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當代語境中新成語的來源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enrichment of cultural life, each element of language changes accordingl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bulary, idioms naturally change, and the formation of "new idioms" is undoubtedly the product of conform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ource of New idioms.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13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曉穎;郭伏良;;試論現(xiàn)代漢語新成語[J];漢字文化;2009年05期
2 王笑琴;;成語的分類與界標[J];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昭聰;;論明清俗語辭書的編纂目的[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陳鳳;;歇后語——從漢字的形、音、義談起[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3 黃冬麗;;語典編纂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以《中國歇后語大詞典》和《新華歇后語詞典》為例[J];編輯之友;2011年07期
4 王海靜;;芻議語料在辭書編纂中的作用及搜集方法[J];編輯之友;2011年08期
5 申慧;;當代語境中新成語特點探微[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1期
6 周睿;;淺析動賓式慣用語的結(jié)構(gòu)特點[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年02期
7 趙非;;網(wǎng)絡媒體二零零八年出現(xiàn)的十三個短語特點研究[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9年04期
8 柳長江;王海靜;邢甜;;關(guān)于目前語文辭書市場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報告[J];辭書研究;2008年06期
9 黃冬麗;;試談重點語素義對語義描寫的影響[J];辭書研究;2009年01期
10 曾昭聰;;明清俗語辭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辭書研究;200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溫朔彬;;創(chuàng)新思維在幼兒成語教育中的運用[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德騰;現(xiàn)代漢語嵌入式預制語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張龍;現(xiàn)代漢語習用語法構(gòu)式句法分析及演變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吳玉鳳(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華南竹枝詞民俗文化詞語與熟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曾令香;元代農(nóng)書農(nóng)業(yè)詞匯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孫艷;漢藏語四音格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6 申修瑛;現(xiàn)代漢語詞語搭配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亓文香;漢語典故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8 呂艷輝;基于語料庫的現(xiàn)代漢語手部動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周琳娜;清代新詞新義位發(fā)展演變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安志偉;現(xiàn)代漢語指人名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滿蕾;東北方言數(shù)字詞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周睿;動賓式慣用語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孫花萍;對外漢語教學的慣用語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劉靜;山西大同方言的實詞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5 江亞麗;桐城諺語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6 傅瑜琴;《俗語典》民俗語匯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芳;漢語第二語言學習者成語學習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文紅;“穿著”類動詞的歷時演變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9 曾李;“本X”的多角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翁杜薇;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艷萍;;鎮(zhèn)原方言中的代詞[J];甘肅高師學報;2009年04期
2 李培濤;;《西游記》副詞札記[J];語文學刊;2010年03期
3 付義琴;;也談能性述補結(jié)構(gòu)“V(O)不得”的來源[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葉建軍;;疑問副詞“莫非”的來源及其演化——兼論“莫”等疑問副詞的來源[J];語言科學;2007年03期
5 凌德祥;論語境與語言的表達[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6 宗廷虎;《漢語語境學概論》序[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7 丁世潔;訊問中語境創(chuàng)設的三個層級[J];修辭學習;1999年05期
8 白解紅;語境與意義[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04期
9 陳順黎;試論語境及其制約下的譯文選擇[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10 張興;;語境與漢語教學[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2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承弼;;語境分類及其作用的初步探索(英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2 徐英;;新聞翻譯中的框架重構(gòu)問題[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chǎn)業(yè)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9年
3 邱凱端;;英漢廣告語言特性與廣告圖文隱喻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閻德早;方瑛;;試論漢外成語詞典的設例與語境[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5 陳艷林;;“差一點(沒)VP”的歧義原因與分化[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曉東;;“交費”與“繳費”[A];江西省語言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馬紅妹;王挺;陳火旺;;漢英機器翻譯中語境知識的表示與應用[A];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全國第六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謝朝群;;什么是互動語言學?[A];福建省辭書學會2003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李子榮;;論普遍語用學的“四個世界”——兼與修辭學的“四個世界”比較[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10 苗杰;;王希杰“潛”“顯”理論再評——《修辭學通論》讀后感[A];修辭學新視野——漢語修辭與漢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趙念渝;警惕語境翻譯中的“偷梁換柱”[N];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孫琴;談漢語教學中舉例的趣味性[N];語言文字周報;2008年
3 居延安邋宋懷強 吳洪林;跨語溝通:一個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跨世紀話題[N];文匯報;2007年
4 浙江大學 施旭;究竟什么是“話語”和“話語研究”?[N];社會科學報;2008年
5 著名作家 王蒙邋崔丹丹 陳曉春 整理;語言的功能和陷阱[N];新華日報;2008年
6 閆廷亮;古代“萬歲”一詞含義的演變[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北京大學教授 陳曉明;現(xiàn)在是貧嘴張大民們享用語言的時候了[N];社會科學報;2005年
8 王寧;翻譯中的文化和文化研究中的翻譯學轉(zhuǎn)向[N];中華讀書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彭德倩;你看得懂“17斗4幻j”嗎?[N];解放日報;2007年
10 尚杰;漢語到了危急時刻?[N];中華新聞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強;先設消解機制的分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2 陳麗江;文化語境與政治話語[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3 戴曉雪;漢語稱呼中的“代位”現(xiàn)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尉萬傳;幽默言語的多維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5 盛若菁;基于語義的比喻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6 孫榮實;漢語新詞語運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7 陳海慶;語篇連貫:言語行為模式[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雒自清;語義塊類型、構(gòu)成及變換的分析與處理[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聲學研究所);2004年
9 莫愛屏;漢語話語中推理照應的語用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3年
10 聶仁發(fā);現(xiàn)代漢語語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世明;語境語法教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仇如慧;語境的層級性對翻譯的影響和作用[D];廣西大學;2003年
3 曲菁菁;語境與話語理解[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4 高俊麗;言語交際中語境的動態(tài)性[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黃婷婷;從信息語用學角度論翻譯中語境對語義的制約[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任秋蘭;中國教育背景下的語境與外語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耕科;論翻譯是語境中語篇連貫的重構(gòu)[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黃強;外交委婉語的語用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9 羅瑩;從序列模式看語境在口譯中的作用[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10 王業(yè)兵;從語境角度考察詞義演變的規(guī)律[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23682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36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