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想象使翻譯成為可能——克羅齊文學翻譯思想再解讀

發(fā)布時間:2018-06-15 23:52

  本文選題:克羅齊 + 想象 ; 參考:《山東外語教學》2014年02期


【摘要】:克羅齊認為,邏輯的方法和機械復制思想所追求的原文與譯文間的"同一"會使翻譯成為不可能;不過,藝術(shù)作品之間類似點的存在,又會使翻譯具有相對的可能性。后者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審美鑒賞中想象的"設身處地"可以保證原文與譯文之間的相似與"相通";第二、基于"相通"基礎上的想象的再創(chuàng)造能夠讓譯文獲得獨創(chuàng)的藝術(shù)價值。有鑒于此,將想象引入翻譯,棄"同"取"通",翻譯,作為"通而不同"的"意象再造",便應該是可能的。
[Abstract]:According to Croce, the logical method and the "identity"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pursued by the logical method and the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thought make translation impossible; however, the existence of similar points between the works of art makes translation relatively possible. The latter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first, "putting oneself in a position" i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can guarantee the similar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second, The re-creation of imagin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munication" can make the translation achieve original artistic value. In view of this, 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introduce imagination into translation, abandon "same" and take "link", and translate as "image reconstruction" which is "common but different".
【作者單位】: 河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
【基金】:2013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項目編號:2013CYY019)的階段成果
【分類號】:H05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高金嶺;;克羅齊的譯詩思想[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2 羅堅;美學的困境與美的解構(gòu)——維特根斯坦美學思想概論[J];外國文學評論;1999年02期

3 胡兆云;克羅齊表現(xiàn)主義翻譯觀及其發(fā)展淺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5期

4 董志強;對維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理論的批判[J];哲學研究;2003年11期

5 李紅;對維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概念的澄清[J];哲學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永生;描寫與交際——我國現(xiàn)代翻譯理論研究的兩大主題[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2 徐建龍;翻譯中的意義選擇[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3 李志英;異化、歸化的理據(jù)與層面[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4 馬亞娜;;翻譯中歸化與異化在句法上的體現(xiàn)[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5 王安原;吉哲民;;對譯者角色——“隱身”的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6 袁曉亮;;功能主義翻譯理論對本科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的啟示[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7 周茹薪;論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8 陳宏斌;;文化翻譯的策略——《儒林外史》英譯本個案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張德讓;;清代的翻譯會通思想[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楚春霞;;解讀蘇珊·巴斯內(nèi)特的“種子移植”理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瓏;;網(wǎng)格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以林語堂編譯《虬髯客傳》為例[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趙超;;科學理論的可比性問題研究[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3 任東升;;翻譯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慶熊;;語言、世界和交往行為——評哈貝馬斯對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的繼承和批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譚倩倩;;哲學解釋學觀下的闡釋學翻譯理論——論斯坦納的闡釋學翻譯與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的關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楊士焯;;論譯者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7 李明棟;;從一首古詩的翻譯看功能翻譯理論[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8 高永欣;;翻譯理論與譯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9 林莉莉;;英漢翻譯寫作觀[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于海巖;;解析英漢翻譯中源語、目的語的意義聯(lián)想——從互文性角度看翻譯的應對策略[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潔;建構(gòu)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高玉蘭;解構(gòu)主義視閾下的文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施佳勝;經(jīng)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shù)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王艷紅;美國黑人英語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琳琳;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在政治語篇中英翻譯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楊巧蕊;唐詩英譯翻譯批評現(xiàn)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平;論重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韓雨葦;東坡詞英譯賞析—審美移情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朱姍姍;形神兼?zhèn)鋄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劉菲菲;論林語堂英譯《浮生六記》的審美再現(xiàn)[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孫瑞;朱生豪翻譯風格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李曼;林語堂翻譯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陸子晉;論文學翻譯中文化因素的處理[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黃艷萍;西方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與實踐在中國語境下的新發(fā)展[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胡兆云;克羅齊表現(xiàn)主義翻譯觀及其發(fā)展淺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5期

2 陳寒;;從混沌的“眼”到晶瑩的“境”——唐詩意境重構(gòu)與“優(yōu)勢競賽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12期

3 劉華文;;言意之辨與象意之合——試論漢詩英譯中的言象意關系[J];中國翻譯;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喻云根;李學經(jīng);;文藝美學對文學翻譯的制約作用[J];外語研究;1990年03期

2 馬紅軍;劉仕敏;;翻譯史研究的新作——《五四時期外國文學翻譯研究》讀后[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09年03期

3 ;翻譯賽一等獎常年空缺,浮躁心態(tài)造“快餐譯文”[J];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2011年03期

4 喻云根;李學經(jīng);;關于文學翻譯系統(tǒng)分析的幾點思考及在教學中的實踐[J];外語研究;1988年02期

5 謝云才;;文學翻譯中傳神說概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0年03期

6 王軍;文學翻譯與審美體驗[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04期

7 趙曉玲;;淺論文學翻譯風格的可譯性[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6年Z2期

8 ;本期聚焦[J];中國翻譯;2007年03期

9 張帥;;文學翻譯中意象的改變和叛逆[J];作家;2008年06期

10 常青;;文學翻譯中的唯美追求[J];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懿婷;;從改寫理論的視角析文學翻譯中的有意誤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于應機;;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本質(zhì)與特點淺析[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王宏印;;文筆、譯筆與翻譯筆法[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章宜華;;雙語詞典翻譯的等值原則——兼談雙語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的區(qū)別[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姜秋霞;;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對比研究初探[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吉靈娟;;論文化翻譯與文學翻譯的意境傳達[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董務剛;;美學視野下的翻譯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8 馬一寧;;再論翻譯寫作學的建構(gòu)[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陳伯鼎;;林少華翻譯風格之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晏如;;譯事五題[A];國際交流學院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柳斌杰;在中歐文學翻譯出版論壇上的致辭[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2 周士君;走出文學翻譯的窘境[N];光明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任震宇;文學愛好者翻譯異軍突起[N];中國消費者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張瀅瑩;文學翻譯應成為“文化驛馬”[N];文學報;2009年

5 馮驥才;文學翻譯的兩個傳統(tǒng)[N];文藝報;2009年

6 朱振武;關于文學翻譯的幾句大實話[N];文藝報;2011年

7 姜小玲;文學翻譯成“銀發(fā)工程”[N];解放日報;2004年

8 段祖賢 舒芳靜;文學中譯西 已成一道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9 本報記者 王山;少數(shù)民族文學翻譯事業(yè):任重而道遠[N];文藝報;2010年

10 李洋;文學翻譯何以后繼乏人[N];北京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衍桐;穿越時空的對話:文學翻譯價值論[D];山東大學;2007年

2 朱安博;歸化與異化:中國文學翻譯研究的百年流變[D];蘇州大學;2007年

3 蘇艷;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園:神話—原型視閾中的文學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4 滕梅;1919年以來的中國翻譯政策問題初探[D];復旦大學;2008年

5 奚念;翻譯在外國文學經(jīng)典建構(gòu)中的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禹一奇;東西方思維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楊全紅;錢鍾書翻譯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8 鄭意長;近代翻譯思想之演進及其現(xiàn)代闡釋[D];復旦大學;2009年

9 湯(竹君);中國翻譯與翻譯研究現(xiàn)狀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陳琳;陌生化翻譯:徐志摩詩歌翻譯藝術(sh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瑞玲;論譯者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D];蘇州大學;2005年

2 費瓊娟;文學翻譯中形與神的關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許敏;從改寫理論解讀文學翻譯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周福娟;文學翻譯中的文化誤讀[D];蘇州大學;2006年

5 王改霞;讀者因素對文學翻譯的影響[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6 劉君婉;功能加忠誠理論視域下的文學翻譯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7 李康熙;從符號學角度分析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韋維;闡釋學視野下的文學翻譯[D];廣西大學;2008年

9 游海霞;文學翻譯的譯者主體性之研究[D];外交學院;2008年

10 吳含;叛逆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美[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242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0242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f7a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