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民族教育事業(yè)的胡振華教授——祝賀胡振華教授從教60周年
本文關鍵詞:獻身民族教育事業(yè)的胡振華教授——祝賀胡振華教授從教60周年
更多相關文章: 少數民族語言 東干人 雙語教學研究 民族教育事業(yè) 柯爾克孜語 中國少數民族 突厥學 國家科學院 民族語言文化 英雄史詩
【摘要】:正胡振華教授是我國著名突厥學家,中國柯爾克孜語文專業(yè)奠基人,中國第一位中亞東干學研究專家,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東干學研究所所長,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亞友好協會顧問,中國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究會顧問,中國《瑪納斯》研究會顧問,我國《語言與翻譯》、吉爾吉斯《回族(東干人)》、俄羅斯聯邦《哈卡斯共和國語言文學歷史研究所學刊》等刊物的編委。1999年被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科學院選為外籍榮譽院士、2002年榮獲吉爾吉斯斯坦總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少數民族語言;東干人;雙語教學研究;民族教育事業(yè);柯爾克孜語;中國少數民族;突厥學;國家科學院;民族語言文化;英雄史詩;
【分類號】:H237;K825.5
【正文快照】: 胡振華教授是我國著名突厥學家,中國柯爾克孜語文專業(yè)奠基人,中國第一位中亞東干學研究專家,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東干學研究所所長,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亞友好協會顧問,中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原石;;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發(fā)展及其學科建設研討會在穗召開[J];學術研究;2009年07期
2 周曉梅;;歐盟對區(qū)域性及少數民族語言的援助分析[J];貴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3 時靜;;關于少數民族語言法務翻譯制度問題的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2年07期
4 譚抗梅;周曉梅;;少數民族語言保護政策研究[J];電子世界;2013年06期
5 陳衛(wèi)亞;王軍;;從社會學相關理論看我國少數民族語言傳承之必要性及政策調整[J];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6 斯岑;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科的發(fā)展與展望[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7 鄧佑玲;互聯網時代的少數民族語言[J];中國民族;2001年02期
8 李艷,金國興;云南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發(fā)展趨勢[J];學術探索;2002年01期
9 李懷宇;淺論我國少數民族的語言轉用[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王波;從少數民族語言看詞語分類的差異[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孫宏開;;改革開放以來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上卷)[C];2008年
2 Douglas A.Kibbee;;比較視野下的少數民族語言保護(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明沖突與融合中語言的認同與流變”外國語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付葉宏;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保護應分類進行[N];中國民族報;2004年
2 記者 高敬云;我國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進程提速[N];中國民族報;2004年
3 鐘歆;維護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既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過程[N];中國民族報;2006年
4 劉寶明;語言平等觀:中國的實踐與經驗[N];中國民族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李寅 肖靜芳;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技術可行市場難測[N];中國民族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山風;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及其相關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7 李靜;從滿語看如何保護傳承少數民族語言[N];中國文化報;2007年
8 丁銘;我搶救瀕危少數民族語言[N];人民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李敏 魯子花;保護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N];云南政協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王建峰 陳靜;保護少數民族語言的新思維[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胡艷霞;清代滿族與東北少數民族語言關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雪嬌;新疆少數民族語言影視譯制業(yè)現狀及發(fā)展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2 任屹立;少數民族語言教育與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8年
3 圖亞;西藏、新疆、內蒙古三個自治區(qū)語言立法現狀與完善[D];內蒙古大學;2014年
4 馬嬉艷;抗戰(zhàn)時期云南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研究回顧[D];云南大學;2012年
5 李增芳;西雙版納磨憨口岸跨境少數民族語言生活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6 劉文娟;中美少數民族語言政策對比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龍曉雪;民族雜居村落語言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欒福鑫;滿語保護和發(fā)展的政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9 高玲;從生態(tài)語言學視角解讀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現狀與對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10 陳微;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看達斡爾語的流失與保持[D];內蒙古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764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97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