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韻書引《說文》考
發(fā)布時間:2021-04-25 15:06
本文主要針對唐五代韻書援引《說文》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研究。唐五代韻書大都成書於李陽冰刊定《說文》之前,所引《說文》之條目保留了唐時《說文》傳本的原貌,是?苯癖尽墩f文》的寶貴資料,書中引《說文》共計851條,合769字。本文通過對所輯字條的宏觀把握,系統(tǒng)全面地考察了韻書引《說文》的目的、體例和特點;對韻書引《說文》釋義的413字作了重點考證;並從韻書引文的角度考察了唐五代韻書的發(fā)展變化。研究發(fā)現(xiàn),唐五代韻書引《說文》主要為正字體、增新字、補義訓,通過引文從形義等方面對自身加以補正。處於發(fā)展狀態(tài)中的韻書引文較為隨意,韻書編者有意識地對某些引文作了改動;同時,某些引文又和同時代的注疏、字書、類書、音義書中引《說文》的內(nèi)容呈現(xiàn)一致性,體現(xiàn)了韻書近古存真的?眱r值。通過韻書引文和今本的互勘,我們發(fā)現(xiàn)今本基本是可信的,小徐本和韻書引文所用的本子關係較為密切。通過韻書引文和《廣韻》的核對,我們發(fā)現(xiàn)《廣韻》引《說文》和唐時韻書有一脈相承的痕跡,但同時又有參考大、小徐本的跡象。在韻書的縱向發(fā)展上,唐五代韻書呈現(xiàn)了由單一性的工具書向綜合性的工具書發(fā)展的趨勢。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緣起及意義
第二節(jié) 《說文》校勘的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材料與方法
一、所用材料簡介
二、研究方法說明
三、考釋佐證說明
四、本文體例說明
第二章 唐五代韻書引《說文》考
第一節(jié) 唐五代韻書引《說文》的目的
一、正字體、析字形
二、增異讀
三、加新字、補義訓
第二節(jié) 唐五代韻書引《說文》的體例
一、引文位於“說文”之後
二、引文位於“出說文”之前
三、兩種特殊情況
第三節(jié) 唐五代韻書引《說文》考辨
一、與今本釋義基本相同者
二、與今本釋義不同者
三、其他
第三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唐五代韻書引《說文》續(xù)考[J]. 楊秀恩.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3)
[2]《說文解字·水部》補校[J]. 楊永龍.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0(01)
[3]《六書故》所引唐本《說文解字》[J]. 黨懷興.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4)
碩士論文
[1]《唐五代韻書集存》俗字研究[D]. 譚翠.湖南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59600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緣起及意義
第二節(jié) 《說文》校勘的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材料與方法
一、所用材料簡介
二、研究方法說明
三、考釋佐證說明
四、本文體例說明
第二章 唐五代韻書引《說文》考
第一節(jié) 唐五代韻書引《說文》的目的
一、正字體、析字形
二、增異讀
三、加新字、補義訓
第二節(jié) 唐五代韻書引《說文》的體例
一、引文位於“說文”之後
二、引文位於“出說文”之前
三、兩種特殊情況
第三節(jié) 唐五代韻書引《說文》考辨
一、與今本釋義基本相同者
二、與今本釋義不同者
三、其他
第三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唐五代韻書引《說文》續(xù)考[J]. 楊秀恩.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3)
[2]《說文解字·水部》補校[J]. 楊永龍.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0(01)
[3]《六書故》所引唐本《說文解字》[J]. 黨懷興.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4)
碩士論文
[1]《唐五代韻書集存》俗字研究[D]. 譚翠.湖南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596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15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