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合璧》中文化因素編寫理念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08 14:53
《英華合璧》是19世紀來華傳教士鮑康寧根據(jù)他在中國的生活和工作經(jīng)驗為傳教士編寫的初級漢語綜合教材。此書共有十四版,第十二版的發(fā)行是在1921年。鮑康寧根據(jù)當時中國社會的大變革對此書做出修改,此書在19世紀末的漢語教學界有著重大影響。它不僅內(nèi)容豐富、編寫體例完善、其中的文化因素編寫理念也十分科學,今天對外漢語教學界提倡的文化編寫理念在此教材中均有體現(xiàn)。本論文主要包括四個部分:開篇部分是緒論,說明了本選題研究對象、研究意義、相關歷史研究、研究現(xiàn)狀以及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第一章簡單介紹了作者鮑康寧的生平、主要著作、《英華合璧》第十二版的成書背景以及使用情況。第十二版的編寫受到了當時社會大變革的影響,所以它的內(nèi)容在綜合前十一版的基礎上,又具有創(chuàng)新性。其中的文化內(nèi)容具有針對性、與時俱進性和實用性等優(yōu)點,所以筆者選用此版本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第二章對《英華合璧》第十二版中的文化因素進行分析。首先對其分類及統(tǒng)計方法作出說明,即:將此書中的文化因素分為知識文化類和交際文化類。然后對其中的文化因素進行總體分析,得出此書中的文化因素主要出現(xiàn)在課文和注釋兩部分的特點,以及交際類文化因素所占比重大于知識類文化因素的特點。第三章筆者從文化因素的選擇、編排、導入三方面分析《英華合璧》的編寫特點,即:此書在文化因素的選擇上體現(xiàn)了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尊重原則、雙向文化原則、文化對比原則、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文化相結合的原則以及教編合作原則。文化因素主要出現(xiàn)在課文和注釋兩部分,課文中對文化因素的介紹具有趣味性和口語化的特點,此書的腳注與課文注釋也很好地解釋了此書中的文化因素。此書中文化因素的導入注重與學生興趣、語言教學、實用性相結合。由于筆者在第三章中對文化因素的特點進行了分析,所以也發(fā)現(xiàn)了其編寫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所以第四章中筆者總結了《英華合璧》中文化因素的編寫具有代表性、與時俱進性、目的性等優(yōu)點,也指出了此書對文化因素練習不充分、副課文與主課文聯(lián)系不緊密等方面的不足。本論文以《英華合璧》中文化因素的編寫理念為研究對象,希望能夠為其他學者對《英華合璧》的研究提供借鑒意義。
【學位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H195.4
【學位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H19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惠康;;關于打造連云港山海文化品牌的思考[J];大陸橋視野;2019年06期
2 劉夢茹;;藝術設計中的文化創(chuàng)意[J];藝術研究;2018年04期
3 孫月沐;;中國文化書法的復興之價值意義(上)[J];榮寶齋;2018年04期
4 高圓圓;;中原文化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年02期
5 張夢井;;文化的17個特征[J];文化學刊;2018年07期
6 王旭輝;;文化坐標域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fā)展向度[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年33期
7 黃纓嵐;;文化為源,創(chuàng)情境音樂課堂[J];江蘇教育;2016年57期
8 朱春燕;;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6年36期
9 王宏濤;;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特征與變遷[J];中國民族博覽;2016年11期
10 唐寧;;文化生態(tài)視角下的海南黎族音樂傳承與保護[J];北方音樂;201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俞曉妮;賈婷君;;關于加快實施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的對策建議[A];第十六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jīng)管社科)[C];2019年
2 張玉明;張曉玲;李家Y
本文編號:28143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81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