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方言在旅游語言本土化中的地位與作用
本文選題:旅游語言 + 本土化。 參考:《浙江學刊》2012年02期
【摘要】:旅游語言存在本土化意識較弱的狀況,由此帶來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旅游地語言種類減少和旅游者得不到異地體驗的新鮮感。提出要以體驗式旅游為契機,挖掘方言文化,制訂科學的語言規(guī)劃來處理好旅游語言的全球化和本土化關系。
[Abstract]:There is a weak sense of localization in the tourism language, and the most direct result is the decrease of the language types in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the new feeling that the tourists can not get the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places.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take experiential tourism as an opportunity to dig into dialect culture and formulate scientific language planning to deal with the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tourism language.
【作者單位】: 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華東師范大學;
【基金】:國家教育部語委課題《旅游領域語言應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YB125-5,2011.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H17;F592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妙弟,李洵;關于北京傳統(tǒng)四合院保護與利用的再認識[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連益;中國地名英譯的幾點注意事項[J];中國翻譯;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衣玉敏;;對外漢語國別教材建設研究[J];重慶與世界;2011年15期
2 董海穎;;多元電視語境下河南方言的傳播特點及應對策略[J];黑河學刊;2011年08期
3 趙秀清;;翻譯研究的后殖民視角[J];考試周刊;2011年39期
4 吳勇毅;;漢語作為外語環(huán)境下的教材編寫——以面向法國人的《漢語入門》為例[J];國際漢語;2011年01期
5 王天潤;;漢語外來詞范疇試探——從外來詞語言文化二重性看漢語外來詞的范疇[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單滿菊;;全球化時代的本土化及其翻譯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28期
7 ;發(fā)刊詞[J];國際漢語;2011年01期
8 姜迎春;;口頭程式理論部分中譯本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評述[J];民族翻譯;2011年01期
9 李瑞文;;淺談緬甸學生漢語語音和語法學習難點與偏誤[J];漢語國際傳播研究;2011年01期
10 王栻路;;編者的話[J];漢語史學報;2009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金立;黃華新;;面向信息處理的漢語指代分析[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王希杰;;序[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文安;本土化與國際廣告翻譯[N];文藝報;2006年
2 燕嬋;《我和中國》法蘭克福成功發(fā)布[N];中華讀書報;2006年
3 商報記者 王東;“對外漢語”2006新趨向[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4 越南河內(nèi)大學中文系教師 中央民族大學留學生 阮氏芳簪;漢語言文字在越南的傳播[N];中國民族報;2008年
5 本報駐澳大利亞記者 李景衛(wèi) 駐意大利記者 史克棟 駐美國記者 管克江 駐南非記者 裴廣江 駐墨西哥記者 鄒志鵬 本報記者 焦翔;本土化,突破發(fā)展的瓶頸[N];人民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李玉蘭;國外漢語教學之困:師資教材怎么辦[N];光明日報;2009年
7 宋立文 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 王妍 北京大學出版社海外合作部版權經(jīng)理;對外漢語圖書國際推廣有辦法[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8 記者 李玉蘭;孔子學院設外國漢語教師獎學金[N];光明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韓士德 通訊員 謝天武;孔子學院興盛告訴我們什么[N];科技日報;2009年
10 記者 王保純;漢語教材已譯成幾乎所有語言[N];光明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彥潔;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發(fā)展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利英;國際廣告中的適應性策略[D];東華大學;2008年
2 韋]Z;跨文化交際中廣告文化的傳遞及對譯[D];廣西大學;2005年
3 何安定;“越策越開心”節(jié)目語言幽默藝術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紅梅;從傳播學理論看影視配音翻譯的本土化[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黃靜雅;從文化傳播全球化角度看林譯小說[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賈?;電視“方言言說”的語言學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談穎瑜;新加坡《小學華文》課文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8 呂述明;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談國際廣告策略[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9 楊曉飛;遠程教育在海外漢語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作用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10 王雪琴;從呼喚文本翻譯角度看品牌名的翻譯[D];廣西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954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95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