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用視野下網(wǎng)絡聊天語言會話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 會話分析 話輪結(jié)構(gòu) 話題結(jié)構(gòu) 出處:《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S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計算機的發(fā)展,網(wǎng)絡幾乎家喻戶曉,而且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wǎng)絡聊天。由于網(wǎng)絡聊天的特殊性,網(wǎng)絡語言有了其他語言變體所沒有的特點。本文以網(wǎng)絡語言為語篇文本,用語用視野下的會話分析對文本進行分析,研究網(wǎng)絡聊天語言在話輪轉(zhuǎn)換系統(tǒng)下的一些特點。由于網(wǎng)絡聊天是在一個虛擬的空間當中,所以其用語和直接性對話存在著差別。通過研究,文本將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聊天語用的會話特點。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computer , the network is almost household - known ,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Internet chat .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network chat , the network langu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language variants . In this paper , the text is analyzed by the conversation analysis in the view of network language .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語用學是研究語言運用的,而會話是語言運用的最基本形式,“會話分析”是語用學的重要領域。通常,“會話分析”有兩種含義,從宏觀方面看,指對會話現(xiàn)象的所有研究;從比較具體的方面來理解,專門指發(fā)源于美國的研究會話的一個學派。這一學派把平常、瑣碎的會話提升為科學研究的正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維娜;;網(wǎng)絡聊天語言的會話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2期
2 崔國鑫;;會話分析的語用研究[J];外語學刊;2009年03期
3 方偉;會話語篇和書面語篇的連貫解讀依據(jù)[J];邵陽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4 黃衍;話輪替換系統(tǒng)[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郎咸慧;;英語教師支持性反饋話語分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2 范瑩芳;;會話語境中違背話輪轉(zhuǎn)換基本原則的現(xiàn)象解讀[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3 左巖;英語會話中沉默的研究[J];國外語言學;1996年02期
4 何山燕;;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話輪轉(zhuǎn)換能力培養(yǎng)[J];國際漢語學報;2011年01期
5 李維娜;;網(wǎng)絡聊天語言的會話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2期
6 呂雪寧;;淘寶語言的會話分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周啟加;;語用理論應用于評價類會話實例解析[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8 許紅娥;;So的語用標記和語用功能[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童淑華;;大學英語課堂話輪更替策略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10 童淑華;;大學英語課堂師生話輪更替的語用策略調(diào)查與分析[J];河西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楊石喬;基于語料庫的漢語醫(yī)患會話修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陳小兆;《賣花女》話語文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梁曉玲;現(xiàn)代漢語引發(fā)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李梅;半機構(gòu)性話語中的他人修正[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5 崔國鑫;語用視野下的會話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6 程杰;漢語詞匯重復產(chǎn)出過程中的語用調(diào)整[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9年
7 郭春燕;對話語篇的整合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8 楊迎春;媒體訪談的引發(fā)與應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9 高紅云;《推銷員之死》中話語標記語之語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文虹;論主體性在口譯中的體現(xiàn)[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2 肖玲;《羅馬假日》劇本的語用文體學分析[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3 范呈彬;中法廣播熱線節(jié)目主持人會話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羅錫;公共辯論型電視談話節(jié)目之主持人話語分析[D];暨南大學;2011年
5 孫敏;面試中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會話分析與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汪婷婷;電視脫口秀節(jié)目《天天向上》中的話輪轉(zhuǎn)換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翟慧姣;央視英文新聞訪談《高端訪問》的會話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賀竹娟;CCTV9-NEWS談話節(jié)目《對話》中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9 劉揚;《簡愛》小說中男女主人翁話輪轉(zhuǎn)換對比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陳俊伊;“是的”的語用分析[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豐國欣;話輪轉(zhuǎn)換與話題轉(zhuǎn)換[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孟建鋼;語篇連貫中的話題關(guān)聯(lián)性解釋[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3 方偉;會話語篇和書面語篇的連貫解讀依據(jù)[J];邵陽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4 施慶霞;關(guān)聯(lián)理論與閱讀理解教學[J];外語教學;2001年03期
5 曾萍;從關(guān)聯(lián)準則看修辭手段的交際功能[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08期
6 劉伊俐;從關(guān)聯(lián)理論看書面語篇中的語境選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10期
7 孟建鋼;關(guān)于會話語篇連貫的關(guān)聯(lián)性詮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07期
8 王全智;論語篇的使成條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09期
9 杜世洪;從連貫的二元性特征看闡釋連貫的三類標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03期
10 俞東明;會話活動類型的語用研究與跨文化交際[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榮建;會話分析與隨意會話分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馬文;;會話中的指稱合作原則及其運作[J];外語教學;2009年03期
3 李慶生!430072武昌珞珈山;論言語與行為的可觀察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2期
4 楊石喬;英漢話題結(jié)構(gòu)對比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5 王瑾,黃國文,呂黛蓉;從會話分析的角度研究語碼轉(zhuǎn)換[J];外語教學;2004年04期
6 張云輝;關(guān)于網(wǎng)上聊天的會話分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7 項成東;;言語行為理論在會話分析中的運用及存在的問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03期
8 梅柳;;論“意見”語篇話題結(jié)構(gòu)銜接[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3期
9 陳新仁;;信息過量與會話發(fā)展[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10 李澤然;;論哈尼語的話題[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成亭;;網(wǎng)上聊天會話分析[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吳倩;王蓓;;話題及句長對停頓的影響:男女發(fā)音人比較[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一)[C];2011年
3 邵志洪;;漢英受事論元語法化對比研究——從漢語話題性結(jié)構(gòu)的英譯轉(zhuǎn)換談起[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顧曰國;話語研究縱橫談[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2 顧曰國;語料庫語言學的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3 白燁;網(wǎng)絡聊天室會話中違反Grice合作原則的現(xiàn)象分析[N];音樂生活報;2010年
4 記者宋暉 通訊員張新紅;語用學研究趨向多元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s銀N;現(xiàn)代漢語話題結(jié)構(gòu)的認知語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彭吉軍;《論語》話題結(jié)構(gòu)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楊迎春;媒體訪談的引發(fā)與應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4 李祥云;離婚訴訟話語中權(quán)力和親密關(guān)系的性別解讀[D];山東大學;2008年
5 崔國鑫;語用視野下的會話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6 林素娥;湘語與吳語語序類型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7 費惠彬;漢日話題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聳;漢語抱怨會話中情感話語的多維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9 聶仁發(fā);現(xiàn)代漢語語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熊子瑜;自然語句邊界的韻律特征及其交際功能[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巍;會話話題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2 陳走明;會話修正中的禮貌策略[D];重慶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波陽;論新格賴斯會話蘊涵理論及其語用推理在會話分析中的作用[D];黑龍江大學;2002年
4 楊芳;對中國大學生寢室談話中存在的性別差異的會話分析[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5 陳靜;從會話分析的角度看性別語言的刻板印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許楊;關(guān)于美國大學生在漢語課堂上的會話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7 宋蕾;求職面試的會話分析及其應答策略[D];河南大學;2008年
8 丁輝;漢語內(nèi)科門診醫(yī)患對話中的修正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劉景珍;漢語日常電話中的啟始話步[D];北京外國語大學;2008年
10 劉霞;兒童會話的語用分析[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891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489196.html