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正字通》歌戈韻混并和明清江淮官話

發(fā)布時間:2017-10-03 09:33

  本文關(guān)鍵詞:《正字通》歌戈韻混并和明清江淮官話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正字通 歌戈合流 北部吳語 江淮官話 西南官話


【摘要】:中古果攝歌韻與戈韻合流是現(xiàn)代長江流域漢語方言的主要特點之一。本文中我們再次考察《正字通》歌韻與戈韻合并的情況,對比《洪武正韻》、《字匯》,指出《正字通》歌韻戈韻已然合流。考察明清時期其他幾種韻書、韻圖,認定該音變在16世紀吳語已然完成,至遲在17世紀江淮官話文獻也有記錄,而音變的蛛絲馬跡在《洪武正韻》中已有顯示。對該音變的研究將有助于明代江淮官話等的研究。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關(guān)鍵詞】正字通 歌戈合流 北部吳語 江淮官話 西南官話
【分類號】:H17;H11
【正文快照】: -引言《正字通》(下文簡稱《正》)是成書于17世紀的一本字書,作者張自烈(1596-1673)。古屋昭弘首創(chuàng)了對該書音注的研究,認為它代表17世紀江西宜春方言為基礎(chǔ)的讀書音系統(tǒng)(古屋昭弘,1992)。此后古屋昭弘(2004、2005)、林慶勛(2001)、華建勝(2007)、劉澤民(2010)在此基礎(chǔ)上對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寧繼福;;讀明末安徽方言韻書《音韻正訛》[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葉寶奎;試論《書文音義便考私編》音系的性質(zhì)[J];古漢語研究;2001年03期

3 謝蒼霖;《豫章叢書》本《芑山文集》點校后記[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4 高永安;《字匯》音切的來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5 曾曉渝;;試論《西儒耳目資》的語音基礎(chǔ)及明代官話的標準音[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年01期

6 李新魁;;記表現(xiàn)山西方音的《西儒耳目資》[J];語文研究;1982年01期

7 古屋昭弘;;《正字通》版本及作者考[J];中國語文;1995年04期

8 孫宜志;;方以智《切韻聲原》與桐城方音[J];中國語文;2005年01期

9 劉澤民;;《正字通》作者問題補證[J];中國語文;2010年06期

10 忌浮;;明末湖北京山方言音系——讀郝敬《讀書通》[J];語言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潔;;合肥話派生式“子”綴詞初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2 陳涵子;嚴志剛;;城市化進程中江南鄉(xiāng)村水體景觀生態(tài)安全格局的思考[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3 史艷鋒;;孟州方言中的入聲[J];安康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張清華;;明代文學史上的母女詩人[J];北方論叢;2011年03期

5 黎新第;也說“們──每──們”的反復變化[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6 袁冬梅;;宋代江南地區(qū)流行病考證[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7 何自勝;;從詞匯擴散看六安話入聲字的演變[J];滁州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8 高志強;;論江南地區(qū)漆文化的歷史傳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年01期

9 唐國棟;胡德明;;安徽來安南部方言疑問代詞系統(tǒng)研究[J];滁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10 于玨;李愛軍;王霞;;上海普通話與標準普通話卷舌元音聲學特征對比研究[J];當代語言學;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葛永海;;明清江南文學的歷史演進及其精神特征[A];第二屆江南文化論壇——江南都市與中國文學[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磊;鄂東北江淮官話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洪梅;中古入聲韻在明清韻書中的演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黎金娥;英語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田敏;魯迅與浙東民間文化[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金花;士人與土司[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葉曉鋒;漢語方言語音的類型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吳春彥;明末清初常州地區(qū)戲曲活動與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貢貴訓;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語音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9 烏再榮;基于“文化基因”視角的蘇州古代城市空間研究[D];南京大學;2009年

10 杜曉萍;十九世紀外國傳教士所撰福建閩南方言文獻語音和詞匯系統(tǒng)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新第;明清時期的南方系官話方言及其語音特點[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2 丁鋒;;《正字通》著者是廖文英[J];辭書研究;1984年01期

3 張盛裕;;太平(仙源)方言的聲韻調(diào)[J];方言;1983年02期

4 王太慶;;銅陵方言記略[J];方言;1983年02期

5 賀巍;河南山東皖北蘇北的官話(稿)[J];方言;1985年03期

6 熊正輝;官話區(qū)方言分ts t■的類型[J];方言;1990年01期

7 張盛裕;太平(仙源)方言同音字匯[J];方言;1991年03期

8 鮑厚星;湘南土話系屬問題[J];方言;2004年04期

9 賀巍;中原官話分區(qū)(稿)[J];方言;2005年02期

10 汪鋒,王士元;語義創(chuàng)新與方言的親緣關(guān)系[J];方言;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蕭惠蘭;張自烈著《正字通》新證[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張涌泉;;《正字通》對《字匯》的匡正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語文;2005年04期

3 秦曰龍;;《五音通韻》征引《正字通》考辨[J];華夏文化論壇;2010年00期

4 熊加全;;《正字通》疑難俗字考釋正誤辨[J];語文建設(shè);2013年08期

5 張青松;;《正字通》疑難字考釋九則[J];中國文字研究;2013年01期

6 王海霞;;《正字通》體例之研究[J];語文學刊;2013年09期

7 王海霞;;《正字通》與《字匯》編排體例及收字之比較[J];語文學刊;2013年11期

8 ;說“作”話“做”[J];語文世界;1996年04期

9 張青松;;《正字通》異體字訓釋指瑕[J];勵耘語言學刊;2014年01期

10 劉永綏;“馘”與“,

本文編號:96445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96445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db5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