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韻》所依據(jù)的音系基礎問題
[Abstract]:The Central Plains Phonology is a standard rhyme book for the Yuan Opera. Its rhyme spectrum system and all kinds of words and sounds identified and corrected are undoubtedly the reflection of the oral phonetic system of the common language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phonetic basis of this common language is not a dialect point, but a common phonetic system approved by Zhou Deqing on top of the northern Mandarin dialect.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114.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欣欣;;周德清的通語觀與《中原音韻》的音系性質(zhì)[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黎新第;20世紀《中原音韻》音系研究進程與方法回顧[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3 金欣欣;《中原音韻》音系有入聲證[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方環(huán)海;描寫與闡釋──20世紀近代漢語北音學研究方法例說[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5 孟萬春;;從漢語方言看《中原音韻》的語音性質(zhì)[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6 雷雙鳳;;近代漢語語音演變研究綜述[J];絲綢之路;2011年08期
7 宋峰;;“鑒別性顯著特征方音對照法”在《中原音韻》研究中另辟蹊徑[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03期
8 蔣冀騁;論《中原音韻》中知照莊三系的分合[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06期
9 張玉來;論近代漢語官話韻書音系的復雜性[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10 陳姍姍;;《中原音韻》知莊章三系聲母的分合研究[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玉清;;烏魯木齊話輕聲的語音性質(zhì)與音系分析[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付莉;;淺談北京話音系的感知分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3 吳英成;;音系與詞法交叉:北京話詞語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分析[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C];2003年
4 王萍;;邯鄲話二字組連讀變調(diào)的音系分析[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蔡麗華;;《音韻日月燈》研究——省辭書學會第五屆大會發(fā)言報告[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傅,
本文編號:22419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24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