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用語中的語用模糊策略
發(fā)布時間:2017-04-27 20:12
本文關(guān)鍵詞:外交用語中的語用模糊策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外交是國家之間的交往活動,作為外交活動的重要載體,外交語言應(yīng)用于發(fā)布公告,回答問題,表明立場以及調(diào)節(jié)氣氛等各個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外交語言中一個非常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是模糊,作為一種會話策略,模糊語言有著簡潔性,靈活性,概括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恰好滿足外交語言的要求,能夠使其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 一直以來,將模糊理論運用于各種問題的語言分析是眾多國內(nèi)外語言學家致力于研究的對象,語言學家從語用學,語義學,文體學,以及話語分析方面對這一語言現(xiàn)象做出了詳盡的分析。但是在從順應(yīng)_關(guān)聯(lián)理論角度研究外交語言中的模糊策略,研究卻不是很多,也尚未有重大研究成果問世。本文通過研究外交用語中特別是中國以及美國新聞發(fā)布會中發(fā)言人有目的地使用語用模糊作為交際策略的語言現(xiàn)象,在收集相關(guān)新聞發(fā)布會材料的基礎(chǔ)上,分析外交語言的模糊性,探討外交語言中模糊語的語用特點及功能,通過研究發(fā)言人在特定語境下運用模糊策略的動機與真實意圖,認為這是關(guān)聯(lián)-順應(yīng)理論的體現(xiàn)。 論文首先介紹前人對模糊語言和外交語言的研究,然后對順應(yīng)_關(guān)聯(lián)理論做出簡要說明。在歸納出外交用語中模糊語的特點后,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對外交語言的模糊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利用關(guān)聯(lián)-順應(yīng)理論做出解釋,同時總結(jié)模糊用語在外交場合的功能與作用。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歸納研究所得,指出研究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以及不足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總之,因為其特殊性,外交用語成為所有場合中最謹慎的用語。通過對外交用語中語用模糊進行研究,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外交人員,促進翻譯特別是口譯的教學實踐。
【關(guān)鍵詞】:外交語言 語用模糊 順應(yīng)_關(guān)聯(lián)理論 新聞發(fā)布會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H030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4
- 1.1 Object of the Study10-11
- 1.2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Questions11-12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12
- 1.4 Outline of the Thesis12-14
- Chapter Two Vagueness in Diplomatic Language14-21
- 2.1 Vagueness14-18
- 2.1.1 Definition of Vagueness14-15
- 2.1.2 A Brief Review of Previous Studies15-18
- 2.2 Diplomatic Language18-21
- Chapter Three Adaptation-relevance Theory21-30
- 3.1 Overview21-26
- 3.1.1 Foundation of Adaptation-relevance Theory21-25
- 3.1.2 The Term “Context”in Adaptation-relevance Theory25-26
- 3.2 Development of Adaptation-relevance Theory26-29
- 3.3 Summary29-30
- Chapter Four Realization of Vagueness and its Functions30-58
- 4.1 Characteristics of Vagueness in Diplomatic Language30-33
- 4.1.1 Politeness30-31
- 4.1.2 Tactfulness31
- 4.1.3 Impersonality31
- 4.1.4 Accessibility31-32
- 4.1.5 Indeterminacy32
- 4.1.6 Variability32-33
- 4.2 Analysis of Pragmatic Vagueness from the Adaptation-relevancy Theory33-49
- 4.2.1 Lexical Vagueness34-43
- 4.2.2 Sentential Vagueness43-45
- 4.2.3 Discourse Vagueness45-49
- 4.3 Functions of Vagueness in Diplomatic Language49-58
- 4.3.1 For Tactfulness49-52
- 4.3.2 For Flexibility52-53
- 4.3.3 For Politeness53-54
- 4.3.4 For Euphemism and Self-protection54-5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8-63
- 5.1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58-60
- 5.2.L imitations60-61
- 5.3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Study61-63
- References63-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春,宋曦;試析外交語言中語用含糊的特點[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黃強,梁穎;外交模糊語言的語用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3 零宏惠;外交模糊辭令的語用分析[J];高教論壇;2004年05期
4 夏云;模糊修辭與詩歌的表現(xiàn)力[J];福建外語;2001年02期
5 馬莉;語用原則與外交修辭[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胡庚申,王靜;中外記者招待會用語特征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7 冉永平;言語交際的順應(yīng)—關(guān)聯(lián)性分析[J];外語學刊;2004年02期
8 魏在江;;從外交語言看語用含糊[J];外語學刊;2006年02期
9 吳勇;論外交辭令中的模糊策略[J];山東外語教學;2003年03期
10 肖云樞;法律英語模糊詞語的運用與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1年01期
本文關(guān)鍵詞:外交用語中的語用模糊策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13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3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