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伊豆舞女》三種譯文的幾點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7-07-07 09:21
本文關鍵詞:關于《伊豆舞女》三種譯文的幾點思考
【摘要】:所謂翻譯,是指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梢哉f,翻譯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卻比創(chuàng)作還要困難。因為譯者需要把用某個民族語言寫出的作品,包括其感情色彩,風俗習慣,表達思想等,原封不動地轉化為另一種語言,這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國內(nèi)外研究翻譯的學者不占少數(shù),各種翻譯工具書以及名著的譯文版本也層出不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shù)翻譯界老手們憑借多年經(jīng)驗總結出的翻譯技巧和要領。這無疑給了翻譯新手帶來很大便利,,也對翻譯事業(yè)做出了很大貢獻。然而,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些技巧,卻是值得思考的一大難題。本報告將通過考察、分析中國著名譯者翻譯的小說來證明翻譯技巧理論的正確性,以及其正確的運用方法。 筆者認為,研究翻譯技巧時,進行同源譯文之間的對比,其研究結果才更具說服力。因此,筆者將針對幾種翻譯技巧,以《伊豆舞女》的日文原文以及三部中文譯本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分析日文與中文,三本譯文之間的翻譯,探討在不同語境,不同譯文風格中,哪種翻譯技巧更加適用。翻譯技巧則按照前輩們總結出的八類“直譯、意譯、加譯、減譯(不譯)、分譯、合譯、倒譯、變譯”技巧按照“直譯、意譯”“加譯、減譯(不譯)”“分譯、合譯、倒譯”“變譯”分成四章,每章會介紹相應技巧的概念及其特點,然后依據(jù)翻譯老手們總結的翻譯技巧理論,舉例說明并分析其實踐中的運用方法。 研究中的重點和難點為如何針對不同的語境、不同的人,考察適合運用的翻譯技巧。而且,通過研究比較三種譯文,筆者更加深刻理解了八種翻譯技巧的具體使用方法,并得出了些許愚見。另外,筆者也從三種譯文中找到了很多精彩的例子,證實了翻譯技巧理論的正確性。 經(jīng)過對《伊豆舞女》三種譯文的對比研究,筆者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第一,對原文的理解不同,譯出的文章就有很大不同,通常表現(xiàn)在翻譯技巧的使用上。比如合譯,究竟一個句子應該與前面的合譯,還是與后面的合譯,都取決于譯者的理解能力。 第二,使用任何翻譯技巧之前,都要先弄清上下文語境,不然很易造成翻譯技巧的誤用,或者畫蛇添足。 第三,不同的譯者會有不同的譯文風格,因此,并不是說一種比較好的譯文會適用所有的版本。 第四,日譯漢時,譯者必須十分了解漢語的語言習慣,適當?shù)厥褂梅g技巧,才能使譯文流暢自然。 第五,使用變譯時,譯者需要有很高的語言駕馭能力。最好是當譯者對自己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有足夠的信心時,或者確定譯后的文章更加符合漢語語言習慣,更加通順時,再進行變譯。 筆者將在本報告完成后,繼續(xù)學習研究翻譯技巧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問題,希望能使自己的翻譯水平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翻譯技巧 語境 譯文風格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059
【目錄】:
- 摘要4-6
- 要旨6-9
- 一、緒論9-11
- 二、直譯與意譯11-15
- 三、加譯與減譯(或不譯)15-23
- 1、加譯15-19
- 2、減譯(或不譯)19-23
- 四、分譯、合譯與倒譯23-31
- 1、分譯與合譯23-27
- 2、倒譯27-31
- 五、變譯31-35
- 六、結論35-37
- 參考文獻37-39
- 作者簡介39-41
- 謝辭41
【參考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波;語言類型學視野下的日漢語序?qū)Ρ妊芯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徐劍;翻譯行為合理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29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52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