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留學生漢語中介語句型、句式系統(tǒng)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11:58
中介語作為一個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具有一系列特性,這是學界所公認的。但迄今為止,中介語理論仍然是一種假設而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持。本文以中介語理論、語言習得理論及漢語句型理論為指導,在較大規(guī)模語料統(tǒng)計的基礎上對韓國留學生句型、句式系統(tǒng)進行描寫和分析,探討中介語與目標語和教學輸入語言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并從實證研究的角度檢驗、論證和完善中介語理論。本文通過對240萬字語料進行的封閉性、全面性的句型、句式統(tǒng)計,細致描寫了漢語本族語、中介語及教材語料的句型、句式系統(tǒng),并進行相互間的對比分析。通過對中介語句型系統(tǒng)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中介語和本族語7類句型的使用分布及排序方面具有一致性,且初、中、高三級中介語之間的一致性更明顯。在各類句型的具體使用量上中介語與本族語則存在著一些差異。尤其是名詞謂語句、形容詞謂語句使用超量比較明顯,同時非主謂句使用不足嚴重。隨著學習者學習程度的加深,中介語句型系統(tǒng)的面貌呈現(xiàn)出由初級到高級逐漸接近目的語的動態(tài)過程。中介語句型系統(tǒng)復雜度與本族語相比同樣是有異有同?傮w來看,韓國留學生使用漢語句型的復雜度同樣與年級的升高成正比,是一個逐漸靠近目的語的過程。但即使到了高級階段,中介語句型內(nèi)部...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9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2韓國學生中介語與本族語句型系統(tǒng)復雜度對比柱形圖??H個年級一般句型比復雜句型高出的百分比分別為初級階段32.70%、中級階段??
(2)我們縱向?qū)Ρ龋葌年級偏誤數(shù)量和比例,可W看出從初級到高級句型??偏誤的發(fā)展變化?倧牧縼砜,初級階段的偏誤占初級總句數(shù)的4.89%,而到了??中級階段下降為3.71%,到了高級階段進一步下降為2.67%,這種變化趨勢非常??明顯,明確說明了隨著學生漢語學習的深入,他們對句型的把握逐漸成熟,其偏??誤率有著明顯的下降。從各類偏誤的數(shù)量來看,除了?D類之外,其他偏誤類型??的發(fā)展變化同總的趨勢都是一致的,下面的折線圖可W清晰地看到這一點。??1.5?-K-B??觀?1??^^1-^?II?乎?D??猩?0.5???? ̄* ̄E??-?■"F??0?I?義??iQ??初級中級髙級??圖3-2韓國學生句型偏誤率變化趨勢折線圖??
????地看出上述結(jié)論。???甜?Vn?■?■初級??S?1.H—■圓中級??。:□高級???A?B?C?D?E?F?G?偏誤類型??圖3-1韓國學生句型偏誤對比柱形圖??(2)我們縱向?qū)Ρ龋葌年級偏誤數(shù)量和比例,可W看出從初級到高級句型??偏誤的發(fā)展變化?倧牧縼砜,初級階段的偏誤占初級總句數(shù)的4.89%,而到了??中級階段下降為3.71%,到了高級階段進一步下降為2.67%,這種變化趨勢非常??明顯,明確說明了隨著學生漢語學習的深入,他們對句型的把握逐漸成熟,其偏??誤率有著明顯的下降。從各類偏誤的數(shù)量來看,除了?D類之外,其他偏誤類型??的發(fā)展變化同總的趨勢都是一致的,下面的折線圖可W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功能句型體系的建構(gòu)[J]. 王擎擎,金鑫.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13(06)
[2]關(guān)于中介語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 袁牧. 語文建設. 2013(32)
[3]關(guān)于句式的幾點思考[J]. 范曉. 漢語學習. 2013(04)
[4]論漢語句型研究西方概念的消解和本土句型的重建[J]. 申小龍. 北方論叢. 2012(05)
[5]漢語句式系統(tǒng)的認知類型學分類——兼論漢語語態(tài)問題[J]. 張黎. 漢語學習. 2012(03)
[6]中介語參數(shù)的變動過程[J]. 閆長紅,曾小珊. 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12(S2)
[7]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韓國學生“把”字句習得研究[J]. 黃自然,肖奚強. 漢語學習. 2012(01)
[8]中介語發(fā)展的語言共性研究[J]. 楊連瑞,常輝,尹洪山. 外語研究. 2011(06)
[9]句式的應用價值初探[J]. 范曉. 漢語學習. 2011(05)
[10]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比較句的偏誤分析[J]. 解植永,王建.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11(05)
博士論文
[1]韓國學生學習漢語語法的困難和對策[D]. 丁銀貞.華東師范大學 2010
[2]“V到+NP、V在+NP”的句法語義漢韓對比研究及其理論應用[D]. 李恩華.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8
[3]現(xiàn)代漢語小句賓語句整合特征研究[D]. 王華.北京語言大學 2007
[4]現(xiàn)代漢語若干句式的語篇考察[D]. 郭圣林.復旦大學 2004
[5]現(xiàn)代漢語連動式的語法化視角[D]. 高增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漢語句型研究述評[D]. 程忠明.吉林大學 2012
[2]現(xiàn)代漢語功能句型及其語料庫建設[D]. 王美馨.上海交通大學 2012
[3]漢語“比”字句與韓語相關(guān)句式的比較研究[D]. 全珍英.復旦大學 2010
[4]韓國語雙賓語句在漢語中的對應形式[D]. 崔志華.延邊大學 2010
[5]韓漢使動句對比分析[D]. 楊一.遼寧師范大學 2010
[6]現(xiàn)代漢語致使句與韓語相關(guān)句式比較[D]. 徐英愛.復旦大學 2009
[7]韓國學生“比”字句偏誤分析[D]. 徐菁玉.北京語言大學 2009
[8]初級水平韓國留學生漢語比較句的習得分析和教學對策[D]. 何莉.四川師范大學 2009
[9]韓國留學生“比”字句習得研究[D]. 黃雪.東北師范大學 2009
[10]規(guī)則和負面證據(jù)對初級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比”字句效果的影響[D]. 杜建榮.北京語言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325734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9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2韓國學生中介語與本族語句型系統(tǒng)復雜度對比柱形圖??H個年級一般句型比復雜句型高出的百分比分別為初級階段32.70%、中級階段??
(2)我們縱向?qū)Ρ龋葌年級偏誤數(shù)量和比例,可W看出從初級到高級句型??偏誤的發(fā)展變化?倧牧縼砜,初級階段的偏誤占初級總句數(shù)的4.89%,而到了??中級階段下降為3.71%,到了高級階段進一步下降為2.67%,這種變化趨勢非常??明顯,明確說明了隨著學生漢語學習的深入,他們對句型的把握逐漸成熟,其偏??誤率有著明顯的下降。從各類偏誤的數(shù)量來看,除了?D類之外,其他偏誤類型??的發(fā)展變化同總的趨勢都是一致的,下面的折線圖可W清晰地看到這一點。??1.5?-K-B??觀?1??^^1-^?II?乎?D??猩?0.5???? ̄* ̄E??-?■"F??0?I?義??iQ??初級中級髙級??圖3-2韓國學生句型偏誤率變化趨勢折線圖??
????地看出上述結(jié)論。???甜?Vn?■?■初級??S?1.H—■圓中級??。:□高級???A?B?C?D?E?F?G?偏誤類型??圖3-1韓國學生句型偏誤對比柱形圖??(2)我們縱向?qū)Ρ龋葌年級偏誤數(shù)量和比例,可W看出從初級到高級句型??偏誤的發(fā)展變化?倧牧縼砜,初級階段的偏誤占初級總句數(shù)的4.89%,而到了??中級階段下降為3.71%,到了高級階段進一步下降為2.67%,這種變化趨勢非常??明顯,明確說明了隨著學生漢語學習的深入,他們對句型的把握逐漸成熟,其偏??誤率有著明顯的下降。從各類偏誤的數(shù)量來看,除了?D類之外,其他偏誤類型??的發(fā)展變化同總的趨勢都是一致的,下面的折線圖可W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功能句型體系的建構(gòu)[J]. 王擎擎,金鑫.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13(06)
[2]關(guān)于中介語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 袁牧. 語文建設. 2013(32)
[3]關(guān)于句式的幾點思考[J]. 范曉. 漢語學習. 2013(04)
[4]論漢語句型研究西方概念的消解和本土句型的重建[J]. 申小龍. 北方論叢. 2012(05)
[5]漢語句式系統(tǒng)的認知類型學分類——兼論漢語語態(tài)問題[J]. 張黎. 漢語學習. 2012(03)
[6]中介語參數(shù)的變動過程[J]. 閆長紅,曾小珊. 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12(S2)
[7]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韓國學生“把”字句習得研究[J]. 黃自然,肖奚強. 漢語學習. 2012(01)
[8]中介語發(fā)展的語言共性研究[J]. 楊連瑞,常輝,尹洪山. 外語研究. 2011(06)
[9]句式的應用價值初探[J]. 范曉. 漢語學習. 2011(05)
[10]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比較句的偏誤分析[J]. 解植永,王建.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11(05)
博士論文
[1]韓國學生學習漢語語法的困難和對策[D]. 丁銀貞.華東師范大學 2010
[2]“V到+NP、V在+NP”的句法語義漢韓對比研究及其理論應用[D]. 李恩華.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8
[3]現(xiàn)代漢語小句賓語句整合特征研究[D]. 王華.北京語言大學 2007
[4]現(xiàn)代漢語若干句式的語篇考察[D]. 郭圣林.復旦大學 2004
[5]現(xiàn)代漢語連動式的語法化視角[D]. 高增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漢語句型研究述評[D]. 程忠明.吉林大學 2012
[2]現(xiàn)代漢語功能句型及其語料庫建設[D]. 王美馨.上海交通大學 2012
[3]漢語“比”字句與韓語相關(guān)句式的比較研究[D]. 全珍英.復旦大學 2010
[4]韓國語雙賓語句在漢語中的對應形式[D]. 崔志華.延邊大學 2010
[5]韓漢使動句對比分析[D]. 楊一.遼寧師范大學 2010
[6]現(xiàn)代漢語致使句與韓語相關(guān)句式比較[D]. 徐英愛.復旦大學 2009
[7]韓國學生“比”字句偏誤分析[D]. 徐菁玉.北京語言大學 2009
[8]初級水平韓國留學生漢語比較句的習得分析和教學對策[D]. 何莉.四川師范大學 2009
[9]韓國留學生“比”字句習得研究[D]. 黃雪.東北師范大學 2009
[10]規(guī)則和負面證據(jù)對初級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比”字句效果的影響[D]. 杜建榮.北京語言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3257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32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