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交際中的曲解
發(fā)布時間:2017-05-22 09:09
本文關鍵詞:言語交際中的曲解,,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現(xiàn)實的交際中,曲解是經常發(fā)生的。曲解作為言語交際中的一種語用策略,是指言語交際中聽話人在準確、全面地理解說話人意義的基礎上,為了使自己處于有利地位或達到某種交際目的,有意利用某種特殊的語境或對方話語中含糊的、不確定的表達方式,歪曲理解說話人意義的言語理解現(xiàn)象,是人們在交際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言語交際策略。 我們以Sperber Wilson的關聯(lián)理論和Jef Verschueren的語言順應理論為理論基礎,主要從三個方面,即曲解的分類、曲解的形成機制以及曲解的功能進行研究,其中曲解的形成機制是重點。選取意義標準,把曲解歸納成兩大類:對話語明示意義的曲解和對話語的隱含意義的曲解,明示意義又分為話語含義的曲解和指稱意義的曲解。然后,在分類的基礎上分析曲解的形成機制,即曲解是怎樣產生的。我們認為,導致曲解產生的根源有兩個方面:一是說話人的話語,一是聽話人的心理。說話人的話語根源主要表現(xiàn)為話語意義的不確定和含糊,聽話人的心理根源是指影響聽話人調用語境假設的某些特定心理,主要與其所處的社會地位和他的交際需求有關。最后,簡單分析曲解作為一種言語交際中常用的語用策略,是通過順應語境達到特殊的交際目的。 對于言語交際中曲解現(xiàn)象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曲解的理解,同時幫助人們認識語用策略的選擇與使用在日常交際中的作用。
【關鍵詞】:曲解 言語交際 語用策略 分類 機制 交際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H030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5
- 1.1 曲解研究綜述8-12
- 1.2 曲解研究的理論基礎12-14
- 1.3 研究的語料來源及基本的研究方法、意義14-15
- 2 曲解的定義15-18
- 2.1 一種言語交際策略——曲解15-17
- 2.2 曲解的定義17-18
- 3 曲解的類型18-22
- 3.1 曲解的分類18-22
- 4 曲解的形成機制22-32
- 4.1 說話人的話語根源——聽話人故意違反同一律22-26
- 4.2 聽話人的心理根源26-32
- 5 曲解的語用功能32-36
- 5.1 制造幽默效果,增加語言情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32-33
- 5.2 避免尷尬,擺脫困境,維護面子33-34
- 5.3 反擊對方以達到特殊的交際目的34-36
- 6 結語36-39
- 6.1 全文要點36-37
- 6.2 有待改進的地方37-39
- 注釋39-40
- 致謝40-41
- 參考文獻41-44
- 附錄 1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4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蔡瑜;;女性語言與曲解[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2 曾艷山;;“語用曲解”命名理據(jù)[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3 蔡瑜;;曲解形成的心理根源的性別差異[J];群文天地;2012年15期
4 蔡瑜;;曲解形成的心理根源的性別差異[J];咸寧學院學報;2012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尹婧;基于沖突話語范式的漢語辯論語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2 曾艷山;日常話語中語用曲解現(xiàn)象新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王媛媛;闡述類會話誤解形成與轉換機制研究[D];渤海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言語交際中的曲解,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52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8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