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詞典理論與實踐:20年的發(fā)展歷程與展望
本文選題:雙語詞典編纂 切入點:詞典學 出處:《辭書研究》2012年05期
【摘要】:正1992年10月,中國辭書學會在北京宣告成立,并同時宣布擬成立七個專業(yè)委員會。1993年11月,中國辭書學會首屆年會在廣州隆重舉行,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在會議期間正式宣布成立。在過去20年里,中國辭書學會及各專業(yè)委員會為我國辭書界搭建了一個重要的學術(shù)活動平臺,我國的辭書學理論、詞典編纂和出版從此進入了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新時期,其中雙語詞典學的研究和學術(shù)交流活動對國內(nèi)詞典學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國際辭書學界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Abstract]:In October 1992, the Chinese Dictionary Society was inaugurated in Beij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even professional committees. In November 1993,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Dictionary Society was held in Guangzhou.The bilingual dictionar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during the meeting.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Chinese Dictionary Society and its professional committees have set up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academic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dictionaries in China. Since then, the theory of dictionaries,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dictionaries in China have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Bilingual lexicography research and academic exchange activities have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exicography in China, and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lexicography field.
【作者單位】: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英文學院;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詞典學研究中心;
【分類號】:H06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大衛(wèi);;歐洲詞典學會第二屆國際學術(shù)大會[J];當代語言學;1987年03期
2 ;要目回溯[J];辭書研究;2006年04期
3 高嬡嬡;曾東京;;論雙語詞典編纂的創(chuàng)新原則[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6期
4 雙人;;國際辭書學學術(shù)活動簡訊一束[J];辭書研究;1992年05期
5 ;《辭書研究》2008年第1—6期(總第163—168期)篇目索引[J];辭書研究;2008年06期
6 王琳;;論Nida“共核論”在雙語詞典編纂中的作用[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吳哲;;整合一體描寫及其對雙語詞典編纂創(chuàng)新的啟示——兼評《世界的語言圖景與系統(tǒng)詞典學》[J];辭書研究;2008年03期
8 張后塵;創(chuàng)新與雙語詞典編纂[J];辭書研究;2005年02期
9 薛雪;;基于語料庫的語義韻研究與雙語詞典編纂[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高珊;;論雙語詞典對等詞[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編后記[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2 張后塵;;關(guān)于雙語詞典的特色[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3 鄭述譜;;結(jié)合雙語詞典編纂 開展詞匯對比研究[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4 李明;;語料庫·藍本·雙語詞典[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于俊平;;編纂學生專用雙語詞典的構(gòu)想[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 編輯委員會[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中國辭書學會全國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shù)活動暫行條例[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8 郭定泰;郭明惠;;論雙語詞典的例證[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楊金華;;詞典比較研究的基礎(chǔ)和目標[A];中國辭書學會第六屆中青年辭書工作者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林明金;;雙語詞典的類型、評價原則與方法[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許嘉璐;辭書編纂工作的意義及其面臨的問題[N];團結(jié)報;2007年
2 記者 李強 李全宏;《康熙字典》暨詞典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舉行[N];山西日報;2009年
3 語言所 譚景春;語言所詞典室不平凡的50年[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4 記者 徐川山;嚴把語言文字關(guān),向社會奉獻合格的辭書[N];語言文字周報;2006年
5 王文華 張紅兵;《康熙字典》暨詞典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在皇城相府召開[N];中國旅游報;2009年
6 記者 金霞;商務(wù)研發(fā)首部“內(nèi)向型”漢語學習詞典[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7 記者潘啟雯 通訊員武力;學習型詞典強調(diào)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任生心;辭書編纂何以“營養(yǎng)不良”[N];光明日報;2007年
9 王鐵琨;中國辭書的“強國夢”還有多遠[N];中華讀書報;2006年
10 張振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學術(shù)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N];中華讀書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木拉特(VELMYRAT ANNAYEV);從《漢土詞典》的編寫看雙語詞典編寫的若干問題[D];山東大學;2008年
2 陳偉;學理反思與策略重構(gòu)[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3 林玫;意義、詞典與詞典釋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4 趙巍;譯學辭典的原型及評價系統(tǒng)[D];山東大學;2006年
5 田兵;義項的區(qū)分與描寫[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4年
6 趙剛;漢英詞典翻譯的篇章語言學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高雷;譯學詞典的本體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8 徐濤;詞匯函數(shù)的理論與應(yīng)用[D];黑龍江大學;2011年
9 王洪明;俄漢闡釋動詞詞義的元語言釋義對比[D];黑龍江大學;2011年
10 葉其松;術(shù)語學核心術(shù)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兆娟;語用學視角下的雙語詞典詞語定義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鐘運偉;國內(nèi)熟語類詞典考察及編纂研究[D];魯東大學;2012年
3 鄒茜茜;《新華字典》與《現(xiàn)代漢語詞典》字頭釋義的比較[D];廣西大學;2006年
4 孫菊芬;《廣雅·釋沽》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鄭曉云;外向型漢語學習詞典結(jié)構(gòu)狀況研究[D];魯東大學;2012年
6 薛雪;論用戶視角下英漢學習詞典中的標注[D];廣東商學院;2010年
7 范泊靜;語文詞典釋義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8 吳校華;現(xiàn)代漢語擬聲詞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9 木拉特;雙語詞典編寫與詞匯研究的互動[D];山東大學;2005年
10 黃群英;評價詞組釋義和句子釋義在生詞的理解和運用上的有效性[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7035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70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