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維吾爾語常用詞統(tǒng)計關鍵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維吾爾語常用詞統(tǒng)計關鍵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現(xiàn)代維吾爾語 語料庫 常用詞候選表 計量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了構建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料庫的關鍵技術與方法,特別是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料庫的構建,并對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料預處理技術,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料統(tǒng)計技術,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詞干提取技術,現(xiàn)代維吾爾語數(shù)據分析技術進行了研究;研制了現(xiàn)代維吾爾語常用詞候選表,從詞語的使用頻度和詞語的分布兩方面對詞語進行了基本考察,將維吾爾語詞語的"詞種數(shù)、頻次、頻率、文本數(shù)、詞長"作為常用詞候選表的依據。
【作者單位】: 新疆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關鍵詞】: 現(xiàn)代維吾爾語 語料庫 常用詞候選表 計量分析
【基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2014211A04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14YJC74000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蒲杏媱澢嗄杲處熆蒲袉踊(2014070621310314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32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262066) 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規(guī)劃項目(YB125-45)
【分類號】:H215
【正文快照】: 1前言現(xiàn)代維吾爾語常用詞計量研究是少數(shù)民族語言信息處理領域急需研究的重要課題。維吾爾語常用詞匯表的欠缺,是影響維吾爾語詞匯學、計算語言學和維吾爾語信息處理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具有代表性、可靠性、權威性的維吾爾語常用詞匯表,促進維、哈、柯等阿爾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玉素甫·艾白都拉;張海軍;艾孜爾古麗;;信息處理用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詞干詞類標記集研究[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11年06期
2 艾孜爾古麗;艾山江·阿不力孜;玉素甫·艾白都拉;;現(xiàn)代維吾爾文網絡媒體用詞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年02期
3 玉素甫·艾白都拉;艾孜爾古麗;;基于網站用詞調查的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詞尾切分和應用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年04期
4 玉素甫·艾白都拉;艾孜爾古麗;祖麗皮亞;;基于網站用詞調查的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詞長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年05期
5 艾孜爾古麗;阿里木·木拉提;蘇國平;;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言資源監(jiān)測中數(shù)據分析技術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3年04期
6 艾孜爾古麗;李曉;玉素甫·艾白都拉;;中小學維吾爾語文教材用詞數(shù)據分析方法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立博;;HSK表人雙音名詞義項引申情況考察[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劉曉梅;新詞語的詞源研究概述[J];辭書研究;2003年02期
3 楊彥寶;從H部看《當代漢語詞典》的特點[J];辭書研究;2004年05期
4 李巧蘭;試論詞的主觀色彩義[J];辭書研究;2005年01期
5 王楠;;第5版《現(xiàn)漢》對離合詞的處理分析[J];辭書研究;2006年03期
6 李如龍;;談規(guī)范意識——兼評兩部規(guī)范性辭書[J];辭書研究;2011年03期
7 曹儒;;兩部《世說新語》詞典與中古漢語詞匯研究[J];大家;2011年22期
8 宋琳;;晉代偏正式復音新詞系統(tǒng)的特征和產生規(guī)律初探[J];東岳論叢;2011年01期
9 白朝霞;;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新詞新語問題[J];德州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10 張小克;現(xiàn)代漢語縮略語新論[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唐嘉憶;;漢譯英口譯材料的難度判斷[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仁強;;漢英詞典標注詞類的六大好處[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杜翔;;語文辭書條目編排的難點與思考[A];中國辭書學會第六屆中青年辭書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溫昌衍;;《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對釋義問題的修訂[A];中國辭書學會第六屆中青年辭書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杜晶晶;;詞義層面進行領屬關系標注的嘗試[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郭曙綸;方有林;;網絡漢字的大規(guī)模統(tǒng)計與分析[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秦少康;;網絡交流用詞分布特征淺析[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王惠;蘇新春;;XHK基于語法知識的漢語詞義描述[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袁明軍;;《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擬聲詞[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周美玲;蘇新春;;四套基礎教育語文教材的用字狀況調查及思考——基于人教、蘇教、北師大、語文版教材[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曲麗瑋;元刊雜劇復字詞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宋琳;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魏晉新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曾令香;元代農書農業(yè)詞匯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劉曉梅;當代漢語新詞語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5 韓秀娟;基于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的通用詞語用字研究及字詞語關系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6 李明;《古壯字字典》方塊古壯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武文杰;現(xiàn)代漢語視覺行為動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8 呂艷輝;基于語料庫的現(xiàn)代漢語手部動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劉吉艷;漢語新詞語詞群現(xiàn)象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10 肖模艷;現(xiàn)代漢語比喻造詞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婧一;元代筆記分詞理論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王高娃;現(xiàn)代蒙古語副詞語義類搭配庫的構建[D];內蒙古大學;2011年
3 郭擇汗;淺析字母詞的分類及其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 范氏紅明;漢越詞語與漢語詞語對比[D];復旦大學;2011年
5 劉芳;動詞“搞”的搭配和語義傾向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6 梁生;江華東陂梧州話名詞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7 何柳;《元朝秘史》詞頻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8 張其娟;基于詞頻統(tǒng)計的《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詞匯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9 王園園;以動詞為邏輯驅動的中文信息處理系統(tǒng)的建設[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10 朱寒芬;南昌市內餐館名稱的語言學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曾小兵;邱麗娜;張普;張志平;楊爾弘;;語言監(jiān)測中詞語構造能力的分析及其應用[J];長江學術;2011年03期
2 玉素甫·艾白都拉;阿不都熱依木·沙力;阿拉帕提古麗;;信息處理用維語詞匯標注標記集的確定[J];計算機應用;2009年07期
3 玉素甫·艾白都拉,吾守爾·斯拉木;維語中心語驅動文法句法分析器中的上下文相關處理[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1999年06期
4 玉素甫·艾白都拉;維語句法分析器中的詞義排歧問題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2年04期
5 艾孜爾古麗;艾山江·阿不力孜;玉素甫·艾白都拉;;現(xiàn)代維吾爾文網絡媒體用詞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年02期
6 艾孜爾古麗;齊向衛(wèi);玉素甫·艾白都拉;;基于網站用詞調查的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詞干提取和應用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年03期
7 玉素甫·艾白都拉;艾孜爾古麗;;基于網站用詞調查的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詞尾切分和應用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年04期
8 玉素甫·艾白都拉;艾孜爾古麗;祖麗皮亞;;基于網站用詞調查的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詞長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年05期
9 玉素甫·艾白都拉,阿布都熱依木·沙力;現(xiàn)代維語語料庫的詞類標注研究[J];民族語文;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米爾蘇里唐·烏斯?jié)M諾夫;靳尚怡;;現(xiàn)代維吾爾語方言的研究及有關維吾爾語方言劃分的一些觀點[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92年03期
2 葉少鈞;;古今維吾爾語語音初探[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85年S1期
3 米爾蘇里堂·阿米娜·熱合曼 ,張宏超;現(xiàn)代維吾爾語標點符號及其用法[J];語言與翻譯;1993年02期
4 王杏澗;現(xiàn)代維吾爾語中的主謂詞組[J];語言與翻譯;1988年02期
5 郭秀昌 ,李泉;簡析“INSAN”、“AD沆M”和“KIXI”的差異[J];語言與翻譯;1988年04期
6 程試;;初論維吾爾語的結構[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1981年04期
7 葉少鈞;;古今維吾爾語語音初探[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83年01期
8 塔伊爾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概況[J];民族語文;1995年06期
9 ;《語言與翻譯》(漢)2005年總目錄[J];語言與翻譯;2005年04期
10 靳尚怡;;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摹擬詞分析[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8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加米拉·吾守爾;吐爾根·依不拉音;;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言資源平臺構建技術的研究[A];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加米拉·吾守爾;瓦依提·阿布力孜;吐爾根·依布拉音;;《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法信息詞典》數(shù)據庫建設的研究[A];中國計算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9-2011)[C];2011年
3 阿西木·圖爾迪;;從一個詞的轉寫看闕特勤碑的解讀[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輯)[C];1991年
4 吐爾根·依不拉音;阿里甫·庫爾班;阿不都熱依木;;基于詞典的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詞性自動標注系統(tǒng)的研究[A];中文信息處理前沿進展——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五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玉素甫.艾白都拉;阿不都熱依木沙力;熱孜萬;;現(xiàn)代維語語料庫加工處理中的機器詞根詞典研究[A];第十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王海波;阿布力克木;;維吾爾口語里元音長短的聽辨與聲學分析[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袁志廣;;維吾爾民間說唱的傳統(tǒng)類型及文化功能[A];西域文學論集[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記者 朱海斌;吐魯番市 夯實城市語言文字評估基礎[N];吐魯番報(漢);2009年
2 通訊員 吳名;地區(qū)組織開展民族語言正字正音培訓測試工作[N];喀什日報(漢);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瑪麗亞木·買買吐爾遜;新發(fā)現(xiàn)文獻《伊立米自理納伊亞》初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2 徐江;現(xiàn)代維吾爾語否定的意義與表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卡依沙爾·艾合買提;現(xiàn)代維吾爾語情狀類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木再帕爾(Muzappar Abdurusul);論維吾爾語的名詞化短語[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阿依克孜·卡德爾;現(xiàn)代漢語與現(xiàn)代維吾爾語名詞對比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6 斯迪克江·伊布拉音;現(xiàn)代維吾爾語中的比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李素秋;漢維多重定語語序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吐送江·依明;《福樂智慧》回鶻文抄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熱孜萬古麗·牙庫甫;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重疊手段[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2 蘭玲玲;現(xiàn)代維吾爾語小說標題及其翻譯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年
3 買買提努爾·麥托合提;論現(xiàn)代維吾爾語名詞構詞詞綴的位置及順序[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米熱古麗·黑力力;《國王熱孜萬和茹賀—阿福扎傳》語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5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突厥語大詞典》之軍事詞語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6 地力胡馬爾·尼亞孜;《突厥語大詞典》基本動詞的詞義演變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3年
7 畢麗克孜;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料庫詞頻統(tǒng)計實驗性研究[D];新疆大學;2003年
8 吾買爾江·庫爾班;現(xiàn)代維吾爾語動詞語態(tài)研究[D];新疆大學;2001年
9 楊超;現(xiàn)代維吾爾語摹擬詞研究[D];新疆大學;2009年
10 木沙江·艾力;回鶻文《金光明經》詞匯研究[D];新疆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644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764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