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APP用戶信息倫理認知、態(tài)度與使用行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16:47
隨著通訊技術的發(fā)展與移動終端的普及,短視頻以其“短、平、快”的傳播優(yōu)勢迅速占領互聯(lián)網(wǎng)市場,用戶數(shù)量與日俱增,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內容創(chuàng)業(yè)的新風口。但由于監(jiān)管失守、利益驅使等原因,短視頻屢屢踏入內容生產的禁區(qū),衍生出一系列信息倫理失范問題。短視頻APP用戶是短視頻內容生產與傳播的主體,也是短視頻信息倫理問題產生的源頭。要規(guī)范短視頻行業(yè)的有序發(fā)展,關鍵在于喚醒用戶的“自律”意識,而個體自律的實現(xiàn)與其認知與態(tài)度有著緊密聯(lián)系,因此了解短視頻APP用戶對倫理失范問題的認知、態(tài)度及應對倫理失范問題的行為反應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本研究以短視頻APP用戶為研究對象,使用問卷調查法和深度訪談法,探究短視頻APP用戶對短視頻平臺上虛假信息、不良信息、隱私侵犯、版權侵犯四類倫理失范問題的普遍性認知、態(tài)度(寬容度)與回避行為反應情況,并試圖探究年齡、受教育程度、專業(yè)以及媒介使用經驗對認知與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1)短視頻APP用戶認為虛假信息、版權侵犯、隱私侵犯、不良信息普遍存在于短視頻APP中,對這四類問題具有較高的寬容度,在行為上積極回避上述倫理失范問題的幾率較低;(2)性別在倫理失范問題的普遍性認知與態(tài)度上存在...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短視頻APP使用年限(N=394)
碩士研究生及以上有 67 人,占比 17.01%。本次問卷調查對大學?萍耙陨蠈W歷的樣本進行了專業(yè)調查,傳媒類專業(yè)的有 180 人,占比 46.75%;文史哲類專業(yè)的有 55 人,占比 14.29%;經管類專業(yè)的有 21 人,占比 5.45%;理工類專業(yè)的有 31 人,占比 8.05%;農醫(yī)類專業(yè)的有 9 人,占比 2.34%。圖 4-1:短視頻 APP 使用年限(N=394)
虛假信息普遍性認知 393 1.33 5.00 3.9092 .80634不良信息普遍性認知 393 1.00 5.00 3.4606 .92746隱私侵犯普遍性認知 393 1.00 5.00 3.6081 .90678版權侵犯普遍性認知 393 1.00 5.00 3.7099 .91184有效的 N (列表狀態(tài)) 393由表 4-3 可知,虛假信息、不良信息、隱私侵犯與版權侵犯的普遍性認知均值分別為 3.91、3.46、3.61、3.71,說明受訪者認為短視頻 APP 中視頻中含有虛假信息的現(xiàn)象最為普遍,之后依次為版權侵犯、隱私侵犯、不良信息。整體來說,四類倫理失范現(xiàn)象的普遍性認知均值都較高,說明短視頻 APP 用戶認為這四類問題都普遍存在于短視頻 APP 中。為了進一步了解短視頻 APP 用戶對虛假信息、不良信息、隱私侵犯、版權侵犯的普遍性認知,本研究在問卷中將上述四個倫理失范現(xiàn)象進行細分,以多選題的方式考察受訪者認為“目前短視頻 APP 上存在的倫理問題主要有哪些”。結果如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環(huán)境態(tài)度、霧霾認知對城市居民防護行為的影響——基于KAP理論模式[J]. 王金營,馬志越.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1)
[2]網(wǎng)絡社會治理中短視頻平臺亂象分析與消減策略[J]. 張承蒙,徐淑婷. 新媒體研究. 2018(17)
[3]短視頻版權問題及平臺應對措施[J]. 朱迪齊. 科技傳播. 2018(16)
[4]短視頻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瓶頸[J]. 高菲. 當代傳播. 2018(04)
[5]短視頻社交APP的內容分析與倫理困境:以“抖音”為例[J]. 焦學振,唐延杰. 中國記者. 2018(07)
[6]短視頻平臺的互聯(lián)網(wǎng)治理:問題及對策[J]. 呂鵬,王明漩. 新聞記者. 2018(03)
[7]積極的“延伸交往”對群體間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J]. 劉宏,趙欣. 國外社會科學. 2017(02)
[8]移動短視頻發(fā)展亂象及治理[J]. 程前,沈丹妮,盛夏妍. 視聽. 2017(01)
[9]基于ABC態(tài)度模型的消費者重復購買意愿研究[J]. 李琪,王璐瑤. 商業(yè)研究. 2016(11)
[10]大數(shù)據(jù)隱私倫理問題探究[J]. 薛孚,陳紅兵.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5(02)
博士論文
[1]中國近代合理利己主義研究[D]. 田成義.黑龍江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移動短視頻應用中的信息倫理問題研究[D]. 萬玥.南京大學 2018
[2]大學生社交媒體傳播倫理認知研究[D]. 周曉淇.重慶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505455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短視頻APP使用年限(N=394)
碩士研究生及以上有 67 人,占比 17.01%。本次問卷調查對大學?萍耙陨蠈W歷的樣本進行了專業(yè)調查,傳媒類專業(yè)的有 180 人,占比 46.75%;文史哲類專業(yè)的有 55 人,占比 14.29%;經管類專業(yè)的有 21 人,占比 5.45%;理工類專業(yè)的有 31 人,占比 8.05%;農醫(yī)類專業(yè)的有 9 人,占比 2.34%。圖 4-1:短視頻 APP 使用年限(N=394)
虛假信息普遍性認知 393 1.33 5.00 3.9092 .80634不良信息普遍性認知 393 1.00 5.00 3.4606 .92746隱私侵犯普遍性認知 393 1.00 5.00 3.6081 .90678版權侵犯普遍性認知 393 1.00 5.00 3.7099 .91184有效的 N (列表狀態(tài)) 393由表 4-3 可知,虛假信息、不良信息、隱私侵犯與版權侵犯的普遍性認知均值分別為 3.91、3.46、3.61、3.71,說明受訪者認為短視頻 APP 中視頻中含有虛假信息的現(xiàn)象最為普遍,之后依次為版權侵犯、隱私侵犯、不良信息。整體來說,四類倫理失范現(xiàn)象的普遍性認知均值都較高,說明短視頻 APP 用戶認為這四類問題都普遍存在于短視頻 APP 中。為了進一步了解短視頻 APP 用戶對虛假信息、不良信息、隱私侵犯、版權侵犯的普遍性認知,本研究在問卷中將上述四個倫理失范現(xiàn)象進行細分,以多選題的方式考察受訪者認為“目前短視頻 APP 上存在的倫理問題主要有哪些”。結果如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環(huán)境態(tài)度、霧霾認知對城市居民防護行為的影響——基于KAP理論模式[J]. 王金營,馬志越.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1)
[2]網(wǎng)絡社會治理中短視頻平臺亂象分析與消減策略[J]. 張承蒙,徐淑婷. 新媒體研究. 2018(17)
[3]短視頻版權問題及平臺應對措施[J]. 朱迪齊. 科技傳播. 2018(16)
[4]短視頻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瓶頸[J]. 高菲. 當代傳播. 2018(04)
[5]短視頻社交APP的內容分析與倫理困境:以“抖音”為例[J]. 焦學振,唐延杰. 中國記者. 2018(07)
[6]短視頻平臺的互聯(lián)網(wǎng)治理:問題及對策[J]. 呂鵬,王明漩. 新聞記者. 2018(03)
[7]積極的“延伸交往”對群體間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J]. 劉宏,趙欣. 國外社會科學. 2017(02)
[8]移動短視頻發(fā)展亂象及治理[J]. 程前,沈丹妮,盛夏妍. 視聽. 2017(01)
[9]基于ABC態(tài)度模型的消費者重復購買意愿研究[J]. 李琪,王璐瑤. 商業(yè)研究. 2016(11)
[10]大數(shù)據(jù)隱私倫理問題探究[J]. 薛孚,陳紅兵.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5(02)
博士論文
[1]中國近代合理利己主義研究[D]. 田成義.黑龍江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移動短視頻應用中的信息倫理問題研究[D]. 萬玥.南京大學 2018
[2]大學生社交媒體傳播倫理認知研究[D]. 周曉淇.重慶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5054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50545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