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虱”語義場及其歷時演變
本文關鍵詞:魏晉“虱”語義場及其歷時演變
【摘要】:"虱"是語言中最核心的詞之一,本文考查了魏晉時期"虱"語義場的構(gòu)成、使用及演變情況。魏晉"虱"語義場成員基本源自先秦,包括虱、蟣、蚤、蛭、嚂,其中"虱"是該語義場的代表詞。此后,"蚤"日益發(fā)展,開始進入"虱"語義場的核心,在經(jīng)歷了唐宋時期的壯大之后,到明清時期"蚤"逐漸排擠了"虱"而在語言中更受青睞。
【作者單位】: 昆明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關鍵詞】: 魏晉 核心詞 語義場 歷時演變 虱
【分類號】:H13
【正文快照】: “虱”位于《百詞表》第22位,在鄭張尚芳先生《華澳語言比較三百核心詞表》(征求意見稿)中居72位,包括“蚤”,加*為最核心的詞。魏晉時期“虱”語義場有4個成員:虱、蟣、蚤、蛭。一、“虱”語義場的使用情況魏晉文獻中“虱”語義場使用數(shù)量統(tǒng)計文獻詞目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
【參考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龍丹;魏晉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艷;;略論詞義模糊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2 邱牧;古代漢語教學方法探索[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王圣奎;;《全唐詩》“鐵”字義項說略[J];長城;2011年08期
4 楊鳳仙;;從古漢語詞“肉”談常用詞研究的重要性[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5 郝文華;;與字素對應的義素的發(fā)展[J];長江學術;2008年02期
6 張俊賓;;淺析《詩經(jīng)》重言詞在漢語發(fā)展中的弱化現(xiàn)象[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李娜;;《抱樸子》反義詞的判定與類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陳素琴;;漢語中顏色詞的反義關系構(gòu)成及特點[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解海江,張志毅;談《現(xiàn)漢》對義位褒貶陪義的標注[J];辭書研究;2003年06期
10 宗世海;關于辭與意的一些基本認識[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芳;漢語核心詞“水”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武曉麗;漢語核心詞“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黎金娥;英語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劉曉靜;東漢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阮氏黎心;漢越人體名詞隱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袁善來;比工仡佬語詞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曾令香;元代農(nóng)書農(nóng)業(yè)詞匯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李銘娜;《呂氏春秋》動詞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季琴;三國支謙譯經(jīng)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10 芮東莉;上古漢語單音節(jié)常用詞本義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鮑樹柏;古代漢語樂器名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付君;《韓非子》單音節(jié)反義詞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王文紅;“穿著”類動詞的歷時演變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韓建崗;《文子》反義詞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明;《酉陽雜俎》同義詞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6 詹舒嵐;現(xiàn)代漢語人體下肢名詞組合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7 黃l毲,
本文編號:6002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60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