序列完全匹配。(2) CARM1mRNA注射入早期二細胞期鼠胚其中一個細胞,發(fā)育至四細胞期后的注射組細胞Nanog水平上調(diào)。hESC中過表達CARM1后,Nanog水平和對照組比較顯著升高。Knock-down CARM1后,Nanog水平和對照組比較顯著下調(diào),三胚層分化Marker的表達水平顯著上調(diào)。CARM1knock-down組與對照組比較克隆形成數(shù)減少,形態(tài)減小,AP染色陽性克隆顯著減少。(3)CARM1過表達組與對照組相比,能在一定時間內(nèi)維持hESC克隆的形態(tài)與數(shù)量。結(jié)論:(1)CARM1mRNA的合成以及重組質(zhì)粒pcDNA3.1-flag--CARM1的構(gòu)建成功。(2)CARM1能上調(diào)早期鼠胚細胞以及hESC中Nanog的表達水平。(3) CARM1能維持hESC的多能性,抵抗分化。第二部分:CARM1維持hESC多能性機制的研究 方法:在hESC的CARM1過表達模型和knock-down模型中,利用ChIP技術分別分析Nanog、Oct4、Sox2分子啟動子區(qū)CARM1以及H3R17甲基化水平的變化。結(jié)果:CARM1過表達模型中Nanog、Oct4、Sox2分子啟動子區(qū)有CARM1和H3R17甲基化的富集。CARM1knock-down模型中上述轉(zhuǎn)錄因子啟動子區(qū)CARM1和H3R17甲基化水平均顯著下調(diào)。結(jié)論: CARM1能通過催化Nanog、Oct4、Sox2等轉(zhuǎn)錄因子啟動子區(qū)H3R17的甲基化修飾,激活轉(zhuǎn)錄,上調(diào)Nanog的水平,從而維持hESC的多能性。第三部分:miR-181通過靶向CARM1影響hESC多能性 方法:(1) hESC誘導分化過程中CARM1的表達水平以及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水平差異的研究:通過撤除培養(yǎng)基中的bFGF誘導hESC分化,利用Realtime-PCR檢測hESC促分化后CARM1轉(zhuǎn)錄水平的變化,利用Westernblot技術檢測hESC促分化后CARM1翻譯水平的變化以及組蛋白H3R17甲基化水平的變化(2) hESC中靶向CARM1的miRNAs的確定:通過Targetscan網(wǎng)站,預測12條直接靶向CARM13端非翻譯區(qū)(3’UTR)的miRNAs,利用Realtime-PCR技術檢測上述12條miRNAs在hESC促分化后的表達情況,篩選出在hESC促分化后高表達的miRNAs作為候選miRNAs。然后在HEK293細胞中利用雙熒光素酶報告系統(tǒng)實驗確定候選miRNAs是否能靶向CARM1的3’UTR。(3)miR-181對hESC多能性影響的研究:篩選出miR-181家族miR-181a/b/c/d后,選取miR-181c,合成miR-181c的mimics,利用脂質(zhì)體轉(zhuǎn)染入hESC中,檢測CARM1的表達情況,同時檢測Nanog、Oct4、Sox2等轉(zhuǎn)錄因子以及三胚層分化Marker的表達情況,利用AP染色比較miR-181c過表達組與對照組之間hESC的形態(tài)差異。(4)外源性CARM1恢復miR-181造成的多能性喪失的研究:將miR-181cmimics和無3’UTR的CARM1表達載體pcDNA3.1-flag--CARM1共轉(zhuǎn)染入hESC中,檢測Nanog、Oct4、Sox2等轉(zhuǎn)錄因子的表達情況,利用AP染色比較共轉(zhuǎn)染組與miR-181c過表達組之間hESC的形態(tài)差異。結(jié)果:(1) hESC促分化后,CARM1轉(zhuǎn)錄和翻譯水平均顯著下調(diào),H3R17甲基化水平亦顯著下調(diào)。(2) miR-181家族miR-181a/b/c/d的表達在hESC促分化后均顯著增加,雙熒光素酶報告系統(tǒng)實驗提示miR-181家族的四條miRNAs均能靶向CARM1的3’UTR(3)miR-181c過表達后,hESC中CARM1顯著下調(diào),Nanog、Oct4、Sox2表達均下調(diào),三胚層分化Marker的表達顯著上調(diào)。miR-181c過表達組與對照組比較,hESC克隆形成數(shù)減少,形態(tài)減小,AP染色陽性克隆顯著減少。(4)miR-181c和CARM1表達載體的共轉(zhuǎn)染組Nanog、Oct4、Sox2表達較miR-181c過表達組顯著上調(diào),三胚層分化Marker下調(diào),AP染色陽性克隆數(shù)增加。結(jié)論:(1) hESC促分化過程中CARM1下調(diào),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水平下調(diào),影響hESC多能性的維持。(2) miR-181能直接靶向CARM1,是CARM1的上游調(diào)控分子。(3)miR-181c能通過下調(diào)CARM1的表達,影響或部分影響hESC多能性的維持,促進hESC分化。(4)CARM1能在一定程度內(nèi)恢復hESC多能性。 小結(jié) 本研究驗證了早期鼠胚細胞中CARM1能上調(diào)Nanog的表達水平,提出并證實了在hESC中CARM1能通過催化Nanog、Oct4、Sox2啟動子區(qū)組蛋白H3R17的甲基化修飾,上調(diào)Nanog的表達,從而維持hESC的多能性。本研究成功篩選并驗證了在hESC中能調(diào)控CARM1的上游信號分子miR-181。盡管MicroRNAs參與干細胞多能性調(diào)控的通路屢見不鮮,但是microRNA與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特別是與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修飾協(xié)同參與表觀遺傳學調(diào)控的通路未見報道,本研究首次提出并證實了miR-181通過靶向CARM1,影響Nanog表達水平,并最終影響hESC多能性的通路,為hESC多能性的維持找到了新的有效的手段。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第二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3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甲培;宋文強;肖愛武;羅藝;孫燕;;用于“治療性克隆”人胚胎干細胞研究面臨的問題與可能的解決辦法[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2 鄧磊玉;林戈;盧光t;;人胚胎干細胞支原體感染的檢測和控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年08期
3 杜勇;嚴緣昌;李逸平;;精原干細胞及其研究進展[J];生殖與避孕;2011年08期
4 李麗娜;;控制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多能性和決定早期細胞命運的信號通路[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1年05期
5 胡嘉波;麻全慧;胡三強;周中衛(wèi);王曉慧;錢暉;許文榮;;人胚胎干細胞飼養(yǎng)層的制備及生物學活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23期
6 檀英霞;季守平;宮鋒;;通用型紅細胞工程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1年03期
7 馬海濱;侯玲玲;王曉宇;關偉軍;馬月輝;;誘導性多潛能干細胞(iPS細胞)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1年08期
8 ;科研新聞[J];生理科學進展;2011年04期
9 林江;紀潤璧;錢軍;;轉(zhuǎn)錄因子婆羅雙樹樣基因4(SALL4)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1年03期
10 李珍珍;成德;高yN;王華巖;;共表達外源OCT4/SOX2可激活人胚腎細胞中內(nèi)源NANOG的表達[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應積;FenhuaLuo;Aileen Lu;John W.McDanold;;間隙連接蛋白在人胚胎干細胞中的表達[A];第九次全國生殖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韋東;;人胚胎干細胞相關發(fā)明可專利性研究[A];發(fā)展知識產(chǎn)權服務業(yè),支撐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2012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三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選編(第一部分)[C];2011年
3 李藝;張祖娟;崔恒;;人胚胎干細胞作為腫瘤疫苗的初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第七屆全國中青年腫瘤學術會議——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腫瘤 明日之星”大型評選活動暨中青年委員全國遴選論文匯編[C];2011年
4 羅向東;;人胚胎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應用前景[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5 趙惠萍;王綺如;程臘梅;譚孟群;;誘導人胚胎干細胞向造血細胞分析[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6 武艷群;張才喬;;雞胚原始生殖細胞多能性基因表達的研究[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7 劉超;劉麗華;陳曉蓉;方圣云;;人胚胎干細胞無滋養(yǎng)層細胞培養(yǎng)方法與應用[A];中國解剖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1年
8 莊淑珍;董武子;竇忠英;;Nanog—維持ES細胞多能性的關鍵因子[A];全國首屆動物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魏蕊;劉國強;楊進;侯文芳;高美娟;陳貴安;洪天配;;人胚胎干細胞向胰島樣細胞分化過程中miRNA表達的動態(tài)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10 華進聯(lián);劉雨瀟;董武子;竇忠英;;人類羊水源類ES細胞多能性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A];全國首屆動物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白毅 朱江;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決定干細胞多能性關鍵基因決定簇[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記者 王丹;維持干細胞多能性關鍵基因被發(fā)現(xiàn)[N];健康報;2010年
3 ;人胚胎干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N];健康報;2004年
4 記者左朝勝;人胚胎干細胞建系報道多有出入[N];科技日報;2002年
5 張荔子;禁止克隆人和買賣人類胚胎[N];健康報;2004年
6 記者胡德榮;我國科學家培育出豬“萬能”干細胞[N];健康報;2009年
7 劉霞;美首次獲得瀕危物種的干細胞[N];科技日報;2011年
8 馮衛(wèi)東;無需插入基因也可實現(xiàn)人體細胞重組[N];科技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馮衛(wèi)東;向左分裂向右分化[N];科技日報;2009年
10 翟曉梅;干細胞研究的倫理學爭論[N];科技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宦晴;人胚胎干細胞生物學性狀及向內(nèi)皮分化過程中ID-1基因作用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歐陽琦;解決人胚胎干細胞免疫排斥的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吳蓉蓉;人胚胎干細胞建系,鑒定及分化為多能性間充質(zhì)樣前體細胞[D];浙江大學;2009年
4 王芳;多囊卵巢綜合征源性人胚胎干細胞系的建立及分化為脂肪細胞的相關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王茍思義;新基因HESRG在人胚胎干細胞中的功能、表達調(diào)控及其在人類顱內(nèi)腫瘤的表達[D];中南大學;2012年
6 李相運;小鼠胚胎干細胞多能性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1年
7 呂長榮;誘導成年牛皮膚成纖維細胞為多能性干細胞的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8 吳瓊;人胚胎干細胞定向誘導生成內(nèi)皮祖細胞及內(nèi)皮細胞促進腫瘤生長的作用研究及機制初探[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9 謝仲秋;轉(zhuǎn)錄因子Foxm1維持干細胞多能性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10 方貞付;人胚胎干細胞和兔胚胎干細胞的建系與鑒定[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震宇;組蛋白修飾因子CARM1調(diào)控人胚胎干細胞多能性分子機制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2 董立平;兩種信息可視化工具在學科知識領域應用的比較研究——人胚胎干細胞文獻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韋東;人胚胎干細胞相關發(fā)明可專利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劉李棟;人胚胎干細胞相關發(fā)明的可專利性[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魏晉;人胚胎干細胞向心室和心房肌細胞分化和富集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6 亞西(Ammar-E-Yasir);[D];中南大學;2012年
7 羅建;雙酚A對人胚胎干細胞擬胚體發(fā)育的影響:初步的基因組學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徐蘭;人胚胎干細胞全機械法建系及定向分化為神經(jīng)細胞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9 馬麗娟;SWI/SNF染色質(zhì)重塑復合物在人胚胎干細胞中的組成及其作用伴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李海波;過表達野生型及帕金森病相關突變型α-synuclein對人胚胎干細胞向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分化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094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50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