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階段《漢語教程》與《發(fā)展?jié)h語》比較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欣然;;初級漢語綜合教材生詞英文釋義研究——以《發(fā)展?jié)h語》為例[J];語文學刊;2015年09期
2 張蕾;;《漢語教程》和《新概念漢語》(初級本)語法比較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4年08期
3 李瓊;;面向美國高中生的國別化漢語教材編寫模式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06期
4 陳晶;;《發(fā)展?jié)h語》中、高級教材修辭格分布統(tǒng)計與分析[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蔣滿;;試論《發(fā)展?jié)h語·初級綜合(Ⅰ、Ⅱ)》中詞語英譯存在的問題[J];科技視界;2014年35期
6 李萍;;淺析《發(fā)展?jié)h語Ⅰ》的生詞釋義問題[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年04期
7 楊鶴瀾;楊陽;;一項對發(fā)展?jié)h語《中級漢語(上)》的問卷調(diào)查[J];語文學刊;2009年17期
8 王鶴楠;;高校《漢語教程》英文注釋問題透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年11期
9 張菲菲;;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教材編寫中的應用——以《體驗漢語》(商務篇)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6年03期
10 王海英;對外漢語是對外的漢語嗎——關于對外漢語初級教材內(nèi)容的思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2013年第三屆漢語國別化教材國際研討會(第一號)[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3年第2期(總第19期)[C];2013年
2 李芳杰;楊巍;;導引 脈絡 準繩——《漢語100》編寫思路的構擬與實施[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3 方環(huán)海;;2013年第三屆漢語國別化教材國際研討會成功舉行[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4年第1期(總第22期)[C];2014年
4 吳英成;;《漢語國際傳播:新加坡視角》[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0年第2期(總第6期)[C];2010年
5 邢欣;;商務漢語案例閱讀教材編寫探討[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洋;;讓紙質(zhì)圖片為初級漢語課堂教學添光彩[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2年第2期(總第15期)[C];2012年
7 施家煒;;國內(nèi)漢語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二十年[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8 楊翼;;《漢語教學評價》[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2年第3期(總第16期)[C];2012年
9 潘明珠;;《信心漢語》(信心篇、生活篇)生詞釋義分析[A];第八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文集上[C];2015年
10 曾小燕;鄭通濤;;可供性理論與漢語國別化教材研發(fā)[A];《國際漢語學報》第7卷第1輯[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鄭玉;淺評《新概念漢語》初級本[N];科學導報;2009年
2 馮tD;兩大瓶頸制約漢語“出口”[N];人民日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王東;“快捷漢語”:跑得有多快[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4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嚴美華;漢語,迎來世界的注目禮[N];中國教育報;2003年
5 杰夕;漢語水平考試:不及段子,卻也難倒眾人[N];中國文化報;2018年
6 本報記者 謝穎;為漢語張開文化之翼[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7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曾廣煜;漢語國際化需要樹立“大華語”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
8 本報記者 王東;“漢語世界”——將漢語推向世界[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9 嚴美華;漢語,迎來世界注目禮[N];光明日報;2003年
10 本報駐京記者 陸靜斐;“漢語難學是你們的說法”[N];文匯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兵;英語術語的漢語定名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2 陳靈芝(TRAN LINH CHI);漢語國際傳播視角下的越南高校漢語教學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3 顏力濤;漢語被字句的“偏離義”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Byamba Nerguijargal(納爾貴);漢語和蒙語反義詞對比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5 白玉波;論非洲漢語強化培訓教材的編寫與使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6 楊寧;漢語零形回指消解的心理語言學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8年
7 付正玲;漢語類指句的入場研究[D];西南大學;2017年
8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瑪麗娜;俄羅斯?jié)h學家的漢語語法著作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10 葉曉鋒;漢語方言語音的類型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豐彩;初級階段《漢語教程》與《發(fā)展?jié)h語》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2 張金梅;中級漢語教程《登攀》與《新階梯》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3 孫秀麗;《博雅漢語》與《發(fā)展?jié)h語》初級綜合教材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4 季明燕;兩岸初級教材《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和《漢語教程》中文化詞語的對比研究[D];魯東大學;2016年
5 王宇;《發(fā)展?jié)h語》與《體驗漢語》(高級)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6 成貞娥(SUNG JUNG AH);《漢語教程》與《熟練漢語》的對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7 何銀杏;《新標準漢語》(初)與《速成漢語初級教程》(綜合課本)的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8 高斯源;《國際少兒漢語》教材高級階段綜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9 徐杏蕊;《會通漢語·讀寫1》的特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10 萬敬麗;《體驗漢語》小學教材詞匯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543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75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