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哲學與外語教學:回顧與反思——中國外語教學系列研究之一
本文關(guān)鍵詞:語言哲學與外語教學:回顧與反思——中國外語教學系列研究之一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外語教學 語言哲學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摘要】:本文參照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 2014-2015年)來源期刊目錄中的語言學學科外語類10種來源期刊作參考對象,主要梳理、回顧與反思外語教學和語言哲學的研究現(xiàn)狀,從宏觀上探討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條件下外語教學的語言哲學維度。從語言哲學視角切入,本文提出外語教學的新理念、新內(nèi)容、新手段和新目標。這不僅有利于重新全面審視外語教學,而且有利于開拓語言哲學的應用研究。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大學;黑龍江大學;
【關(guān)鍵詞】: 外語教學 語言哲學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基金】: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語言哲學與語言學的整合性研究”(10JJD740004) 湖南省教育廳資助項目“英語演講中篇章隱喻的認知研究”(12C013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9
【正文快照】: 改革開放以來,外語教學在中國走過了三十多個春秋,在舉國上下呼喚高考英語改革的背景下,社會對外語教學效果感到不盡人意,業(yè)內(nèi)應該加強探索外語教學。三十多年的外語教學不乏相關(guān)的語言學理論指導,但大多停留在經(jīng)驗總結(jié)層面,目前應該運用成熟的語言學或者語言哲學理論對其加以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忠廉;Language acquisition與language learning漢譯之我見[J];當代語言學;2004年02期
2 王寅;認知語言學中值得思考的八個問題[J];外語研究;2005年04期
3 劉正光;;認知語言學的語言觀與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J];外語研究;2010年01期
4 王秀梅;;語言研究方法的革命:從描寫到解釋——以威廉·洪堡特的語言哲學觀為基礎[J];外語學刊;2008年02期
5 歐陽蘋果;;結(jié)構(gòu)-功能關(guān)照下的外語教學[J];外語學刊;2008年05期
6 林建強;;分析性語言哲學:反思與批判[J];外語學刊;2009年03期
7 柳曉輝;;譯者主體性的語言哲學反思[J];外語學刊;2010年01期
8 魏義霞;;先秦語言哲學的流派分野與共同特征[J];外語學刊;2010年02期
9 張德祿;王璐;;多模態(tài)話語模態(tài)的協(xié)同及在外語教學中的體現(xiàn)[J];外語學刊;2010年02期
10 易立新;;語言問題的哲學探索——評喬姆斯基的語言哲學思想[J];外語學刊;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躍平;;西部大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方法評價的實證研究——以西部某高校學生為例[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2期
2 劉俊香;光的啟示——談“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語言”[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3 李任峰;田香勤;王三虎;;多媒體技術(shù)在動物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16期
4 牛文君;葉美芳;;走向存在之家——海德格爾與道家語言觀比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康勇;;基于“語言游戲說”的漢語歇后語新解[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6 李曉紅;;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邱永忠;;大學新生英語拓展學習的適應教育[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譚暉;徐暢賢;;大學英語教學中突顯理論的應用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陳葉斐;;海德格爾存在論語言觀與翻譯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汪yN;;認知語言學概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趙超;;科學理論的可比性問題研究[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葛舒荃;;從海德格爾的角度看保護自然美的實踐選擇[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3 張慶熊;;語言、世界和交往行為——評哈貝馬斯對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的繼承和批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楊節(jié)之;;網(wǎng)絡語料庫與課堂英語教學[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唐清安;汪頂武;;數(shù)字化校園建設現(xiàn)狀分析[A];教育技術(shù)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6 陳芝國;;南星:現(xiàn)代田園詩的奠基石[A];詩歌與社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劉振;田鋒;;最佳解釋推理對科學實在論的辯護[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8 張志偉;;維特根斯坦論哲學:《哲學研究》第一部分89—133小節(jié)解讀[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漢生;英國都鐸王朝的語言與文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谷志忠;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靳寶;批判哲學的現(xiàn)象學批判[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7 王艷紅;美國黑人英語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張愛珍;模糊語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雁;新時期文學中的烏托邦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福海;論海德格爾的本源之思與詩性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guān)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李明;論英語習語中的語言世界圖景[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超;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黃林凱;探索中國電化教育之道[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郭艷鳳;海德格爾與莊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侯雪君;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優(yōu)化高中語文的劇本教學[D];蘇州大學;2010年
7 田蓁子;針尖上的蜂蜜[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吳松;偶開天眼覷紅塵[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立華;俄羅斯留學生初級口語課堂情境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冬冬;英語語言標記性和認知突顯性的關(guān)系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四清;知識經(jīng)濟、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與教學改革[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2 胡明揚;;英語用法調(diào)查語料庫及其他英語語料庫(附文:英語用法調(diào)查)[J];國外語言學;1992年04期
3 杜桂枝;認知語言學在俄語學研究中的狀況[J];福建外語;1999年02期
4 藍純;認知語言學:背景與現(xiàn)狀[J];外語研究;2001年03期
5 呂俊;翻譯學:解構(gòu)與重建——論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對翻譯學的建構(gòu)性意義[J];外語學刊;2002年01期
6 陳新仁;論語用平衡[J];外語學刊;2004年06期
7 李洪儒;;系詞——人在語句中的存在家園——語言哲學系列探索之二[J];外語學刊;2006年02期
8 李美霞;;三大功能語法觀對比研究[J];外語學刊;2007年02期
9 于夕真;;英語教學模式的整合性研究[J];外語學刊;2007年02期
10 江怡;;當代語言哲學研究:從語形到語義再到語用[J];外語學刊;2007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建常,賈秀英;淺析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2 楊改霞;努力發(fā)展適應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外語教學[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04期
3 趙建常,關(guān)韶江;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4 童齡,李姝娟,趙鶴華;外語教學中素質(zhì)教育環(huán)境的營造[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5 李曉坤;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搞好體校外語教學[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8期
6 李德煜,張會欣;淺談外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J];山東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7 張淑文;文化差異與外語教學[J];中國高教研究;2002年08期
8 胡丹;試論外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9 宋書宇,劉建理;實現(xiàn)外語教學的新突破[J];哈爾濱學院學報(教育);2002年10期
10 高云;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惠媛;丑遠聞;;多媒體與外語教學[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周解機;;數(shù)字化語言實驗室的外語教學優(yōu)勢[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伍治國;;調(diào)整民族院校外語教學語種勢在必行[A];布依學研究(之四)——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次年會暨第四次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4 蔣鐵海;;多媒體網(wǎng)絡外語教學課件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趙富霞;;“第三位置”的建立及其對跨文化外語教學的啟示[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6 杜國英;秦怡;;外語教學課堂策略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趙詠梅;;多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的研究[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涂燕;李興敏;;多媒體技術(shù)在成人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Effe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in Chinese context:Advantages,Challenges and Guideline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李安嫦;李禹;王靜;;回顧與展望:跨文化交際在中國的發(fā)展——三本外語教學學術(shù)期刊的綜述[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任鈞;外語教學與文化傳播[N];吉林日報;2014年
2 本報記者 高靚;外語教學和考試將“車同軌量同衡”[N];中國教育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王悠然;從政策層面重視外語教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4 記者 高海濤;周濟會見歐盟多語言事務委員奧爾班[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修孟青;讓初中生學習更多彩[N];大連日報;2008年
6 記者 劉昊;五萬余市民公園練外語[N];北京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勝;網(wǎng)絡信息和多媒體語境下的外語教學[D];湘潭大學;2006年
2 任秋蘭;中國教育背景下的語境與外語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趙靜;作為外語教學手段的翻譯:重新評價[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4 李林;三種認知語言觀與外語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5 王娜;外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觀的實證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6 徐建華;認知語言學文化模型理論與第二外語教學[D];浙江大學;2004年
7 陳卉;建構(gòu)主義與外語教學宏觀策略[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劉琳;論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卓然;外語教學中的文化身份及文化融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10 俞溪;沉浸式外語教學及其在中國的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547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75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