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羅第二篇《反腓力辭》譯注
本文關鍵詞:西塞羅第二篇《反腓力辭》譯注
更多相關文章: 第二篇《反腓力辭》 拉丁演說 西塞羅 中文譯注
【摘要】:馬爾庫斯·圖里烏斯·西塞羅被公認為古典時期最偉大的演說家。此外,他還是杰出的辯護士、政治家以及哲學家。他生活于羅馬共和國晚期,熱衷于政治活動與文學創(chuàng)作,對社會的劇變有著深刻的理解。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幸運地流傳了下來,其中14篇《反腓力辭》保存得相當完好。在人生的最后一年里,西塞羅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了許多演說,以反對安東尼,支持共和黨人。它們被冠以《反腓力辭》合集出版。這些精彩的演說詞不僅反映了西塞羅在攻訐方面的高超的修辭技巧,還承載著西塞羅對共和的思考。第二篇《反腓力辭》是西塞羅的最優(yōu)秀的演說詞之一。其主要內(nèi)容是西塞羅就安東尼對他的指責進行自我辯護,以及從個人品行、公職表現(xiàn)以及奴性思想等方面對安東尼進行抨擊。借助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奠基性校勘成果,近年來學者們對這些演說詞中的修辭技巧和政治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本論文以鮑魯斯·費德利的校勘本為底本,參照約翰·拉姆塞的注釋本,對該演說詞進行研究。本論文第一章包括“最后一次抗爭”與第二篇《反腓力辭》、西塞羅其人及其著作、主要版本以及研究綜述;第二章為該演說詞的中文翻譯;第三章為相關注釋。因該演說詞涉及羅馬共和時期的諸多政治問題,并且演說未免有夸張失實之處,故在理解時需要綜合歷史學、修辭學以及政治學等方法對文本進行批判。本論文通過對該演說詞進行忹譯與注釋,旨在增進對西塞羅的政治思想、演說技巧以及對羅馬共和國末期這段歷史的理解與研究。
【關鍵詞】:第二篇《反腓力辭》 拉丁演說 西塞羅 中文譯注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091;H05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相關問題概述10-15
- 一、“最后一次抗爭”與第二篇《反腓力辭》10-11
- 二、西塞羅其人及其著作11-12
- 三、主要版本12-13
- 四、研究綜述13-15
- 第二章 第二篇《反腓力辭》譯文15-50
- 第三章 第二篇《反腓力辭》注釋50-62
- 結語62-64
- 參考文獻64-66
- 附錄66-89
- 后記8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黎霞;;西塞羅與羅馬演說術教育[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05期
2 李永剛;李永毅;;“西塞羅之手”——走向書寫時代的政治[J];學海;2009年05期
3 徐奕春;西塞羅的老年幸福論[J];道德與文明;1999年05期
4 薛軍;;西塞羅:一個羅馬人[J];讀書;2013年05期
5 胡菊香;;簡論西塞羅“行善與作惡”的思想[J];神州;2013年13期
6 賀五一;;西塞羅的宗教法思想[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7 施治生;西塞羅的共和國政治理論[J];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01期
8 楊乾;;對西塞羅的反思和再認識[J];理論界;2007年09期
9 劉小青;;西塞羅當選執(zhí)政官的原因探析[J];法制與社會;2008年33期
10 王雙洪;;西塞羅和他的《論演說家》[J];博覽群書;200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齊云;;對西塞羅《為弗拉庫斯辯護》的分析——以搜刮錢財罪考察為中心[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史彤彪;西塞羅之死[N];人民法院報;2002年
2 北京鐵路運輸法院 郭思媛;西塞羅西方古代自然法集大成者[N];人民法院報;2011年
3 北京大學法學史博士 林海;羅馬第一律師之死[N];檢察日報;2013年
4 林國榮;西塞羅:羅馬演說術的揭密者[N];中華讀書報;2004年
5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楊共樂;羅馬文壇的兩座豐碑 西塞羅和維吉爾[N];天津日報;2005年
6 譚平;控制權力是共和制的要義——西塞羅的控權思想[N];學習時報;2005年
7 甘正氣;西塞羅自然法思想和違憲審查的萌芽[N];人民法院報;2005年
8 張立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共和已遠去 嘆息有余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余友輝;西塞羅修辭性政治哲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2 胡黎霞;務實·理性·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林志雄;修辭術與哲學之爭及“理想的演說家”[D];浙江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賀五一;論西塞羅的法律思想[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彭君華;論西塞羅的共和思想[D];復旦大學;2013年
3 李慧;論西塞羅的國家觀[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4 于璐;論西塞羅《論法律》中的宗教法[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5 沈小龍;西塞羅的共和觀[D];浙江大學;2011年
6 楊淵清;西塞羅第二篇《反腓力辭》譯注[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7 謝敏芳;論西塞羅的政治哲學[D];安徽大學;2007年
8 廖麗芳;西塞羅和諧社會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吉原馳;西塞羅混合政體理論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7772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77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