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三)》異體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11:45
上世紀以來,我國出土了大量矍富的筒帛文獻,并且這些文獻都是常時人的手書文獻,畏期埋藏在地下未經(jīng)流傅,真寅地反映了常時文字使用的原貌,它們具有傅世文獻所不可比擬的文獻真實性,為我們研究當疇的用字情況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第一手材料!段飞匙唏R樓三國吳簡·竹筒[叁)》時問大多屬于吳國嘉禾年問,此時,漢字正處于隸楷轉化陪段,是行書、草書、楷害相繼流行的峙期,在漢字發(fā)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秴呛啞ぶ裢瞇叁]》字體成份相常復雜,能夠反映出漢字發(fā)展遇程中的褚多現(xiàn)象,我們將運用漢字構型學理輸和方法,全面考察《吳簡·竹筒(叁]》異體字情況,研究《吳簡·竹筒[叁]》異體字的特點及其生成原因,分析它在漢字形體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便為漢字形體發(fā)展的描寫提供斷代依據(jù)。本文研究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4個方面:1、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封異體字概念明確界定。2、封所提取的異體字造行整理分析,全面展現(xiàn)《吳簡·竹筒[叁)》中的各種異構、異寫現(xiàn)象。3、探析《吳簡·竹筒(叁]》異體字產生原因,試歸納其產生規(guī)律。4、闡述《吳簡·竹筒(叁)》異體字研究的意羲。本文所談的異體字主要包括異構字和異寫字,但是不包括筒體異體字。其中異構字...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材料與選題
二、研究方法及符號說明
三、異體字概念
四、異體字相關概念辨析
第二章 《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通釋(上)
《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通釋體例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三章 《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通釋(下)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二
第十三
第十四
小結
第四章 《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類型、產生原因及研究意義
一、《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類型
(一) 異構字
(二) 異寫字
二、《吳簡·竹簡[叁]》異體字產生的原因
(一) 隸變的影響
(二) 各種書體的交互使用
(三) 書寫者的隨意性
(四) 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三、《吳簡·竹簡[叁]》異體字研究的意義
(一) 有利于異體字的整理
(二) 有利于對文字發(fā)展形體的描述
(三) 有助于字典辭書的編撰
(四) 有利于解讀史料
參考文獻
附表:《吳簡·竹簡[叁]》異體字表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秦漢簡帛中的度量衡單位“參”——兼與肖從禮先生商榷[J]. 李建平. 敦煌研究. 2011(01)
[2]從簡帛文獻看漢語量詞系統(tǒng)建立的時代[J]. 李建平,張顯成.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1(01)
[3]先秦兩漢魏晉簡帛文獻中的新興量詞[J]. 李建平.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6)
[4]先秦兩漢魏晉簡帛量詞析論[J]. 李建平,張顯成. 中華文化論壇. 2009(04)
[5]泛指性量詞“枚/個”的興替及其動因——以出土文獻為新材料[J]. 李建平,張顯成. 古漢語研究. 2009(04)
[6]異體字的定義與類型[J]. 李國英.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7]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中所見孫吳的屯田制度[J]. 高敏. 中國史研究. 2007(02)
[8]字求異形——漢字發(fā)展過程中的構形選擇[J]. 韓偉.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2)
[9]《武威醫(yī)簡》異體字初探[J]. 張顯成. 中國文字研究. 2005(00)
[10]俗字研究的幾個問題[J]. 姚永銘. 古漢語研究. 2003(03)
碩士論文
[1]《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俗字研究[D]. 覃繼紅.西南大學 2009
[2]《居延漢簡》異體字研究[D]. 葉聲波.西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73684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材料與選題
二、研究方法及符號說明
三、異體字概念
四、異體字相關概念辨析
第二章 《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通釋(上)
《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通釋體例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三章 《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通釋(下)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二
第十三
第十四
小結
第四章 《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類型、產生原因及研究意義
一、《吳簡·竹簡[叁]》異體字類型
(一) 異構字
(二) 異寫字
二、《吳簡·竹簡[叁]》異體字產生的原因
(一) 隸變的影響
(二) 各種書體的交互使用
(三) 書寫者的隨意性
(四) 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三、《吳簡·竹簡[叁]》異體字研究的意義
(一) 有利于異體字的整理
(二) 有利于對文字發(fā)展形體的描述
(三) 有助于字典辭書的編撰
(四) 有利于解讀史料
參考文獻
附表:《吳簡·竹簡[叁]》異體字表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秦漢簡帛中的度量衡單位“參”——兼與肖從禮先生商榷[J]. 李建平. 敦煌研究. 2011(01)
[2]從簡帛文獻看漢語量詞系統(tǒng)建立的時代[J]. 李建平,張顯成.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1(01)
[3]先秦兩漢魏晉簡帛文獻中的新興量詞[J]. 李建平.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6)
[4]先秦兩漢魏晉簡帛量詞析論[J]. 李建平,張顯成. 中華文化論壇. 2009(04)
[5]泛指性量詞“枚/個”的興替及其動因——以出土文獻為新材料[J]. 李建平,張顯成. 古漢語研究. 2009(04)
[6]異體字的定義與類型[J]. 李國英.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7]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中所見孫吳的屯田制度[J]. 高敏. 中國史研究. 2007(02)
[8]字求異形——漢字發(fā)展過程中的構形選擇[J]. 韓偉.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2)
[9]《武威醫(yī)簡》異體字初探[J]. 張顯成. 中國文字研究. 2005(00)
[10]俗字研究的幾個問題[J]. 姚永銘. 古漢語研究. 2003(03)
碩士論文
[1]《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俗字研究[D]. 覃繼紅.西南大學 2009
[2]《居延漢簡》異體字研究[D]. 葉聲波.西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736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27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