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詞“條”“根”“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偏誤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H1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蘭;;淺析對外漢語中運用增強現(xiàn)實技術的作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年78期
2 許自博;;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童謠信息化研究[J];漢字文化;2019年21期
3 董一歌;;微信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9年10期
4 何湘君;秦慧嫻;;5W模式下網(wǎng)絡熱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策略——以2008-2018年為例[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05期
5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19年1—6期 總第96—101期 總目次[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9年06期
6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稿約[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9年06期
7 戰(zhàn)陽;;新時代對外漢語教學模式分析與建議[J];南方農機;2019年22期
8 李連偉;邢欣;;多元文化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評《法國漢語教育研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9年19期
9 李娜;;對外漢語教學中常見語法難點個案分析[J];德宏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張藝彤;;對外漢語教學與對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J];學苑教育;2019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暢;;培養(yǎng)學生細致有序審題習慣 構建對外漢語教學優(yōu)質課堂[A];全國智慧型教師培養(yǎng)體系建構模式學術會議二等獎論文集[C];2016年
2 唐四保;;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七)[C];2017年
3 ;對外漢語教學常用小游戲[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漢字文化卷五)[C];2016年
4 王俊力;;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探討[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三)[C];2016年
5 張立;;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小臺階、多層次、高復現(xiàn)”[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09年(試刊)[C];2009年
6 ;第十一屆高校對外漢語教學國際研討會會議通知[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3年第1期(總第18期)[C];2013年
7 楊翼;;《對外漢語教學的成績測試》[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3年第1期(總第18期)[C];2013年
8 蔣楠;;關注對外漢語教學中新詞的教學[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1年第1期(總第9期)[C];2011年
9 ;“后方法理論視野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征稿啟事[A];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通訊2014年第1期(總第22期)[C];2014年
10 莫凡妮;;民辦對外漢語教學機構課程設置研究——以前沿漢語、和合快捷漢語為例[A];第八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文集上[C];201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美國印第安納國際學校中文教師 劉志剛;做對外漢語教學的有心人[N];語言文字報;2019年
2 田昕禾;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拼音運用[N];語言文字周報;2019年
3 沈蓮霞 新疆醫(yī)科大學語言文化學院;基于文化導入的對外漢語教學改革[N];科學導報;2017年
4 黃詩雅 陳穎妍;發(fā)現(xiàn)漢語之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
5 楊璐菡;對外漢語教學將駛上快車道[N];光明日報;2000年
6 北京創(chuàng)造學會漢語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委員會首席專家 宇文永權;怎樣輕松學漢語[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7 楊曦;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國俗詞語”研究[N];貴州政協(xié)報;2008年
8 李無未;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古今考[N];中華讀書報;2008年
9 吳竟紅;因材施教 做好對外漢語教學工作[N];光明日報;2006年
10 吳雙;對外漢語教學重塑中國“軟實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2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韓秀娟;基于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的通用詞語用字研究及字詞語關系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4 周新玲;詞語搭配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5 袁振華;香港南亞裔學生中文學習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芮茵;扶助式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D];廈門大學;2008年
7 黃曉穎;對外漢語有效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朱俊華;留華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年
9 王文龍;對外漢語初級階段語塊構建研究[D];北京大學;2013年
10 劉紅梅;漢語聚合詞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晴;對外漢語教學中比喻類修辭格使用情況考察及教學對策[D];遼寧大學;2019年
2 楊一;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對外漢語中的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年
3 趙艷偉;漢語副詞“才”“就”“都”的主觀量分析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歧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年
4 王晨;對外漢語教學視角下“參加”和“參與”的對比研究及教學設計[D];陜西師范大學;2019年
5 佐藤洋一;對外漢語視野下的中日諺語對比及其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年
6 王莎;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漢語問候語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年
7 湯靜;“偶爾”“偶然”的對比分析及對外漢語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9年
8 黎飛飛;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傷心”類情感形容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年
9 張海玲;對外漢語成語教學中的顏色詞素研究[D];西北大學;2019年
10 李明月;形賓致使結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D];西北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7041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70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