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會話中“就是”的話語功能與語法化研究
[Abstract]:By using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case study of the position and utterance function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that is" in the natural discourse, and reveals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ath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作者單位】: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香港研究資助局研究基金資助,項目編號(CityU151408)
【分類號】:H14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董秀芳;“是”的進一步語法化:由虛詞到詞內(nèi)成分[J];當代語言學;2004年01期
2 石毓智;判斷詞“是”構(gòu)成連詞的概念基礎(chǔ)[J];漢語學習;2005年05期
3 張誼生;;“就是”的篇章銜接功能及其語法化歷程[J];世界漢語教學;2002年03期
4 董秀芳;;詞匯化與話語標記的形成[J];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01期
5 陸鏡光;;句子成分的后置與話輪交替機制中的話輪后續(xù)手段[J];中國語文;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晗韞;;古代漢語話語標記“說不得”探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3期
2 張和友;;情態(tài)確認型“是”字構(gòu)式中“是”的語義功能[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李庸;;歷時語法化的語篇凝固機制[J];北方論叢;2010年03期
4 張曉濤;鄒學慧;;“誰”特指問與否定的相通性研究[J];北方論叢;2011年03期
5 毛向櫻;;“所有”的詞匯化過程探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6期
6 趙振紅;;“好看”的詞匯化及其詞義發(fā)展[J];才智;2010年06期
7 金慧婷;;連接詞“后來”及其銜接功能[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8 劉紅妮;;關(guān)于“一律”詞匯化、語法化演變過程的認知與闡釋[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9 穆志剛;;中西方語法化理論的發(fā)展和融合[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2年03期
10 周冬霞;黃婉梅;;現(xiàn)代漢語副詞“一概”的多維考察[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高松;趙懌怡;劉海濤;;漢語特殊結(jié)構(gòu)的句法標注策略[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闖仙;現(xiàn)代漢語插入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谷峰;先秦漢語情態(tài)副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董正存;漢語全稱量限表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方清明;現(xiàn)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5 舒江波;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復句關(guān)系詞自動標識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姚小鵬;漢語副詞連接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7 胡曉慧;動詞后“上”與“下”、“來”與“去”的語義演變及其不對稱性[D];浙江大學;2010年
8 楊一飛;語篇中的連接手段[D];復旦大學;2011年
9 金智妍;現(xiàn)代漢語句末語氣詞意義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劉冬青;北京話副詞史(1750-1950)[D];蘇州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敏;“難不成”的衍生過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伍凌;“可是”的虛化及三個平面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梅那;同素近義單雙音節(jié)語氣副詞習得偏誤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4 曾檢紅;限制副詞“只”與“X”的粘合[D];南昌大學;2010年
5 汪紅英;論讓步連接成分“固然”[D];南昌大學;2010年
6 黃e,
本文編號:22199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21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